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儺舞最初是儺祭中的儀式舞蹈,後來發展為娛神兼娛人的民間舞蹈。儺舞在中國廣泛流行於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安徽、山東等地,朝鮮半島亦有當地的儺舞。在儺舞的基礎上,後又發展出了儺戲。
進入國非遺名錄的儺舞包括:江西南豐的南豐跳儺、婺源的婺源儺舞、樂安的樂安儺舞,山西壽陽的壽陽愛社,安徽祁門的祁門儺舞、郎溪的跳五猖,福建邵武的邵武儺舞、漳州的浦南古儺,廣東湛江麻章的湛江儺舞,甘肅文縣的文縣池哥晝、永靖的永靖七月跳會[1]。
儺舞用途
跳儺舞主要用於民間進行開地(工程開工)、開盤(工程落成)、開業(新業初開)、開台(影劇院落成)、開廟(廟宇新修)、謝土(新居喬遷)、婚壽(結婚和祝壽)、祈福(求子求財)、除煞(鎮煞除邪)、節慶(節日慶典),祈求盛世六和時舉行的節慶祈福儀式。
概述
儺舞源流久遠,殷墟甲骨文卜辭中已有儺祭的記載。周代稱儺舞為「國儺」「大儺」,鄉間也叫「鄉人儺」;據《論語·鄉黨》記載,當時孔夫子看見儺舞表演隊伍到來時,曾穿着禮服站在台階上畢恭畢敬地迎接(鄉人儺,朝服而阼立於階)。由此典故引申而來,清代以後的許多文人,多把年節出會中的各種民間歌舞表演,也泛稱為「鄉人儺」,並為一些地方和寺廟碑文中引用。 儺祭風習,自秦漢至唐宋一直沿襲下來,並不斷發展,至明、清兩代,儺舞雖古意猶存,但己發展成為娛樂性的風俗活動,並向戲曲發展,成為一些地區的「儺堂戲」、「地戲」。至今,江西、湖南、湖北、廣西等地農村,仍保存着比較古老的儺舞形式,並增添了一些新的內容。例如:江西的婺源、南豐、樂安等縣的「儺舞」,有表現盤古開天闢地的「開山神"、傳說中的「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戲劇片段的「孟姜女」、「白蛇傳」以及反映勞動生活的「績麻舞」等。儺舞的表演形式與面具的製作,對許多少數民族的舞蹈產生影響,如藏族的「羌姆」,壯、瑤、毛南、仫佬等民族的「師公舞」,就是吸收了儺舞的許多文化因素和表演手法,而發展成為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形式。
關於儺舞,學者解說甚多,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曲六乙和江西儺戲學家錢先生合著的第一部《中國儺文化通論》中說:「儺是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藝術文化的融合體,是一個在時空上跨時代、跨社會、跨民族、跨國界的龐雜而神秘的文化複合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它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寵兒。」儺的起源與原始狩獵、圖騰崇拜、巫術意識有關。周代儺納入國家禮制。先秦文獻記載,儺禮是希望調理四時陰陽,以求寒暑相宜,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國富民生。漢唐時宮廷大儺儀式隆重,並傳入越南、朝鮮半島和日本。北宋末期宮廷儺禮採用新制,儺向娛樂化方向發展。元蒙因信仰不同,儺禮受到排斥。明代恢復過宮儺,清代宮廷不再舉行。但《論語·鄉黨》中記載的「鄉人儺」一直在民間延續,並與宗教、文藝、民俗等結合,衍變為多種形態的儺舞、儺戲,至今仍在我國廣大農村流行,以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遺存較多[2]。
視頻
儺舞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江西風采】儺舞的情結——宜春 ,知乎專欄,2018-11-3
- ↑ 儺舞是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