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独取寸口 的原始碼
←
独取寸口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独取寸口.jpg|缩略图|[https://pic.sogou.com/d?query=独取寸口&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原图链接][http://www.100yangsheng.com/jiankangtuku/21200.html 来自百年养生网]]] '''独取寸口''',出《[[难经·一难]]》。指单独诊寸口脉,可诊知全身疾患。因寸口属手太阴肺经,肺朝百脉,肺为气之主,肺经又起于中焦,乃气血发源之处,寸口又为脉之大会,故能反映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变化,而诊断五脏六腑的病变。 <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04647111&ver=2689&signature=jPUBePL4MdYd1YOa1wDNSe-ce9Agc8ewLWiKjjN9T2GU3oh9GG4Oh-wQphP5iBqn3bRHjYCWHPyORiwOlSJorlsut3M4GHAAdP1RTrxL-cpaLqjcVOINGPoNYA*EwvPX&new=1 【黄帝内经】中独取寸口脉诊察脏腑疾病的原理]微信</ref> == 医学 == 人类医学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主要形成了[[东方医学]](主要指中国医学即中医,其它有藏医、蒙医等世界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即西医)两大分支,二者在形式上的融合又形成了第三种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而从中西医学比较研究与汇通走向了现代系统医学领域。 == 简介 == 目前中医诊脉是[[独取寸口脉诊法]]。 寸口,中医又称脉口、气口,其部位相当于现代解剖学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 独取寸口脉,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寸口脉为什么可以诊察全身疾病呢?《内经》里有较多的论述,到《难经》则有进一步的发挥。如《[[]]素问·五藏别论》云:“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经脉别论]]》云:“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及《难经·一难》说道:“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等论述。 寸口脉可以诊察全身疾病呢,其机理不外乎两个方面: ⑴是从寸口与胃气的关系来看,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而手太阴起于中焦。所以《素问·五藏别论》云:“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气口。”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依靠脾胃输送水谷精微来供养的,胃气的强弱对脏腑精气之盛衰有直接的影响,胃气在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所谓“有胃则生,无胃则死”。而寸口与胃气关系密切,胃气盛衰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到寸口脉上来。因此,一般切脉诊病时,把测定脉中有无“胃气”当作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⑵是寸口为手太阴肺的动脉。《素问·经脉别论》指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难经·一难》则更具体的指出:“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脉流注之始,且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可见手太阴肺与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全身气血有密切关系。而寸口部位刚好是肺经的经穴“经渠”和输穴“太渊”,“太渊”又为脉之会,为气血流注最为显现的浅表部位。因此,全身气血的盛衰及运行状况都可以反映到寸口脉上来。 <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69990247 小孩大人咳嗽一招鲜:独取寸口]知乎</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3 中國醫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独取寸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