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青山尚文 的原始碼
←
青山尚文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padding:20px 10px 20px 1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rgba(253,255,0,0.17651726217830888) 0%, rgba(116,121,9,0.09808588962928921) 100%);">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0px 10px 10px 20px"> {| class="wikitable"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姓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青山尚文'''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別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號'''無聲'''、'''尾州'''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出生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不詳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死亡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不詳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教育背景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不詳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出版作品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杭蘇遊記》、《臺灣雜詠》。《臺灣雜詠》 |} </div> '''青山尚文'''(?〜?),號'''無聲'''、'''尾州''',[[日本]][[名古屋]]人。[[昭和]]4年(1929)來臺。 ==著作== 著有《杭蘇遊記》、《臺灣雜詠》。 《臺灣雜詠》為其在臺期間之詩作,寫其遊覽臺灣山川草木風土民俗,從北到南計三十首,由[[青山鉞四郎]]編,昭和6年(1931)12月發行,詩集末並附有日人[[國分青厓]]、[[岩溪裳川]]、[[岡崎春石]]、[[館森袖海]]與臺灣詩人[[魏清德]]之詩評。魏清德評其詩:「善就地名及實景點綴,而落落大方,偉詞自鑄,當與[[張鷺]]洲百詠同垂千古。」 ==[[七言律詩]]== 角板山 <br> 廿歲諸蕃樂太平,不看出草<ref>出草:臺灣原住民獵人頭習俗的別稱,往往是為了維護族群利益,對抗外族而攻擊他人,將對方頭顱割下的行為,也與祭祖儀式有關。</ref>舊時爭。 文身黑齒<ref>文身黑齒:指原住民。文,通「紋」字,文身即紋身,原住部族好於身體表面刻刺紋樣。黑齒,原住部族有好於將牙齒塗黑以為美觀。 </ref>婦勤織,赤腳彫題<ref>赤腳彫題:指原住民。原住民族多不穿鞋,赤腳走路。另,原住部族有喜於以刀在額頭上雕刺花紋者。</ref>夫趁耕。 蘆酒排愁堪爛醉,蠻歌調節亦多情。 仰瞻皇化邊陬<ref>邊陬:陬,音ㄗㄡ,邊遠偏僻之地。 </ref>洽,溪洞猶聞絃誦聲。<br><br> 【題解】<br>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臺灣雜詠》。角板山臺地,位在大漢溪上游,主要位於今桃園縣復興鄉境內。河流彎曲處,形成河階臺地。層層臺地被山巒包圍,層巒疊嶂,景色秀麗。角板山區原為[[泰雅族]]人居地,先總統[[蔣介石]]以該地形似故鄉浙江奉化溪口鎮,於是命名角板山下的河階臺地為「溪口臺地」。本詩題為〈角板山〉,內容則寫原住民安居樂業,歌舞昇平的太平生活,意在讚揚皇化恩德澤惠,乃歌功頌德之作。<br><br> 【延伸閱讀】<br> 1. [[郁永河]]〈土番竹枝詞〉,《全臺詩》第壹冊。 2. [[王凱泰]]〈臺灣雜詠〉,《全臺詩》第捌冊。 <br><br> ==七言律詩== 基隆二首之二 <br> 曲曲山屏臨海開,高低樓閣倚崔嵬<ref>崔嵬:音ㄘㄨㄟ ㄨㄟˊ。崎嶇不平的山。亦泛指高山。</ref>;樹連遠嶼平如薺<ref>崔嵬:音ㄘㄨㄟ ㄨㄟˊ。崎嶇不平的山。亦泛指高山。</ref>,打浪危巖<ref>危巖:高峻的山崖。</ref>震似雷;古窟<ref>古窟:指社寮島的蕃字洞。洞壁上留有模糊的荷蘭文字,乃基隆八景中有名的「社寮銀瀾」,為基隆古蹟之一。</ref>異人題壁在,洞天<ref>洞天:指基隆仙洞巖。是基隆地區最大的一處海蝕洞,整個仙洞是一座寺廟,日治時期,曾祭祀日本七福神之一的「弁財天」。仙洞也是昔日基隆八景之一的「仙洞聽濤」。</ref>大士聽潮來;高邱<ref>邱:同「丘」。指小土山、小土堆。</ref>猶剩前潮戍<ref>戍:此指軍隊駐守的營房。</ref>,落日蒼涼舊砲臺<ref>舊砲臺:基隆舊砲臺共有七座,獅球嶺、二沙灣、槓子寮、白米甕、大武崙、及和平島的社寮東砲臺及正濱國中大門後方的頂石閣砲臺。</ref>。<br><br> 【題解】<br> 本組詩為七言律詩,載於《[[風月報]]》第60期(1938年3月15日),此處選其第二首。本組詩為寓臺日籍作家青山尚文遊訪基隆時所作,呈現傳統寫景詩中今昔之感主題。本詩著眼於基隆當地的景觀與名勝,舉凡社寮島、仙洞巖、砲臺群,無不入詩,而尾聯「高邱猶剩前潮戍,落日蒼涼舊砲臺」,則藉砲臺舊跡以興發今昔之感。<br><br> 【延伸閱讀】<br> 1. 青山尚文〈基隆〉二首之一,《風月報》第60期(1938年3月15日)。 2. 青山尚文〈臺北〉二首之二,《風月報》第62期(1938年4月15日)。<br><br> ==註釋== {{Reflist}} ==參考資料== *[https://zh-tw.facebook.com/taichungstory/photos/%E8%87%BA%E7%81%A3%E9%9B%9C%E8%A9%A0%E8%87%BA%E4%B8%AD-%E9%9D%92%E5%B1%B1%E5%B0%9A%E6%96%87%E8%A9%A9%E6%A9%8B%E6%98%AF%E5%85%AB%E6%A2%9D%E8%A1%97%E5%B9%BE%E5%8F%89%E9%A2%A8%E7%85%99%E5%AF%AB%E5%87%BA%E5%B0%8F%E4%BA%AC%E8%8F%AF%E8%B6%81%E8%99%9B%E5%95%86%E8%B3%88%E6%99%9A%E5%87%BA%E6%95%A3%E9%9A%94%E6%B0%B4%E6%A8%93%E8%87%BA%E6%A8%B9%E5%8D%8A%E9%81%AE%E7%B6%A0%E6%9F%B3%E4%BA%8C%E5%B7%9D%E6%9C%9D%E7%BD%A9%E9%9C%A7%E9%9D%92%E5%B1%B1%E5%9B%9B%E5%8C%9D%E5%A4%95%E6%8B%96%E9%9C%9E%E6%BA%90%E6%B3%89%E6%B7%B7%E3%80%85%E6%B8%85%E5%8D%83%E5%B0%BA%E5%AE%B9%E6%98%93%E5%88%86%E4%BE%9B%E4%B8%80%E8%90%AC%E5%AE%B6%E4%B8%80%E5%8D%80%E6%B3%89%E7%9F%B3%E5%A5%BD%E5%9C%92%E6%9E%97%E7%AF%80%E7%89%A9%E5%B8%B8%E6%98%A5%E6%99%AF/1552155285023685/ 《臺灣雜詠‧臺中》 青山尚文/詩] *[http://blog.udn.com/ctchuang/5564506 青山尚文(1938)之〈基隆〉詩] *[https://ipoem.nmtl.gov.tw/nmtlpoem?uid=12&pid=1476 愛詩網] *[https://art3503663.pixnet.net/blog/post/839155 青山尚文] [[Category:日本人]] [[Category:詩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青山尚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