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40.18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六如 的原始碼
←
李六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李六如'''(1887年7月11日-1973年4月10日),[[湖南]]平江人,中国近代[[政治]]人物。 ==生平== 李六如早年曾参加[[湖北]]新军,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被黎元洪任命为第四镇十六标标统。1912年前往[[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科。1918年回到故乡,任教于启明女校,并曾创办平民学校。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历任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委、[[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党务处处长、第二军军校政治部指导部主任兼政治教官等。1926年参加北伐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四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1927年他参与组织了[[秋收起义]]。1928年到[[新加坡]],任中共南洋临委宣传部部长。次年前往[[香港]],任职于南方局宣传部,并为隐蔽身份而与[[王稼祥]]、刘昂等以父子、父子相称。1930年到[[中央苏区]],历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兼内务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家银行副行长、代行长,中央政府办事处财经委员会代理主任等职。 [[抗日战争]]期间于1937年赴[[延安]],后历任[[毛泽东]]办公室秘书长、延安行政学院代院长、[[中央财政经济部]]副部长等。[[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热河省政府秘书长,中共热河省委常委,东北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司法部部长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党组书记。1955年退休后从事写作,1957年起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六十年的变迁》。[[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迫害,于1973年去世。 ==《六十年的变迁》== 经过两年多的 奋笔疾书,《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脱稿。该卷约20万字,李六如自己花钱打印了若干份,送请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及[[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其他同志审查,并请[[历史学家]][[范文澜]]、 [[吕振羽]]等[[专家]]指正。毛泽东与李六如相知相识已几十年了,他对李六如很器重。亲笔批示,将书稿交给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林默涵负责审阅。林审阅后,给中央和毛主席写了报告,代表中央宣传部肯定了《六十年的变迁》是一部很好的[[历史]][[小说]],对青年富有教育意义。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经过修改后,1957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 [[彭德怀]][[元帅]]看望李六如时,对此倍加赞赏。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报]]》等各大报刊纷纷转载,一时间路人竞说季交恕。(季交恕,《六十年的变迁》的主人公,即李六如的化名)城乡争购《六十年的变迁》。出版社不得不一版再版,而且,蜚声国外,被翻译成[[英语|英文]]、[[俄语|俄文]]、[[日语|日文]]等几种版本发行。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出版那年,恰逢李六如70大寿。这两件喜事碰在一起,李六如心情异常激动。为了庆祝一下,他偕家人、秘书同老友 吴溉之夫妇,在[[北京]]有名的谭家菜馆吃了一席。之后又马不停蹄,继续创作《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又是 冬去春来的日夜伏案,又是废寝忘食的奋笔疾书,于1961年出版了第二卷。正当李六如怀着胜利的喜悦,精心著作《六十年的变迁》第三卷时,灾难性的“十年动乱”来临,李六如被[[江青]]、 康生一伙诬陷为“叛徒”、“反党分子”遭受迫害。写作被中止,第三卷仅写8600字,还不到计划篇幅的一半。1973年4月10日上午8时,李六如含冤离世,终年86岁。1980年7月2日,党中央为李六如举行了隆重的 追悼会,对他的一生给予很高的评价。他的《六十年的变迁》第一、二卷连同第三卷的部分手稿被列入 当代[[文学]]经典丛书,于200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 ==视频== ===<center> 李六如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航拍平江加义李六如故居</center> <center>{{#iDisplay:m05635snlw4|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中國大陸軍政人物]]
返回「
李六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