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太清舞 |
![]() |
作品名稱:太清舞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史浩 |
史浩(1106年10月4日—1194年4月27日),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
詩詞原文
其一
武陵自古神仙府。有漁人迷路。洞戶迸寒泉,泛桃花容與。尋花逶邐見靈光,舍扁舟、飄然入去。注目渺紅霞,有人家無數。
其二
須臾卻有人相顧。把餚槳來聚。禮數既雍容,更衣冠淳古。漁人方問此何鄉,眾顰眉、皆能深訴。元是避嬴秦,共攜家來住。
其三
當時脫得長城苦。但熙熙朝暮。上帝錫長生,任跳丸烏兔。種桃千萬已成陰,望家鄉、杳然何處。從此與凡人,隔雲霄煙雨。
其四
漁舟之子來何所。盡相猜相語。夜宿玉堂空,見火輪飛舞。凡心有慮尚依然,復歸指、維舟沙浦。回首已茫茫,嘆愚迷不悟。
其五
我今來訪煙霞侶。沸華堂簫鼓。疑是奏鈞天,宴瑤池金母。卻將桃種散階除,俾華實、須看三度。方記古人言,信有緣相遇。
其六
雲軿羽幰仙風舉。指丹霄煙霧。行作玉京朝,趁兩班鵷鷺。玲瓏環佩擁霓裳,卻自有、簫韶隨步。含笑囑芳筵,後會須來赴。
其七
游塵世、到仙鄉。喜君王。躋治虞唐。文德格遐荒。四裔盡來王。干戈偃息歲豐穰。三萬里農桑。歸去告穹蒼。錫聖壽無疆。[1]
作者簡介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於朝廷。宋孝宗即位時,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1163年),拜尚書右僕射。淳熙十年(1183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後,進太師。
紹熙五年(1194年),史浩去世,年八十九,追封會稽郡王。宋寧宗時賜諡「文惠」。嘉定十四年(1221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諡「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2]
個人著作
史浩著有《尚書講義》、《鄮峰真隱漫錄》50卷,有清印本。《鄮峰真隱大曲》2卷、《詞曲》2卷,有《疆村叢書》本。
在史浩的《鄮峰真隱漫錄》中,記錄下了他創作的好幾套大曲的歌辭。每一套又各有段落,他記下了段落的名稱與細節。
現存所能見到的有7套:[3]
①《採蓮》(壽鄉詞),內分「延遍、搖捱遍、入破、袞遍、實催、袞、歇拍、煞袞」,共8個部分。
②《採蓮舞》,也是8個部分,但並無每一部分的專名,只在每一段唱詞之前,詳細寫明了每一演員的動作和念詞(駢文)。在念詞之後,也附錄了唱詞,這些唱詞是常見的詞調。
③《太清舞》,也是8個部分,內容為遊仙求道之歌。
④《柘枝舞》,共4個部分,其第一部分詳細的問答,也是指導演員唱什麼歌的節目單。
⑤《花舞》,共14部分。前面的11部分每首唱詞之前、念詞之後又有七言四句,以花配客,點明所唱花名及其"客"名。如牡丹為貴客、瑞香為嘉客、丁香為素客、春蘭為幽客、薔薇為野客、酴□為雅客、芙蕖為淨客、秋香為仙客、菊英為壽客、寒梅為清客、芍藥為近客,每花舞唱了,後行吹《三台》。念了,舞、唱〔蝶戀花〕。
⑥《劍舞》,舞者 2人唱《霜天曉角》,舞"劍器曲破",演《鴻門宴》故事,樂部唱曲子,舞"劍器曲破"一段。
⑦《漁父舞》共8段,每段的唱詞都是〔漁家傲〕,但每曲的唱詞不同。
史浩還有許多其他詞作,但由於他一生都是在富貴氣極濃重的氣氛中度過的,所以他的作品最多是壽詞、勸酒詞和時令佳節的應景頌聖之詞或朋友應酬的作品,文學價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