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勞動人口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用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目錄

名詞解釋

勞動人口一般指勞動力人口,相當於聯合國統計的經濟活動人口,1995年人口抽樣調查統計的勞動力人口,是指在調查時的在業人口和失業人口總和,不包括在校學生、家庭婦女和其他不再參加社會勞動的勞動適齡人口。勞動力人口是總人口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勞動力人口狀況對社會經濟發展起着重要作用。

勞動人口相關指標解釋

經濟活動人口指在一定年齡以上,有勞動能力,參加或要求參加社會經濟活動的人口。包括就業人員和失業人員。

勞動力是指年齡在16歲及以上,有勞動能力,參加或要求參加社會經濟活動的人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