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輕巡洋艦 的原始碼
←
輕巡洋艦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輕巡洋艦'''<br><img src="http://www.mdc.idv.tw/mdc/navy/royalnavy/tiger-c20-4.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ww.mdc.idv.tw/mdc/navy/royalnavy/tigerCG.htm 圖片來自mdc.idv.tw]</small> |} '''輕巡洋艦'''或'''轻型巡洋舰'''(light cruiser),為[[巡洋艦]]的一種,一般指在排水量、装甲和火力等方面優於[[驱逐舰]]但弱于[[重巡洋舰]],為[[第一次世界大战]]後受海軍條約制約下所出現的艦種分類。一般來說裝有比驅逐艦略強(或同等)口徑的主炮,作為驅逐艦隊領艦,承擔反水面小型艦與殖民地巡邏任務等,後來因[[航空母舰戰鬥群]]的出現搭配而讓負擔任務多元化,針對日益嚴重的空中威脅還衍生出「防空巡洋艦」等亞種。 == 開發歷史 == 1878年下水的[[英國皇家海軍]][[水星號巡洋艦]]<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71917557 水星號巡洋艦],知乎</ref> 是該國海軍第一種小型蒸汽動力的巡洋艦。]] 轻巡洋舰的前身為[[防護巡洋艦]],自1879年开始,[[英国皇家海军]]建造了一系列的蒸汽动力的小型[[巡洋舰]],雖稱防護巡洋艦,各主要海軍強國對於如何在中型艦的有限噸位上配置裝甲各有其設計哲學,因此產生了不同亞種的設計。 但回到名詞概念來詮釋時,巡洋艦概念本身便相當曖昧,只要具有足夠火力與速度來獨力執行任務,幾乎所有的中型軍艦都稱做巡洋艦。直到1911年,英国才建成了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轻巡洋舰——[[林仙級輕巡洋艦 (1913年)|林仙级]]。该级舰噸位3750頓,使用油煤混燒鍋爐達到極速28.5節,主砲為2門6吋(152公厘)後膛速射炮,裝有魚雷發射管,[[水線裝甲帶]]厚3吋(76.2公厘),這樣的軍艦在舰队中主要定位是执行[[侦察]]任务,或在[[大西洋]]上攻击[[德国]]的破交舰。 此級艦成功創造出當時中型艦艇的平衡折衷設計觀:以相對較小的噸位塞入強勁動力獲得各國巡洋艦或戰艦難以追擊的航速、具有足夠消滅驅逐艦及同等巡洋艦的火力、及不會被驅逐艦或是偽裝破交艦主砲輕易擊破的裝甲。[[第一次世界大戰]]时期,英国的轻巡洋舰排水量一般在3,500至5,000吨左右,通常装備2门6英吋(152毫米)主炮,或8门4英寸(100毫米)炮。 在一戰期間,各國也複製英國概念建造噸位相近的巡洋艦。巡洋艦這時要面對的敵人就是設計概念都類似的敵艦,為了確保有能力消滅敵方目標,巡洋艦再度重武裝、大型化發展;1921年,海军强国签订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条约规定,所有巡洋舰排水量不得超过10,000吨,主砲口徑不得大於8英寸(203mm),巡洋艦自此後開始有明確的量級定位;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则更加明确地划定了轻巡洋舰規格必須在排水量1萬噸以內,主砲不超過6.1英寸(155mm),主砲6.1英吋至8英吋間的則是重巡洋艦,這個時代海軍列強所研製的巡洋艦統稱為條約級巡洋艦。 [[美國海軍]][[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 ,排水量6000吨,主炮为当时[[驱逐舰]]普遍配备的127毫米高平两用炮,主要承担航母编队的防空任务,曾在[[圣克鲁斯海战]]與随后的多次海空战斗中发挥了主力防空舰的作用。]] 在日本退出《倫敦海軍條約》後,海軍列強開始重啟巡洋艦建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都建造了大量的轻巡洋舰,比如[[美国]]的[[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11艘)和[[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27艘)等,而[[重巡洋舰]]完工数量则较少。这主要是由于航空兵的崛起,大型軍艦能提供的打擊力找到替代方案,量產的水面艦就朝向規模與有限功能發展,较小型的军舰反而相对来说比较经济;且輕巡洋艦毋須厚重裝甲,因此材料加工較為容易,施工期較短易於量產;且具有足夠的噸位與彈性塞入大量武裝,提供艦隊警戒和防空火力。这时期的轻巡洋舰排水量在3,000吨至10,000吨左右;主炮口径则介于5英寸(127毫米)至6.1英寸(155毫米)不等,但绝大多数轻巡洋舰都装备6英寸主炮;由于排水量限制,装甲一般来说比较薄,所以抗打击力较差,战损率亦较高;而航速则一般都在30节以上。 不過將輕巡洋艦作為艦隊防空中主力的國家也僅有英美等國,如[[大日本帝國海軍|日本帝國海軍]]等仍然將輕巡洋艦作為指揮驅逐艦隊實行大規模魚雷戰的領隊艦。 战争结束后,各国大量的军舰都被拆毁或用于武器试验。而随着[[导弹]]以及[[雷達]]的出現,巡洋舰的任務可用更小型的驅逐艦以及巡防艦執行,“大艦巨炮”已不再成為海上巡弋的必備條件,因此搭載重炮的巡洋艦雖然仍保留編號,但新造的巡洋艦遍不再分輕/重等分類。二戰結束後,主要海軍國家都仍維持了大批巡洋艦,但是1950 年代海軍飛彈化與電子化時,萬噸出頭的巡洋艦無論就容積或是電機出力都不夠容納原始的大型電子機材,在重要性下降後1960年代這些船隻逐漸降為預備役或直接退役拆解。 1970年代以後,由於電子科技的進化部分長距離搜索雷達可裝在一萬噸船艦船體上,一些曾經是海洋國家的小國,如[[荷蘭]]便對旗下的輕巡洋艦執行改裝實施有限的飛彈化持續延役;但如美國等財政狀況較為寬裕的國家則持續進行萬噸級軍艦的建造工程,這些軍艦有些仍維持巡洋艦編號,有些是以驅逐艦名義服役,但是在她們的任務目標與二戰時期的輕巡洋艦是相同的。 ==現代仍保存的輕巡洋艦== [[英國皇家海軍]][[帝國戰爭博物館貝爾法斯特號館|貝爾法斯特號輕巡洋艦]]目前停泊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是一艘著名的[[博物館船]]。該艦裝備了12門[[BL 6吋Mk XXIII後裝艦炮]],排水量為11,553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輕」巡洋艦指的是主炮口徑,而非排水量的大小。]] [[秘魯海軍]]的[[格勞海軍上將號輕巡洋艦]]是最後一艘除役的輕巡洋艦。]] [[秘魯海軍]]所屬的[[格勞海軍上將號輕巡洋艦]]是最後一艘除役的輕巡洋艦。此外,另有四艘輕巡洋艦作為[[博物館船]]被保存了下來,分別是: *[[帝國戰爭博物館貝爾法斯特號館|貝爾法斯特號輕巡洋艦]],保存於[[英國]][[倫敦]] *[[卡羅琳號輕巡洋艦]],保存於[[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 *[[小岩城號輕巡洋艦]],保存於[[美國]][[紐約州]][[水牛城]] *[[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米哈伊爾·庫圖佐夫號輕巡洋艦]],保存於[[俄羅斯]][[新羅西斯克]]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輕巡洋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