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蚕茧 的原始碼
←
蚕茧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蚕茧</big> ''' |- | [[File:4bea3aa1b32f9d39085610999d2a24ff.jpg|缩略图|居中|[http://wk.impress.sinaimg.cn/maxwidth.600/sto.kan.weibo.com/4bea3aa1b32f9d39085610999d2a24ff.jpg?width=681&height=494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query=%E8%9A%95%E8%8C%A7&w=05009900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 呈长椭圆形、椭圆束腰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或中部稍缢缩,茧有白、黄、淡绿、肉红等颜色, 长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 中文名蚕茧外文名silkworm cocoon 异 名蚕衣,茧黄,蚕茧壳营养价值蛹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 用 途制药及提取蛹油,家畜饲料 拼 音Can Jian ==形态特征== 呈长椭圆形、椭圆束腰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或中部稍缢缩,茧有白、黄、淡绿、肉红等颜色, 长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其内壁的丝纹很有规律。 质轻而韧,不易撕破。未经羽化的蚕茧,内有黄棕色的蚕蛹1枚以及成蛹前脱下的淡棕色、皱缩的蚕皮。 ==分布范围== 全国养蚕地区均产。其中优质产地是浙江省 [[桐乡]]市,自古江南丝绸都是最好的。 ==药用价值==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蚕茧,方书多用,而诸家本草并不言及,诚缺文也。近世用治痈疽代针, 用一枚即出一头,二枚即出二头。煮汤治消渴,古方甚称之。丹溪朱氏言此物能泻膀胱中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故能止渴也。 【药理作用】蚕蛾的茧有拟胆碱作用。先用石油醚、乙醚、氯仿处理过的蚕茧的90%乙醇提取物对麻醉猫的血压、 离体豚鼠回肠及家兔十二指肠上均呈现胆碱能作用;但在蛙腹直肌标本上,对横纹肌无作用。 【炮制】将蚕茧剪开,去尽内部杂质。或置罐内,煅存性用。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蚕茧长椭圆形或中间稍缢缩,长3-4cm,直径1.7-2.1cm。表面白色 或淡黄色, 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整形绒毛状。其内壁的丝很有规律。体轻而韧,不易撕裂。微有腥气,味淡。 ==功效分类止血药==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用主治】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疳疮,痈肿。 《纲目》:烧灰酒服,治痈肿无头,次日即破;又疗诸疳疮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饮,止消渴,反胃,除蛔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选方】治肠风,大小便血,淋沥疼痛:茧黄、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等分。为末, 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用米饮送下,日三服。(《圣惠方》茧黄散) 治消渴:煮蚕茧汤,每服一盏。(《朱氏集验医方》) 治小儿因痘疮余毒,肢体节骱上有疳蚀疮,脓水不绝:出蛾绵茧,不拘多少,用生白矾捶碎,实茧内, 以炭火烧,矾汁干,取出为末。干贴疳疮口内。如肿作痛,更服活命饮。(《小儿痘疹方论》绵茧散) 治反胃吐食:蚕茧十个。煮汁,烹鸡子三枚食之,以无灰酒下,日二服。(《普济方》) 治口糜:蚕茧烧灰,调蜂蜜,抹口内。(《泉州本草》) ==化学成分== 用鲁桑叶饲育的蚕,其茧的化学组成如次:水分1.40%,灰分1.14%,蛋白质97.34%,醚溶性浸出物0.26%, 纤维0.39%。蚕茧主要是由纤维状蛋白质丝纤蛋白,外包以另一种蛋白质丝胶蛋白粘结而成, 此外尚含少量油脂类、色素、无机物等等。在生丝中,丝纤蛋白约占70%,丝胶蛋白约占22%。 丝纤蛋白是一种角蛋白,其组成氨基酸,以甘氨酸、丙氨酸为最多,此二氨基酸的氮,约占总氮的80%。 10万克丝纤蛋白所含氨基酸如次(物质后数字,是克分子数):[[甘氨酸]]578,丙氨酸381,缬氨酸29, 亮氨酸7,异亮氨酸9,丝氨酸157,苏氨酸12,酪氨酸67,苯丙氨酸8,脯氨酸5,色氨酸2,赖氨酸4, 组氨酸2,精氨酸6,天门冬氨酸17,谷氨酸13,共计1297个克分子。丝胶蛋白亦是角蛋白, 其组成氨基酸大体上与丝纤蛋白相似,微异处在于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较少;丝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较多。 茧又含游离氨基酸50毫克%(以甘氨酸计)。蚕茧含油蜡状物质,由伯醇类、固体脂肪酸、石蜡及液体脂肪酸所构成。 又含谷甾醇(成葡萄糖甙)及蛇麻脂醇。黄茧所含色素有各种胡萝卜素衍生物,而它们也是黄橙、粉红、棕灰等色的茧的色素。 绿茧的色素,有些与黄酮有关,有些与叶绿素有关,特别是野蚕茧。茧色素种类颇多, 有人从绿蚕茧分出7种有黄绿色萤光的色素及2种黄棕色萤光的色素;又有人分出9种黄色萤光色素, 它们都是黄酮类的葡萄糖甙。各种蚕茧,每克含铁10.08~49.16微克及相当多的氟。每公斤白茧含锰7.06毫克, 黄茧含8.48毫克。每克白茧含锌3.19微克,[[黄茧]]含3.67微克。 ==质量检验== 蚕茧质量检验 已采收的蚕茧须根据蚕茧检验标准确定蚕茧等级,按级定价。茧质一般按下列价值标准衡量:丝量价值, 主要指产丝量与鲜茧出丝率。解舒价值,包括解舒率、解舒丝长等与缫丝生产效率相关的性状。丝质价值, 包括茧丝纤度、粗细差距和茧丝性状。群体价值,指同一批次蚕茧茧粒之间各种性状的均匀程度及该批蚕茧的数量。 这4项价值综合构成缫丝工业原料茧的商品价值。凡上茧率高和具有解舒好、丝长长、出丝率高等性状的蚕茧, 均属优良蚕茧。另外茧色洁白、光泽正常、茧形匀整等性状也是优质茧的重要标准。 检验上述标准一般可采取干壳量检验法和缫丝检验法确定。 蚕茧干燥和贮藏 利用热能杀死鲜茧内蚕蛹并烘成干茧,同时保持茧质、防止霉变的工艺和管理过程。 蚕茧干燥,俗称烘茧。除及时杀死蚕蛹、防止羽化和茧层蒸热霉烂外,主要是除去鲜茧中的大部分水分, 特别是烘干蛹体。鲜茧茧层含水率约为11%~13%,蛹体含水率约为74%~79%,以烘到15%左右为宜。 过干则茧层丝胶亲水性降低,导致解舒不良。蚕茧干燥过程分预热阶段、等速干燥阶段和减速干燥3个阶段, 干燥方法一般多用烘茧灶和烘茧机。此外还有用真空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和核辐射干燥等。 干燥室内热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须与蚕茧干燥各阶段的工艺要求相适应。温度一般控制在110~120℃, 空气流速由快到慢逐渐调整。经烘干的蚕茧冷却后,即包装入库贮藏。茧库应建在高燥处,并具备防潮、密闭和换气等条件, 以防止霉变和虫、鼠为害。为害干茧的霉菌主要有曲霉属、青霉属和白霉属3类,多湿环境极易蔓延,导致蚕茧霉坏。 为此,库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范围内。茧库主要害虫有大谷盗、双皮蠹和棉红铃虫等,入库前需用药剂杀除。 ==经济衡量== 经济性状指标 蚕茧经济性状的优劣通过下列指标衡量。 ==茧层率== 指茧层重占茧重的百分比,是评定蚕茧等级的主要指标。[[茧]]层率愈高,丝量愈多。春茧的茧层率一般为22%~26%,夏秋茧为18%~23%。 '''茧丝长和茧丝重''' 指一粒茧能缫得的茧丝长度和重量。一般春茧茧丝长900~1500米,茧丝重0.35克~0.45克;夏秋茧茧丝长700~1200米,茧丝重0.22~0.37克。 '''解舒丝长和解舒率''' 均反映缫丝时茧丝从茧层离解的难易程度。解舒丝长是缫丝过程中茧丝每接头1次可连续缫取的平均丝长(米)。 解舒率是解舒丝长对茧丝长的百分比。解舒好则落绪少、出丝多、质量好;解舒差则落绪多、废丝量增加、 出丝率和生丝质量下降,缫丝时常因再次索绪而耗能大、成本高。 '''出丝率''' 指丝重占茧重的百分比,或用茧层缫丝率表示,是茧质好坏的综合指标。出丝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上茧率、 茧层率和解舒率等因素。鲜茧出丝率一般为14%~16%,高的可达19%~21%。茧层缫丝率是丝重占茧层重的百分比,一般为75%~85%。 '''茧丝纤度''' 表示茧丝粗细的程度。单位为旦尼尔,简写作“旦”或“D”,俗称“分”或“条分”,即900米长的茧线重0.1克时为1个旦尼尔。 旦尼尔数字愈大,茧丝愈粗。杂交种的茧丝平均纤度,一般春茧为2.8~3.3旦,夏秋茧2.0~2.7旦。 '''茧丝颣节''' 茧丝局部呈现的畸形现象,大多因吐丝中断或缫丝过程中茧丝∞字形胶着部未离解而造成。 颣节多会增加缫丝和织造过程中的断头,降低质量。 '''茧层分离细纤度''' 又称微茸。是丝胶中的细纤维,其染色性能差,影响织物品质,是茧丝病疵之一。<ref>[http://ypk.39.net/c516436/ 蚕茧],搜狗, 2020-11-13</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蚕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