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游春戏 的原始碼
←
游春戏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游春戏</big> ''' |- | [[File:游春戏.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游春戏 名称由来;每年农历春节期间演出的戏 寓意;互相拜年,祝贺新春 表演者;当地农家子弟 |} '''游春戏''',流行于闽北的[[建瓯]]、建阳、[[松溪]]、政和等县一些山村,这种戏是在每年农历春节期间演出,因而得名"游春戏"。其演员全系当地农家子弟,利用秋收后的冬闲时间自行排练节目,然后从正月初三开始到二月初二期间,由甲村演到乙村,再由乙村演到丙村、丁村,以表示互相拜年,祝贺新春 。 ==史料记载== 游春戏的历史缺乏文字记载,一般认为形成于清代中叶。它在建瓯县特别流行,如龙村乡的[[新村]]、大历、[[梨坪]]、黄陵、[[小汴]]等偏僻山村,都有游春戏班组织,过去村里的青年人几乎都学过这种戏,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和文娱活动。 游春戏演员不多,一般只有生、旦、丑二三个人,最多不过六七人。演出从晚上开始,地点多在农家的小厅堂,每家演一二出小戏,短的每出只有几分钟到半小时,长的也不过一个小时左右。过去由于人口少,村庄小,到天亮,一个小自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演过;演出不收戏资,只需东家提供食宿或馈赠年糕、红桔、爆米花之类节日食物。 ==演出方式== 游春戏主要流传于闽北的[[建瓯]]、武夷山、[[松溪]],建阳,政和以及闽东的[[周宁]]、寿宁等地,是当地农民利用冬闲的时间排练的一种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小戏,因多在春节期间演出而得名,建瓯一带农村尤为流行。春游戏在清中叶由江西传入[[福建]],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曾在闽北农村盛行一时,后来逐渐衰微,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农村偶有演出,六十年代之后几乎消失,文革结束后,逐步又活跃起来。 游春戏演员很少,一般只要二、三人就可以演出,最多也只有六、七个。演出方式很奇特,演出从晚上开始,地点大多在农家的小厅堂里,每家演一两出小戏,短的每出只有几分钟到半小时,长的也不过一个多小时。由于过去人口少,村庄小,到天亮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演过,演完不收钱,由东道主提供食宿或馈赠年糕、红桔、爆米花等节日食物,如遇上人家办喜事,就趁便请一桌春酒以示款待。游春戏多为晚上演唱,有时白天也演,轮流演完20多个村子,差不多时间已到二月二了,演员便回村准备春耕农事。这种传统民俗,代代相传,充满古代遗风和农家节日气氛。表演艺术分"演、唱、舞、逗"四方面,"逗"尤具特色,以简单的情节,简朴的歌舞和风趣的表演,以取得喜剧效果。 ==音乐曲调== 游春戏的音乐曲调,主要来自当地山歌民谣、俚曲小调,唱词多系七字句的民歌体,尾声多带"呀、啊、哟、哪"等,跟采茶戏、三角戏的风格很相似。演员表演时手里常拿一把扇子或提一盏花灯作为道具,化妆与服饰比较简单,接近于日常生活,丑角表演尤其滑稽风趣,诙谐生动,常逗人笑。曲调以山歌、小调为多,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地方特色。伴奏乐器有京胡、京二胡,加锣、鼓、大钹、碗锣等。 由于当代影视的普及以及其他文化娱乐场所的开辟,游春戏在20世纪70年代后濒于绝迹。80年代后,农村生活好转,游春戏在春节期间又以乡村文艺活动形式流行。<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618be0100gwa9.html 游春戏,民间戏曲的奇葩] , 新浪网 2010-02-15 </ref> [[File:游春戏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戏曲剧目== 游春戏剧目不多,绝大部分都是家庭题材的生活小戏,如《[[十劝夫]]》、《十怀胎》、《[[十采茶]]》、《十采花》、《[[十送金钗]]》、《十盏灯》、《[[闲花灯]]》、《卖酒》、《卖茶》、《[[卖花线]]》、《卖广货》、《[[拿蝴蝶]]》、《打花鼓》、《[[大参拜]]》等。这些剧目充满农民朴素的思想感情,通俗易懂、平白流畅,民歌风味很浓。因常在春节期间走村串乡演唱取乐而得名。建瓯县一些农村尤为流行,农村青年都会演这种戏,成为传统的业余文化活动。 ==演出习俗== 游春戏演出一般不出乡,在本联里的几个村寨轮流演完后差不多已到二月初,演员便回自己村里准备春耕农事。这种习俗,代代相传。游春戏剧目不多,据老艺人[[周则钦]]、[[江国甫]]介绍,他们年轻时共演过20多本,绝大多数是农家题材的生活小戏。如《[[十劝夫]]》、《十怀胎》、《十采茶》、《[[十采花]]》、《十盏灯》、《十送金钗》《[[磨豆腐]]》、《卖花线》、《卖广货》、《[[卖酒]]》、《大参拜》、《小参拜》等。<ref>[http://www.zh5000.com/ZHJD/zgxj/2006/zgxj-0206.htm 游春戏] , 中华五千年 . 2013-04-04 </ref>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游春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