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空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空寂

來自 網絡網的圖片

空寂,[open and quiet]∶空曠 寂靜

空寂的山野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空寂 [1]

外文名稱 open and quiet]

拼音 kōngjì

釋義 空曠寂靜

詳細釋義

1.空虛寂寞。

唐 劉知幾 《史通·史官建置》:"苟史官不絕,竹帛長存;則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漢。"

宋 葉適 《黃子耕墓志銘》:"余觀 子耕 了外物成壞,猶影像空寂。"

清 姚鼐 《歸舟》詩:"老翁萬事投空寂,只寫清詩處處留。"

2.空洞枯寂。

宋 葉適 《存齋銘》:"性因物迷,心與事往;必謹司之,勿抑勿放;勿趣有為,勿墮空寂;是故無存,執妄為得。"

明 王守仁 《大學問》:"蓋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於至善,而騖其私心於過高,是以失之虛罔、空寂,而無有乎家國、天下之施。"

3.幽靜冷落。

宋 洪邁 《夷堅乙志·殯宮餅》:"中夜空寂,不妨過我。"

老舍 《駱駝祥子》九:"就是腳下這座大石橋,也顯着異常的空寂,特別的白淨,連燈光都有點淒涼。"

秦兆陽 《老羊工》:"在這空寂得怕人的大山裡邊,有時候,他是多麼希望有個人來跟他說說話兒啊!"

4.佛教語。謂事物了無自性,本無生滅。

《楞嚴經》卷五:"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 恆河 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

唐 劉長卿 《題虎丘寺》詩:"久迷空寂理,多為繁華故。"

明 方孝孺 《答鄭仲辯書》之二:"顧來日之漸短,悼往事之可悔,於是覽佛氏空寂之音,而有當於心,遂委身而從事焉。"

5.指佛法,佛門。

宋 陳善 《捫虱新話·王韶悔殺伐》:" 王韶 在 熙河 多殺伐,晚年乃出知 洪州 ,頗多悔恨,棲心空寂,冀有以洗滌之。"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彈絲》:"長厭繁華,每欲投身於空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