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狱中对月 的原始碼
←
狱中对月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狱中对月》</big> ''' |- | [[File:宋琬2.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sjb.qlwb.com.cn/qlwb/IMAGE/20200820/A13/A13_A13_2660.jpg 原图链接][https://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200820/ArticelA13003FM.htm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狱中对月》]] 创作年代: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 文学体裁:诗 作者:[[ 宋琬]] |} '''《狱中对月》'''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 [[宋琬]]的诗。 清顺治末年,山东于七起义。时任浙江按察使的宋琬,因遭族诬陷说与山东登州起义者于七相通,被捕入狱,拘囚三年。这首诗即是作者当时在狱中所作。 《狱中对月》是清代诗人[[宋琬]]创作的一首七首律诗。此诗是作者身处囹圄,抒发蒙冤受屈后的孤栖之苦、愤懑之情和对妻子深沉怀念之作。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的写法,围绕着诗题,多侧面、多层次叙写,取景典型,用喻贴切,刻画入微,想象合理,因而感人至深,余味不匮。<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dae184d12398.aspx 《狱中对月》 ] 古诗文网</ref> ==诗词正文== {{Cquote|<疏星耿耿逼人寒, 清漏丁丁画角残。 客泪久从悉外尽, 月明犹许醉中看。 栖乌绕树冰霜苦, 哀雁横天关塞难。 料得故园今夜梦, 随风应已到长安。 >|<《狱中对月》>|<古诗文网>}} ==译文== 逼人的寒气耿耿的星光,漏声丁丁角声悠悠夜正长。 他乡为客愁多泪已流尽,醉眼朦胧只见窗外月光。 绕树乌鸦风霜凄苦无栖处,横空哀雁关塞艰难向何方。 遥想故园亲人今夜之梦,定然是随风来到我身旁。 ==赏析== 此诗抒发了作者蒙冤受屈后的孤栖之苦、愤懑之情和对妻子的深沉怀念。 首联写夜深难眠,以景写情。“疏星耿耿”,明写星光幽冷,暗写狱中对月。月明星稀疏星耿耿,只有几颗晶亮的星星发着清光,只有对月时才可见。但诗人没有直接写对月,这主要是为了突出“逼人寒”。寒气逼人,说明季节已是深秋,时间已是深夜,内心的凄苦和气温的寒冷互为作用,一个“逼”字尽传精神。“清漏丁丁”,丁丁之声清晰可辨,夜静无哗,愁人失眠;这漏声敲击着诗人的心扉。“画角残”,画角声残,其声如呜咽哀鸣,且暗寓夜深之意。这一联取星、漏、角等物,从空中写到地上,从远方写到近处,以形象、声音气温诸方面来渲染狱中凄冷的气氛。 颔联写冤苦不尽,以态写情。一写“泪”,久系狱中,辛酸的眼泪已同那无边无际的愁苦流尽了。说“尽”,意为不尽的泪水已完了,显示了愁苦之深,实为说愁不尽泪不止。一写“醉”,以酒浇愁愁更愁,醉中看月,一片漾胧,是醉眼惺松,也是泪眼模糊,身陷囹满腹愁怨,无处申说,无法辩白,只有将无尽哀苦倾向天边月亮。因“泪”而要以酒解愁因“醉”使泪更无法遏止。诗人没有写呼天地的呼叫,也没有写滔滔不尽的诉说,只有流泪、酒醉之态,充分流露出苦情深衷。同时,醉中看月,拓展了诗人思想翱翔的空间,引出了下文的两层具体的叙写。 颈联写处境艰难,以喻写情。一是借栖乌绕树喻被囚之苦。[[曹操]]《[[短歌行]]》诗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说栖鸟无枝可栖是讲自己无所依托,诗人于此则进一层说在冰霜苦寒的环境中,乌鹊无处可栖,自己只有蹲在这冰冷的监狱中。一以哀雁喻自己有家难归。雁南来北往,有一定规律,哀雁为失群的雁,要想南归可是关塞阻断,十分艰难。诗人以哀雁横天的景象,喻指自己流落他乡,有家归不得。“栖乌”、“哀雁形象本身就传达出令人心悸的情味。“冰霜苦”言狱中苦况,“关塞难”言途中险阻,既反映了诗人囚居的艰苦生活,也表现了对蒙冤的怨愤之情。 尾联写想念家人,以思写情。诗人狱中望月,举头见雁,其思想飞越关山,回到自己的家园。“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应已到长安”,“故园”指作者家乡山东莱阳,“长安”借指北京,诗人不直说自己思念家中的妻子儿女,而说家人梦中应到自己这里,这就如[[杜甫]]《[[月夜]]》中所写“今夜州月,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餐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晃,双照泪痕干。”从对面写来曲折宛达。由此适见其思念之深,且楚楚动人,别有韵味。这首诗以明月作为情感的触媒,通过狱中“对月”,极写被囚之人心中的无限悲愁,以及对故园、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又由明月引出栖乌、哀雁,抒写人生道路的曲折、艰难,通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此诗通过狱中“对月”,极写被囚之人心中的无限悲愁,以及对故园、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又由明月引出栖乌、哀雁,抒写人生道路的曲折、艰难。围绕着《狱中对月》的诗题,多侧面、多层次地展开叙写,又处处紧扣着怨愤之情,由于取景典型,用喻贴切,刻画入微,想象合理,通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感人至深,余味不匮。 ==作者简介== [[宋琬]]<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4180.html 《宋琬简介》 ] 诗词名句网</ref>(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宋琬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高祖宋黻,为明代莱阳第一位进士,官至浙江副使,父宋应亨,天启间进士,历任大名府清丰知县、吏部稽勋司郎中,清兵入关后,死守莱阳抗清,城破殉国。 宋琬自幼聪慧,刻苦好学,应试县、府皆名列榜首。崇祯八年(1635)以高才生充拔贡入京深造。与父[[宋应亨]]、兄宋璜,名噪京华。 崇祯十六年(1643),清兵攻打莱阳城,宋应亨、宋玫组织宋氏族人及乡民抗清,城破殉国。宋琬则以仲兄宋璜任所在杭州,出游吴中在外得免一死,先后流落苏州、杭州、金陵等地,使其有机会进一步接触社会生活,了解平民疾苦。 [[康熙]]十二年(1673)正月间,宋琬在回莱阳省亲后,不顾身体患病,奉命赴京城朝觐康熙皇帝,时逢吴三桂起兵叛乱,攻陷成都,蜀中妻子儿女陷入叛军之手。京中宋琬闻讯后,惊恐忧郁,以致气塞胸臆,病逝于京都馆舍,时年59岁。 宋琬故居位于[[莱阳市]]中心大街中部东侧,建于明朝末年。清光绪五年(1879年),莱阳知县茅芳廉为之立碑——“宋荔裳先生故宅”。道光年间故居内设“卢乡书院”,光绪年间为官立小学,后为[[莱阳中学]]。1981年[[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烟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琬故居现为[[莱阳市博物馆]],有房屋46间,占地1054平方米。馆内设革命历史文物展室、宋琬纪念馆、历代名人纪念馆、现代书画展室等。1996年被烟台市人民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f>[https://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200820/ArticelA13003FM.htm 山东学政施闰章与齐鲁文人交往轶事 ] 齐鲁晚报,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0日</ref> ==视频== <center>'''一代诗宗之宋琬 '''</center> <center> {{#iDisplay:p0302fwwgzd|780|460|qq}} </center> <center>'''《莱阳档案》一代诗宗 宋琬'''</center> <center> {{#iDisplay:h0141hol5wf|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狱中对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