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壽光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壽光市是山東省濰坊市所轄縣級市,位於山東省北部,濰坊市西北部,渤海萊州灣西南畔,總面積2072平方公里,轄14處鎮街、1個省級開發區,共有975個行政村、110萬戶籍人口。壽光是農聖賈思勰、文聖倉頡、鹽聖夙沙氏「三聖故里」,是「中國蔬菜之鄉」「中國海鹽之都」,是中央確定的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18個重大典型之一,也是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集中宣傳和推廣典型、「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全國3個典型採訪縣市之一,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2018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肯定「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   

歷史源遠流長,人傑地靈。壽光於公元前148年置縣,境內現已發現北辛、大汶口、龍山等古文化遺蹟150多處,是夏代斟灌國、西周紀國的建都地。人才輩出,農聖賈思勰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農學巨著《齊民要術》,文聖倉頡在此創造了象形文字,鹽聖夙沙氏開創了「煮海為鹽」的先河。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在全省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誕生了威震齊魯的「八支隊」,先後湧現出陳少敏、張玉山、馬保三等先模人物。[1]    

歷史沿革

壽光因閭邱先生向齊宣王乞壽的故事而得名。 公元前148年(漢景帝中元二年),置壽光縣,(治今後牟城),縣名取自原 邑古閭丘長老向齊宣王乞壽之詞。屬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轄,自此,史書始見壽光縣之名。1953年7月,壽南縣併入壽光縣。

1993年6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壽光縣,以原壽光縣的行政區域設立壽光市。8月8日,壽光市正式掛牌成立。

唐代以前,壽光縣內行政區劃無考。唐代,全縣分7個鄉:東青龍、西青龍、秦城、南皮、豐城、孝義、長壽。北宋初年,長壽鄉劃歸昌樂。

明代,全縣分6鄉、6隅、1鎮(廣陵鎮),轄129社。清初,全縣分6鄉、10隅,其中10隅為:大東、大西南、大西北、小西北、小東南、東鎮、東樂、西安、東安、寄外。清乾隆年間,知縣王椿改為順莊制,全縣6鄉領約128,轄莊678。該行政區劃,主要是為便於徵收田賦。

1910年,全縣劃分為15個自治區域:城區(縣城周圍)、鎮區(侯鎮周圍)、牟平區、古斟區、臨桂區、蕤濱區、紀亭區、靜山區、龍泉區、西豐區、巨淀區、北益區、平望區、觀海區、彌津區。1932年,將以上15區並為10區:城區為第一區,牟平、古斟為第二區,臨桂、蕤濱為第三區,紀亭、靜山為第四區,龍泉、西豐為第五區,巨淀為第六區,北益為第七區,平望為第八區,觀海為第九區,彌津、鎮區為第十區。

1939年10月,第五區南半部的78個村劃歸益壽臨廣四邊縣,後又劃歸益壽縣。

1942年,第六區的央上、大碼頭、小碼頭、常徐莊、義和莊、東雷子埠、西雷子埠、南雷子埠、東河口、西河口等村劃歸廣壽二邊縣。該縣撤銷後,這些村劃歸廣饒縣。

1942年10月,第九區、第十區劃歸壽濰縣。1944年、1945年又先後劃歸壽光縣。1945年5月,羊角溝改為市。8月,劃歸渤海行署。1947年2月,羊角溝撤市改區,劃歸壽光縣。

1948年7月,壽光縣劃分為壽光、壽南兩縣和羊角溝市。壽光縣分8個區:城關、侯鎮、上口、望海、田柳、泊東、臨湖、豐城;壽南縣分8個區:斟灌、寒橋、稻田、田馬、東方、紀台、胡營、建橋。1950年5月,羊角溝撤市改區,劃歸壽光縣。此時,壽光縣轄9個區。

1952年5月,羊角溝區從壽光縣析出,成立羊角溝直屬區,直屬昌濰專署。同年8月,益壽縣撤銷,曾屬益壽縣的2個鄉23個村分別劃歸壽光縣豐城區和壽南縣胡營區;壽光縣豐城區的40個村劃歸益都縣。

1953年7月,壽南縣併入壽光縣。合併後,壽光縣轄2個鎮、17個區:城關鎮、侯鎮,斟灌區、寒橋區、稻田區、田馬區、東方區、胡營區、紀台區、建橋區、豐城區、臨湖區、上口區、道口區、田柳區、官台區、五台區、南河區、朴里區。

1955年3月,羊角溝撤區改鎮,劃歸壽光縣。撤銷東方區,設立古城區、漁業區。至此,全縣轄18個區,3個鎮。

1958年2月,撤區建鄉,設29個鄉、2個鎮:公孫鄉、北洛鄉、上口鄉、廣陵鄉、侯鎮鄉、岔河鄉、五台鄉、豐城鄉、南柴鄉、馬店鄉、台頭鄉、東莊鄉、田柳鄉、王高鄉、古城鄉、南河鄉、官台鄉、道口鄉、大家窪鄉、寒橋鄉、洛城鄉、留呂鄉、稻田鄉、王望鄉、田馬鄉、紀台鄉、東方鄉、胡營鄉、埠子鄉,城關鎮、羊角溝鎮。同年9月,撤鄉成立人民公社,全縣成立21處人民公社:城關、上口、北洛、侯鎮、五台、留呂、寒橋、稻田、田馬、紀台、前楊、豐城、馬店、台頭、田柳、王高、古城、南河、官台、道口、羊角溝。

1959年12月,官台公社的劉旺莊、曹辛莊、侯辛莊、西桃園子、中桃園子、東桃園子、楊家圍子、八面河,羊角溝公社的十九戶村劃歸廣饒縣,重劃縣界。1976年3月,上述9村又劃歸壽光縣。

1979年12月,官台人民公社析為楊莊、臥鋪2個人民公社。1980年9月,撤銷羊角溝人民公社,設立羊角溝鎮。1981年9月,撤銷城關人民公社,設立城關鎮。至此,全縣轄20個人民公社,2個鎮。

1984年1月,撤銷人民公社,設立鄉鎮。全縣設10個鎮、20個鄉:壽光鎮、上口鎮、侯鎮、台頭鎮、牛頭鎮、王高鎮、大家窪鎮、稻田鎮、孫家集鎮、羊角溝鎮,北洛鄉、廣陵鄉、岔河鄉、五台鄉、楊莊鄉、臥鋪鄉、豐城鄉、南柴鄉、馬店鄉、田柳鄉、古城鄉、南河鄉、道口鄉、寒橋鄉、洛城鄉、留呂鄉、田馬鄉、趙廟鄉、紀台鄉、東埠鄉。1985年2月,文家鄉、張建橋鄉從壽光鎮析出,胡營鄉從孫家集鎮析出。1986年1月,王望鄉從稻田鎮析出。至此,全縣共有34處鄉鎮。

1993年7月29日,撤銷南河鄉,設立營里鎮。8月8日,羊角溝鎮更名為羊口鎮。

1994年4月5日,撤銷南柴鄉,設立化龍鎮,以原南柴鄉的行政區域為化龍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化龍村。1994年7月11日,撤銷田柳鄉、北洛鄉、寒橋鄉,設立田柳鎮、北洛鎮、寒橋鎮。1994年12月29日,撤銷洛城鄉、岔河鄉、王望鄉,設立洛城鎮、岔河鎮、王望鎮。

1995年6月8日,撤銷留呂鄉,設立留呂鎮。6月20日,撤銷道口鄉,設立道口鎮。

1996年1月19日,將馬店鄉賈家村、南王村劃歸豐城鄉管轄;區劃調整後,豐城鄉的行政區域界線以濰政請字[1996]4號文所附的1:5萬地形圖上標繪的邊界線為準(魯政函民字[1996]9號)。1996年5月23日,撤銷紀台鄉、五台鄉、田馬鄉,設立紀台鎮、五台鎮、田馬鎮(魯政函民字[1996]23號)。

2000年初,壽光市轄23個鎮、11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1081991人,各鄉鎮人口:壽光鎮117201化龍鎮24070孫家集鎮30478北洛鎮31888營里鎮30861台頭鎮37750牛頭鎮21729道口鎮25788田柳鎮34530王高鎮32510上口鎮45365侯鎮43747岔河鎮21071五台鎮29915寒橋鎮39859洛城鎮28976紀台鎮30230稻田鎮33806王望鎮19651田馬鎮20823留呂鎮29746羊口鎮19930大家窪鎮62946張建橋鄉35049文家鄉25751古城鄉23233馬店鄉27989豐城鄉27572胡營鄉25956楊莊鄉17794臥鋪鄉23063廣陵鄉20638東埠鄉22176趙廟鄉19900

2000年9月22日,王望鎮併入稻田鎮,東埠鄉併入紀台鎮,趙廟鄉併入田馬鎮,廣陵鄉併入上口鎮,牛頭鎮併入台頭鎮,胡營鄉併入孫家集鎮。至此,全市有28處鄉鎮(含大家窪鎮,下同)。

2001年2月28日,撤銷壽光鎮,設立聖城街道;撤銷張建橋鄉,設立張建橋街道;撤銷文家鄉、馬店鄉,設立文家街道;寒橋鎮併入洛城鎮;豐城鄉併入化龍鎮;岔河鎮、五台鎮併入侯鎮;楊莊鄉併入羊口鎮。至此,全市有22處鄉鎮、街道。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總面積2180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17個鎮、2個鄉,975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市總人口99.7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0萬人。

2003年9月21日,張建橋街道併入聖城街道;撤銷洛城鎮,設立洛城街道;撤銷古城鄉、北洛鎮,設立古城街道;撤銷孫家集鎮,設立孫家集街道。10月23日,壽光市作如下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張建橋街道辦事處,將原張建橋街道辦事處的管轄範圍劃歸聖城街道辦事處管轄;撤銷古城鄉、北洛鎮,以原古城鄉和北洛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古城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古城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洛城鎮,以原洛城鎮的行政區域設立洛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洛城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孫家集鎮,以原孫家集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孫家集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孫家集鎮人民政府駐地。至此,全市有20處鄉鎮、街道。

2003年,全市總面積2180平方千米。轄20個鄉(鎮、辦事處),1008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市總人口106.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7萬人。

2005年1月5日,撤銷大家窪鎮,設立大家窪街道。7月28日,臥鋪鄉併入羊口鎮,王高鎮併入田柳鎮,道口鎮併入營里鎮。2005年,壽光市對6個鄉鎮進行區劃調整:撤銷臥鋪鄉,原區域劃歸羊口鎮;調整後,羊口鎮轄43個村(居)委會,50677人;撤銷王高鎮,原區域劃歸田柳鎮;調整後,田柳鎮轄68個村委會,62154人;撤銷道口鎮,原區域劃歸營里鎮;調整後,營里鎮轄50個村委會,53470人。這是壽光市第4次鄉鎮區劃調整,調整後壽光市(包括大家窪在內)轄11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

2006年,壽光市轄6個街道、11個鎮:聖城街道、文家街道、古城街道、洛城街道、孫家集街道、大家窪街道、化龍鎮、營里鎮、台頭鎮、田柳鎮、上口鎮、侯鎮、紀台鎮、稻田鎮、田馬鎮、留呂鎮、羊口鎮。其中,大家窪街道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管理。

2007年8月3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作出關於同意壽光市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同意撤銷田馬鎮,將原田馬鎮的行政區域併入稻田鎮,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留呂鎮,將原留呂鎮的行政區域劃歸洛城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機關駐地不變。同時,將大家窪街道劃歸寒亭區管轄。合併調整後,鎮(街道)平均面積由調整前的124平方千米擴大至145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6.4萬增加到7.2萬。其中,稻田鎮總面積136平方千米,113個行政村、人口9.3萬;洛城街道總面積118平方千米,118個村、人口9.7萬。[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