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杂家 的原始碼
←
杂家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杂家.jpg|23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24/20910324/t5_20910324.jpg 原图链接][http://chuangshi.qq.com/bk/ls/20910324.html 来自 腾讯网 的图片]]] '''杂家'''是[[先秦时代]]学术思想中的九流十家<ref>[https://www.sohu.com/a/226842573_558455 丨人文丨中国学术之九流十家] ,搜狐,2018-3-31</ref>之一。 杂家之所以为杂家,是因为杂家不具有原创思想,而以取各家所长,避各家所短见长。杂家以《[[吕氏春秋]]》及《淮南子》为代表作。杂家的学者本身并不自认为自己是杂家,而自认为其它各家,以目前所知的资料来看,此一名称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最早提出的,《汉书》中说:“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并著录杂家著作二十种四百零三篇于其后。《隋书·经籍志》亦著录杂家著作九十七部二千七百二十卷之多。纪昀在《杂家类叙》中则认为“杂之广义,无所不包”。胡适说︰“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汉 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 由于中国哲学在于春秋战国后渐少原创,并由于[[项羽]]火烧秦宫之举,使得许多思想的经典付之一炬,在其本源残缺不全之下,多数的思想家往往向不同的诸子各家里取法,而不再执著本源,故自汉以后,九流十家几已都算是杂家,不复原貌。 ==主张== 杂家著作以秦代《吕氏春秋》<ref>[http://www.guoxuedashi.com/a/509x/1201l.html 吕氏春秋],国学大师</ref>、[[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战国时期商鞅门客 尸佼秦相 吕不韦和汉淮南王 刘安招集门客所集,对 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但略显庞杂。又因杂家著作皆以道家思想为主,故有人认为杂家实为新道家学派。“杂家”并不是一门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所以他也并不自命为“杂家”的流派。[[纪昀]]在《杂家类叙》中则认为「杂之广义,无所不包」。 胡适先生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指出:“杂家是道家的 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汉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研究先秦汉之间的思想史的人,不可不认清这一件重要事实。”杂家的代表人物,一是淮南王刘安(《 淮南子》),另一是编撰《 吕氏春秋》的 吕不韦。杂家在历史上并未如何显赫,虽然号称“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实际上流传下来的思想不多,在思想史上也没有多少痕迹。 现代[[科学]]越来越细化,“杂家”这称号,现在基本上说的就是此人没有专业本事,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的意思。 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虽是以道为本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为了打败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的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或以攻诘对方,或以补自己学说的缺陷。然而,任何一个流派也都有其特色与长处,而“杂家”便是充分的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 ==著作== 《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杂家著作有《[[盘盂]]》二十六篇,《大禹》三十七篇,《伍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由余》三篇,《尉缭》二十九篇,《尸子》二十篇,《吕氏春秋》二十六篇,《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等等。其中以《吕氏春秋》《淮南王》为代表著作。杂家著作而今只留下《吕氏春秋》、《淮南子》、《尸子》(原书已佚,今仅有后人辑本)三书。 ==视频== ===<center> 杂家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大秦王朝之吕氏春秋</center> <center>{{#iDisplay:l0520wxgq7u|560|390|qq}}</center> <center>《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center> <center>{{#iDisplay:t0933bwh6qi|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返回「
杂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