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的原始碼
←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1.jpg|缩略图|[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agepphcloud.thepaper.cn%2Fpph%2Fimage%2F62%2F962%2F510.jpg&refer=http%3A%2F%2Fimagepphcloud.thepaper.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5382788&t=1c6ddc0e389e89b63a33d87a8e871027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8%96%84%E6%99%9A%E8%A5%BF%E9%A3%8E%E5%90%B9%E9%9B%A8%E5%88%B0%E3%80%82%E6%98%8E%E6%9C%9D%E5%8F%88%E6%98%AF%E4%BC%A4%E6%B5%81%E6%BD%A6%E3%80%82 图片来源]]]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出自近现代[[王国维]]的《[[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d4c16549f860.aspx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古诗文网] </ref>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大华丽的红色阁楼挨着宽阔的大道。不论黄昏还是清晨,楼外总是传来轻雷似的车声。美好的女子独自凭倚着楼畔的栏杆,无聊得把路上的行人一个个细数。 道路上车来车往都没有在楼前停下,无情的向前驰去卷起飞尘,扑向树梢。路上的行人和楼中的女子啊,都在这红尘中不知不觉地老去了。傍晚时下起雨来,明天大街上将到处是污水与泥泞,路人将如何行走? 注释 朱楼:华丽的红色楼房。 轻雷,喻车声。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 不间:不间断的。 窈窕:形容女子的美好。 一霎:一阵。树杪:树梢。 陌上:指游子。楼头:指思妇。 薄晚:临近傍晚。 流潦:指雨后路上流水或沟中积水。 ==鉴赏== 这是王国维最有名的一首词,其隐喻多义的文学意象、自然流露的哲理思致和悲天悯人的意识形态,在《[[人间词]]》中最具代表性。<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6e901fbc49e247438772376aeab8a4b3&from=kg0&highlight=%E8%96%84%E6%99%9A%E8%A5%BF%E9%A3%8E%E5%90%B9%E9%9B%A8%E5%88%B0%EF%BC%8C%E6%98%8E%E6%9C%9D%E5%8F%88%E6%98%AF%E4%BC%A4%E6%B5%81%E6%BD%A6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百度汉语] </ref> 判断一首词有无言外之意,要看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思想状态,还要看他所处的时代大环境,更要看作品本身的口吻和姿态。为什么说这首词不是一首传统性质的思妇之作,而是包含了哲理与意识形态之隐喻的作品?因为,当我们读到“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这一句的时候,会强烈感觉到: 那“陌上楼头”之辽阔广泛,那“尘中”的痛苦,“老”的悲哀,都已超越了思妇的狭窄范围;那种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对世界透彻的了解,已不属于作品中的思妇而属于作者本人了。当有了这种感受,再品味整首词就会发现,这首词几乎每一句都包含隐喻之义。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这是写思妇居住的环境。古人常以居处之高来象征楼内人的高洁与脱俗,所以这是在烘托人物形象。“临大道”,是为引出下一句“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轻雷”是指大道上的车马声。杜甫《乐游园歌》云 “白日雷霆夹城仗”,李商隐《无题》诗云 “车走雷声语未通”,都以雷声形容大道上的车马声。“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的是思妇,那是一个孤独寂寞的美丽女子,站在高楼上盼望爱人归来,颇有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的意味。如果我们单从这个角度看,则这上半阕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思妇词。 下半阙“一霎车尘生树杪”的意思是说:楼上的思妇注意着远方驰来的每一辆车子,希望有一辆是她爱人乘坐的。但那些车子都没有在楼前停下,而向前驰去,只留下令人失望的车尘。所谓“尘”,其实是一种污染。那京洛的尘土是用来比喻世俗污染的。楼外的行人固然避不过,楼上的观察者也避不过。 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之辽阔广泛,那“尘中”的痛苦,“老”的悲哀,都已超越了思妇的狭窄范围;那种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对世界透彻的了解,已不属于作品中的思妇而属于作者本人了。“老”字,有零落凋伤的意思。你可以是清高的也可以是理性的,但是只要你没有割断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你所爱和所关怀的人和事,你就无法摆脱同他们一起零落的命运。所以,此句是出自苦难众生的叹息,是自古至今所有善于观察人生却无力把握命运的智者的共同悲哀。此句颇似辛弃疾的《[[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词中“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File: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2.jpg|缩略图|左|[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news.gtimg.com%2Fnewsapp_bt%2F0%2F13557983916%2F1000&refer=http%3A%2F%2Finews.gt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5382888&t=d8077eda374f6d19209ad5890f064ecd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8%96%84%E6%99%9A%E8%A5%BF%E9%A3%8E%E5%90%B9%E9%9B%A8%E5%88%B0%E3%80%82%E6%98%8E%E6%9C%9D%E5%8F%88%E6%98%AF%E4%BC%A4%E6%B5%81%E6%BD%A6%E3%80%82 图片来源]]]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傍晚时下起雨来,明天大街上将到处是污水与泥泞,路人将如何行走?纵观整个人类的历史,不也一样贯穿着许许多多无常的变化吗?此句极着力,极曲折。用意难明,焉能谓之“不隔”?虽然“隔”,亦不失为佳作。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是老庄之徒,他们总是站在高高的云端,讽刺嘲笑这个世界的庸常和忙碌;另一类是儒家之徒,他们从感情上与这个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从理智上又不接受这个世界的肮脏,他们致力于改变世界,却又常常遭受到沉重的甚至致命的打击。王国维属于后一类。他在词中登高望远,但他的视线永远关注着人间而不是天上。 从高楼俯视大道,会产生这么多联想,大概也只有王国维这种兼有诗人和哲学家气质的人才能做到。其实他还写过一首咏蚕诗,诗中说,蚕辛辛苦苦操劳,繁殖子孙,然后再“辗转周复始”,它这一生到底为什么呢?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人活着到底为什么”的问题。人之不同于其他生物,是因为人有理想而且有实现理想的智慧。但人的短暂一生往往不但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还要忍受许多苦难。这当然是一种悲观的人生观,也许是应该被批判的。但须看到,王国维的这种悲观正是由于他对人生的极度执著造成的。楼中那个窈窕女子,尽管楼外有“轻雷”的噪音,有“树杪”的车尘,有“薄晚”的风雨,有“明朝”的流潦,但她所关怀、所期待、所爱的,仍然都在楼外的大地而不在飘渺的虚空,她与大地上的那个世界始终休戚相关。<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e00397a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e.html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百度文库] </ref> ==创作背景== [[王国维]]致力于填词,主要在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至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间。这期间,他曾饱尝生离死别的滋味。这首词是词人也以居者之相思、行者之旅愁为抒写内容。是词人努力跳出“人间“进行观察、思索,最终仍无法摆脱得出“悲剧”结论的体现。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