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腰围 的原始碼
←
腰围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XXX'''<br><img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201%2F7bef893dj00s85j4w0047d200u0010sg008q00ao.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RM2N3M0538O5JI.html 圖片來自网易]</small>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M62):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用软尺测量,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 注:前者大于后者,后者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腰围,又称腰节围,是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严格定义的腰围,近似于[[最小腰围]]。男性腰部最细处略高于肚脐,女性则高出更多。 腰节围(waist point circumference):经左、右腰节点的腰部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 注:腰节点(waist point):在腋中线上,髂嵴上缘与[[肋骨]]下缘之间的中点。在水平面上,两侧腰节点围成的线称为腰节线。 最小腰围(minimum waist circumference):在[[肋弓]]和[[髂嵴]]之间腰部最细处的水平围长。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用软尺测量。 ==混淆概念== (一)(1)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M62):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用软尺测量,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ref>[https://iask.sina.com.cn/jxwd/6dGQ3bLfHHa.html 腰围是肚脐一圈吗]爱问知识人</ref> 注:前者大于后者,后者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腰围,又称腰节围,是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严格定义的腰围,近似于最小腰围。男性腰部最细处略高于肚脐,女性则高出更多。 (2)腰节围(waist point circumference):经左、右腰节点的腰部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 注:腰节点(waist point):在腋中线上,髂嵴上缘与肋骨下缘之间的中点。在水平面上,两侧腰节点围成的线称为腰节线。 (3)最小腰围(minimum waist circumference):在肋弓和髂嵴之间腰部最细处的水平围长。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用软尺测量。 (二)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经髂嵴点(ic)的腹部水平围长。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用软尺测量。 ==IDF严格定义==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新定义中对腰围测定作了严格的规定,腰围数据必须来源于两腿分开同肩宽,肋弓下缘和髂嵴上缘的中间平面,既不是过脐平面,也不是最大凸起平面。 ==脂肪分布== 身高腰围指数=(腰节围/身高)×100、腰臀比=腰节围/臀围,这两项指数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显著。身高臀围指数=(臀围/身高)×100、身高大腿围指数=(大腿围/身高)×100、大腿长围度指数=(大腿围/大腿长)×100,这三项指数女性大于男性,差异显著。也就是说,同身高男性腰部更粗,女性臀部更宽大、大腿更粗。这与体脂分布的性别差异有关,雌激素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积,增加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积。<ref>[https://m-mip.39.net/care/mip_12189329.html 体重140斤腰围一般多少]39健康网</ref> 腰细臀宽大腿粗的[[梨型身材]]和[[沙漏型身材]]女性,比腰粗臀窄大腿细的[[矩形身材]]、[[苹果型身材]]、倒三角身材女性更健康长寿。梨型身材、沙漏型身材女性和她们的后代认知能力较高,臀部和大腿储存的脂肪含有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即DHA),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胎儿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 ==人体围度与健康== (一)来自伊朗德黑兰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腰围、臀围、大腿围、腰臀比等中央肥胖指数与死亡风险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腹部周围储存较多脂肪)与任何原因引起的早期死亡风险相关性均较高,而整体脂肪与其无关;相反,臀部和大腿脂肪偏多会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腰围每增加10厘米,全因死亡风险便会增加11%;而腰臀比每增加0.1个单位,死亡风险会增加20%。这两种关联性在女性中表现的更强。 大腿围增加5厘米会使总死亡率风险降低18%,而臀围增加10cm可降低10%风险。该关联在女性中较为显著,而在男性中无明显相关性。 (二)在《欧洲心脏杂志》的相关研究中也证实了类似的结论,该研究选择了2683名50-79岁的BMI指数在正常范围内(18.5-25之间)的女性作为实验对象,经过了18年的追踪,结果发现,梨型身材、沙漏型身材的女性比苹果型身材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低91%。 (三)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蒂宾根大学医院(University Hospital of Tübingen)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Norbert Stefan教授在《柳叶刀-糖尿病及内分泌学》发表了一篇综述,详细阐述了不同脂肪分布表型与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的关系、影响脂肪分布的因素、改善体脂分布的方法等。研究指出,体重正常但臀部和大腿脂肪较多的梨型身材女性,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的风险较低。因堆积在臀部和大腿的脂肪,属于皮下脂肪,有保护作用。而苹果型身材的脂肪则堆积在腹部,是内脏脂肪,容易向血液释放脂肪酸,会引起高胆固醇、胰岛素抵抗等病。 (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苏青教授和杨震教授课题组基于上海市9520人进行了细致的流行病学分析:粗腰细腿的苹果型身材人群患高血压风险最高,而细腰粗腿的梨型身材人群患高血压风险最低;大腿围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水平均呈负相关,即大腿越粗,上述血压、血脂、血糖指标越低。 ==参考文献==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返回「
腰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