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255.2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瑜伽行唯識學派 的原始碼
←
瑜伽行唯識學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無著、世親木造雕像.png | thumb | 400px | 無著、世親木造雕像 <br> [http://www.kohfukuji.com/property/cultural/111.html 原圖鏈接] ]] '''瑜伽行唯識學派''',又被稱為唯識瑜伽行派、唯識派、唯識宗等,與[[中觀學派]]並列為[[大乘佛教]]兩大派別。 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創立和發展經過了瑜伽行派和唯識學派兩個階段,瑜伽是印度教中修行的方法之一。瑜伽行派創始於[[彌勒]],是唯識學派的前身。相傳[[無着]]、[[世親]]求教於彌勒,聆聽其講經論法之後,加入了阿賴耶識、三性、三無性等唯識理論,正式建立唯識學派。 此派重要的論師有陳那、法稱、護法等,重要的經典作品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那爛陀寺是此學派的根據地。漢傳佛教中地[[論宗]]、[[攝論宗]]與玄奘法師回國後創立的[[法相宗]]都屬於這個派別。<ref name=“chi">{{cite web |url=https://www.chiculture.net/30070/c20.html | title= 瑜伽唯識類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 玄奘取經 | author= | accessdate= }}</ref><ref name=“百科知識">{{cite web |ur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瑜伽行唯識學派 | title= 瑜伽行唯識學派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 百科知識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起源== 印度佛教在西元第四、五世紀間,有[[無著]]、[[世親]]兩大論師出世。當時印度思想界,一方面是中觀學派的空:一切皆空的惡取空;一方面是外道或小乘的有:我法實有或我空法有。二論師先後著書破斥。這一系學說稱為瑜伽學派(大乘有宗)。瑜伽學派主要提倡「萬法唯識」的道理,說明一切存在皆由心識變現。 無著論師出生於北印度犍陀羅國布路沙城,屬於婆羅門階級。依小乘出家。無著依照當時的慣例,先於小乘「化地部」修學。後來在禪定中昇兜率天,見到彌勒菩薩,又蒙菩薩示現人間,於中印度阿踰陀國的瑜遮那講堂,為無著說《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論》、《辯中邊論》、《金剛般若論》、《分別瑜伽論》等五部大論。這五部論著是法相有宗立論的基礎。於中尤以《瑜伽師地論》為此宗的主要依據,這也是後來稱為瑜伽宗的由來。 世親,出生於西元第五世紀初,約晚於無著二十年,初在小乘「說一切有部」出家。聰穎過人,遍通經論,在北印度宣揚小乘,隱蔽大乘。無著憫之,託辭疾病,誘其來見,為他具說大乘要義。世親聞兄教誨,於是捨小入大,廣造論釋,宣揚大乘。晚年著述《唯識三十頌》,因而大成唯識學說。 無著、世親的學說,風靡了當時印度的佛教界,成為佛學思想的主流。此後二百年間,唯識學者輩出,如[[護法]]、[[德慧]]、[[安慧]]、[[親勝]]、[[難陀]]、[[淨月]]、[[火辯]]、[[勝友]]、[[最勝子]]、[[智月]]等十人,為知名的「十大論師」。他們相繼製論以注釋世親的《唯識三十頌》,闡揚此派學說。後來又分為兩派:一派稱為前期瑜伽行派(無相唯識派),以德慧、安慧及後來在中土譯經的真諦為代表;另一派稱為後期瑜伽行派(有相唯識派),以陳那、護法及護法的弟子戒賢為代表。其中大成無著、世親唯識哲學的是[[護法]]論師。 印度的瑜伽行派,自世親示寂後,在諸大論師之間也產生了種種的異說。如「種子」的起因,護月等主張「本有」,難陀等主張「新熏」。護法統合兩說,認為種子有本有與新熏兩類。再如諸識對境的認識作用,安慧立自證一分說,親勝、難陀、德慧、淨月等立相、見二分說,火辯、陳那等立相、見、自證三分說。護法把諸說統合,立相、見、自證、證自證四分說。 護法的弟子[[戒賢]]論師,於西元第七世紀,在那爛陀寺宣揚護法的法統,又立教判,和中觀學派的論師論戰。中國唐代的[[玄奘]]大師,於西行求法期間曾在[[那爛陀寺]]從[[戒賢]]論師受學五年,傳承《[[瑜伽師地論]]》及十支論的奧義,返國後,開創了中土的[[法相宗]]。 <ref name=“singyun">{{cite web |url=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article.jsp?index=47&item=63&bookid=2c907d4945ac514c0145c0bf2cc60099&ch=8&se=2&f=1 | title= 唯識宗的傳承與發展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 佛光教科書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 參考資料 == {{reflist}}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瑜伽行唯識學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