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象鼻山石刻 的原始碼
←
象鼻山石刻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象鼻山石刻</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9d13d85a204c8f6c.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8180267&sid=8497255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象鼻山石刻 著名景点;水月洞壁 景点级别;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桂林市 |} '''象鼻山石刻'''是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石刻64件,其中宋23件,元代1件,明代12件,清代14件,民国2件。无年代及姓氏署款12件。有[[题诗]]、[[填词]]、[[题榜]]、[[铭文]]、[[传记]]、[[营缮纪事]]、[[跋刻名人作品]]等。<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95075389399540412.html 象鼻山石刻有哪些形式?],百度知道 , 2019-12-26</ref> ==水月洞壁== [[水月洞]]石壁上两幅巨大的摩崖, 是[[宋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的《[[朝阳亭记]]》和《[[朝阳亭诗]]》。《[[记]]》文大意是, [[张孝祥]]与好友[[张维]], [[朱元顺]]来游, 张维酷爱此处山水, 留连忘返, 僧人了元明白他的心意, 便在岩前建亭。亭竣工后, 再次来游, [[张维]]要张孝祥给亭起名, 张孝祥想起他们在建康(今南京)共事时也曾建过亭, 取名“[[朝阳]]”, 以示张维“学业足以凤鸣于天朝”。于是仍旧用“朝阳”二字给新亭起名, 并且把水月洞也改名[[朝阳洞]]。他认为这是件有纪念意义的事, 便把他在建康时写的《[[朝阳亭]]》诗, 和后来在[[桂林]]写的步原韵两首, 一起刻在在《[[朝阳亭记]]》旁边。乾道九年(1173), [[范成大]]任广西经略安抚使, 认为水月洞之名自古流传, 十分恰当,而朝阳洞之名隐山又早有了, 不宜重复, 应恢复水月洞名称, 便特地刻《[[复水月洞铭]]》于石壁, 并在序言中写道: "百世之后尚无改也”。 水月洞内还有[[宋代]][[张维]]、[[张自明]]、[[曾宏正]]等人的诗词, 都属佳作。宋庆元三年(1197), [[杜思恭]]刻《[[陆游诗札]]》, 为后人留下了陆游的珍贵手迹。绍定四年(1231)[[张茂良]]的《[[赵公德政碑]]》, 是研究[[赵崇模]]这位 历史人物的珍贵资料。张釜《[[范藻等五人水月洞题名]]》、陈畴《[[水月洞题记]]》、卓樗《[[赵繇夫等二十一人水月洞题名]]》, 均为较好的书法作品 ==象眼岩== 出水月洞,沿石级登山,山腰有个20多米长,左右对穿的岩洞,好似大象的眼睛,因名象眼岩,象山南北两洞 景色各不相同,是眺望桂林风景的绝妙窗口。 ==剑柄塔== 山顶有明代所建[[普贤塔]], 为喇嘛式实心砖塔, 高13.6米。基座北面, 嵌有青石一方, 平雕“南无普贤菩萨”之像。远看塔似剑柄, 又像宝瓶, 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 ==漓江双月== 与穿山、塔山分布漓江两岸, 山形、塔影、明洞构成美丽的“三山景色”。站在象鼻山公园爱情岛上远望,穿山公园的穿山月岩与象鼻山水月洞远近相映, 呈现“漓江双月”的奇景。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s0164hocbo1|480|270|qq}} <center>石刻上记录的桂林抗战:象鼻山石刻</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象鼻山石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