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別稱 凌波仙子、金盞銀台、落神香妃、玉玲瓏、金銀台、雪中花、天蒜等
凌波仙子(植物花卉)又名中國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水仙的葉由鱗莖頂端綠白色筒狀鞘中抽出花莖(俗稱箭)再由葉片中抽出。
一般每個鱗莖可抽花莖1-2枝,多者可達8-11枝,傘狀花序。花瓣多為6片,花瓣末處呈鵝黃色。
花蕊外面有一個如碗一般的保護罩。鱗莖卵狀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
葉狹長帶狀,蒴果室背開裂。花期春季。水仙性喜溫暖、濕潤、排水良好。
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傳統觀賞花卉,是中國十大名花之十。
水仙鱗莖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鹼、多花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外科用作鎮痛劑;
鱗莖搗爛敷治癰腫。牛羊誤食鱗莖,立即出現痙攣、瞳孔放大、暴瀉等。冬季至春季開放的花。酢漿草的同類植物。有近萬個品種。
形態特徵
根:水仙為鬚根系,由莖盤上長出,乳白色,肉質,圓柱形,無側根,質脆弱,易折斷,斷後不能再生,
表皮層由單層細胞組成,橫斷面長方形,皮層由薄壁細胞構成,橢圓形。為外起源,老根具氣道。
球莖:中國水仙的球莖為圓錐形或卵圓形。球莖外被黃褐色紙質薄膜,稱球莖皮。
內有肉質、白色、抱合狀球莖片數層,各層間均具腋芽,中央部位具花芽,基部與球莖盤相連。
葉:中國水仙的葉扁平帶狀,蒼綠,葉面具霜粉,先端鈍,葉脈平行。成熟葉長30-50厘米,
寬1-5厘米。基部為乳白色的鞘狀鱗片,無葉柄。栽培的中國水仙,一般每株有葉5-9片,最多可達11片。
花:花序軸由葉叢抽出,綠色,圓筒形,中空;外表具明顯的凹凸棱形,表皮具蠟粉;
長2-4.5厘米,直徑2-3毫米。傘形花序;小花呈扇形着生於花序軸頂端,外有膜質佛焰苞包裹,
一般小花3-7朵(最多可達16朵);花被基部合生,筒狀,裂片6枚,開放時平展如盤,
白色;副冠杯形鵝黃或鮮黃色(稱金盞銀台。尚有金盞金台——花瓣副冠均為黃色;
銀盞銀台——花瓣副冠均為白色)。雄蕊6枚,雌蕊1枚,柱頭3裂,子房下位。
水仙花瓣多為6片,也有8片的,酷似橢圓形,花瓣末處呈鵝黃色。
花蕊外面有一個如碗一般的保護罩。花葶自葉叢中抽出,高於葉面;
一般開花的多為4-5片葉的葉叢,每球抽花1-7支,多者可達10支以上;傘房花序(傘形花序)着花4-6朵,多者達10餘朵;花白色,芳香;花期1-2月。
果實:為小蒴果。蒴果由子房發育而成,熟後由背部開裂,中國水仙為三倍體,不結種實。
水仙花朵秀麗,花香撲鼻,清秀典雅,已成為世界上有名的花卉之一。
特徵
水仙花朵秀麗,花香撲鼻,清秀典雅,已成為世界上有名的花卉之一。
進行了大量品種改良,現在據說已經有近一萬個品種。在日本各地都有野生水仙大片群生地,
這些地方有的還成了觀光景點。花形富於變化,有喇叭形、重瓣狀、盞形等等。
生長習性
水仙為秋植球根類溫室花卉,喜陽光充足,能耐半陰,不耐寒。7-8月份落葉休眠,
在休眠期鱗莖的生長點部分進行花芽分化,具秋冬生長,早春開花,夏季休眠的勝利特性。
水仙喜光、喜水、喜肥,適於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喜肥沃的砂質土壤。
生長前期喜涼爽、中期稍耐寒、後期喜溫暖。因此要求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春秋季多雨的氣候環境。
性喜溫暖、濕潤,又要排水良好。水仙花性喜陽光、溫暖,白天水仙花盆要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向陽處給予充足的光照。
因為植物需要通過葉綠素經過光合作用提供養分這樣才可以使水仙花葉片寬厚、挺拔,葉色鮮綠,花香撲鼻。
反之,則葉片高瘦、疲軟,葉色枯黃,甚至不開花。以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沖積沙壤土為最宜,PH在5~7.5時均宜生長。
品種分類
水仙全世界共有800多種,其中的10多種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水仙多分布在中歐、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區。中國水仙,在中國的大品種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是一個類型。
除了中國常見的白色水仙外,還有一個黃色的品種叫喇叭水仙。對中國水仙的來源,有學者考證,是五代時由國外傳入,名稱出於意譯。
喇叭水仙:鱗莖球形,葉扁平線形,長20~30厘米,寬1.4~1.6厘米,灰綠色,光滑。
花單生,大型,淡黃色,徑約5厘米;副冠約與花被片等長。花期二、三月。本種有許多園藝品種,有寬葉和窄葉品種,有花被白色、副冠黃色或花被副冠全為黃色的。
圍裙水仙:植株低矮,葉細帶狀,暗綠色;花單生,形小,副冠長漏斗狀花的被片很小,花色純黃。
仙客來水仙:植株矮小,花2~3朵聚生,形小而下垂或側生;花黃色,花被片向後捲曲。
明星水仙:鱗莖卵圓形。葉扁平狀線形,長30~40厘米,寬1厘米左右,粉綠色。
花單生,平伸或稍下垂,直徑5~5.5厘米;花被與副冠均黃色,亦有花被白色的品種。花期4月中旬。
三蕊水仙:植株矮小,花1~9朵聚生,雄蕊僅三枚,伸出副冠之外;花白色,形似仙客來水仙而副冠短。
法國水仙:花3~10朵聚生;副冠與花被同色或異色,具芳香。
紅口水仙:又稱紅水仙。葉長30厘米左右,寬0.8~1厘米。花單生,少數一二朵,直徑為5~6厘米;花被白色;副冠成淺杯狀,黃色,邊緣被皺,略帶紅色。春季開花。
丁香水仙:葉1~3枚,柱狀,深綠色,花1~2朵,高腳碟狀,直徑2.5厘米花被黃色,副冠桔黃色,具濃香。春季開花。
此外,黃水仙和漳州水仙花也是優質的水仙品種。
水仙的主要有兩種品系
單瓣型:福建漳州特產,花冠色青白,花萼黃色,花被6瓣,中間有金色的副冠,形如盞狀
,花味清香,所以叫「金盞玉台」亦名「酒杯水仙」,花期約半個月;若副冠呈白色,花多,葉稍細者,則稱「銀盞玉台」。
重瓣型(復瓣型):花重瓣,白色,花被12瓣,捲成一簇花冠下端輕黃而上端淡白,
沒有明顯的副冠,名為「百葉水仙」或稱「玉玲瓏」,花期在二十天左右。花形不如單瓣的美,香氣亦較差,是水仙的變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