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明代寺庙壁画 的原始碼
←
明代寺庙壁画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明代寺庙壁画</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d2d9cbbb89ab9f7e.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93048&sid=733547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明代寺庙壁画 时间;明代 地点;南京报恩寺 画家;卓迪、上官伯达 |} 中国的壁画艺术发展到[[明代]],虽与[[唐宋]]时期的盛况不能相比,但是明代统治阶级仍然重视利用宗教艺术维持其封建剥削制度,寺观的兴建,佛道经典的刻印仍屡见不鲜。伴随着寺观的修复及兴建,壁画仍然很流行。<ref>[https://www.sohu.com/a/157875835_346824 明代佛寺壁画之典范——北京法海寺壁画 ] ,搜狐 2017-07-17 </ref> ==简介== 明代寺庙壁画,中国明代壁画远逊前朝,但寺庙壁画较之墓室、祠馆壁画,尚还发达,在统治阶级倡导下,也曾兴盛一时。明代前期有许多著名画家都参加过壁画绘制工作。 据史籍记载,[[南京报恩寺]]壁画上,就有[[永乐]](1403~1424)年间宫廷画家[[卓迪]]、[[上官伯达]]、解绘神像,浙派开创者戴进,亦在[[江南报恩寺]]、[[华藏寺]]、[[嘲鸣寺]]等寺院留下手迹,浙派中坚[[吴伟曾]]在[[南京]][[昌化寺]]绘[[五百罗汉]]、[[灵谷寺]]画《[[达摩折芦渡江]]》等壁画。但多数壁画还是出自民间画工之手,精工之作亦达到很高水平。壁画内容以宗教题材为主,有道释画、释道儒掺杂的水陆画,以及[[西藏]]、[[青海]]等地信仰嘛教的密宗佛画等,个别寺庙也有取材于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的壁画。 ==存世壁画介绍== ===简介=== 存世明代著名寺庙壁画有[[北京]][[法海寺]]、[[山西]]汾阳[[圣母庙]]、新绛稷益庙、稷山青龙寺,以及[[四川]]、[[云南]][[丽江]]、西藏地区的寺观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正殿保留了十壁,尤以北壁的《[[帝释梵天图]]》最称精美。它表现佛教护法神,释、梵等二十天像,场面宏伟,布局巧妙,统一而有变化。人物刻画细致精丽,富有个性特征,如梵天的肃穆、天王的威武、金刚的刚毅、天女的妩媚、诃利帝母(爱子母)的慈祥、华哩孕迦的孩童天真,都表现得真切生动。线条挺劲流畅,色彩浓重鲜艳,民间沥粉贴金方法的运用,更使壁画灿烂生辉。 ===山西地区=== 山西地区留存的明代壁画,以数量众多,题材多样,艺术性强著称。汾阳圣母庙壁画为道教形象,正殿三壁均绘西王母故事,分别为《[[宴乐图]]》《[[迎驾图]]》、《[[巡幸图]]》,龙辇仪仗、出行回宫、宴饮歌舞、侍奉起居,以及亭台殿阁、曲桥廊庑、富女百官、茂树名花,都折射出皇家宫廷生活的影子,充满强烈的世俗气息。新绛稷益庙壁画,则以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描绘大禹、后稷、伯益三圣为民造福的业绩,在寺庙壁画中可谓独树一帜。正殿三壁分绘《[[朝圣图]]》以及大禹、后稷、伯益的传说故事,其中不少情节,如耕获、捕蝗、烧荒、田猎等,都取自现实生活,富有风俗画意趣。稷山青龙寺大殿壁画为佛教造像,腰殿四壁则绘水陆画,形象有[[佛教]]的[[佛祖]]、菩萨、[[明王]]、罗汉,[[道教]]的[[帝职释]]、圣母、[[金刚]]、星君,[[儒教]]的[[贤妃]]、列女、[[孝子]]、忠臣等,故事则有礼佛图、六道轮回、八寒地狱、孔子朝鲜、苏武牧羊等,像与图混合,释道儒糅杂,天上人间、神人鬼怪,包罗万象,既宣扬了宗教的威慑作用,也展现出不少世俗生活场景,为存世水陆画壁画中的巨制。 ===云南丽江=== [[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壁画,以白沙街为中心,以大宝积宫和大定阁两处为代表,内容糅合佛教的显宗、密宗和道教,反映了多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别具地方特色。如大宝积宫十二铺壁画,南壁2号铺中心画《[[大佛母孔雀明王海会图]]》,为密宗形象,四周则配以道教二十八宿、龙王、 雷部神等。西壁7号铺中央绘白教的初祖莲花生,称降魔祖师,四周则为百工之神,展现乐舞、屠猪、 木作、纺织、打铁、钓鱼等生活场景。北壁9号铺主像金刚亥母,两侧展现的四像原身均作猪形,显然为嘛教神像。11号铺中央绘天、地、水三官,上列文昌、真武,下列四天君,则纯属道教神像。在艺术手法方面,使用金色和朱线,明显受藏画影响,显现出汉藏交融的风格。因此,云南丽江地区的寺庙壁画,反映了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 ===四川地区=== 概况 四川地区留存的寺庙壁画亦较多,广汉县的龙居寺、新津县的观音寺、剑阁武连驿的觉苑寺、莲溪县的宝梵寺、新繁镇的龙藏寺等处,都有堪称精美生动的壁画。尤其是龙藏寺壁画,通过佛教经典内容展现现实生活场景,充满真实的生活情趣,如左、右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中,有幅众艺童子,纯是明代杂技图。艺术上采用工笔重彩、线描与沥粉贴金相结合的技法,色泽鲜艳灿烂,经久不褪,又富于立体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新津观音寺壁画=== 在成都市新津县观音寺的毗卢殿和观音殿内,有大量保存较好的明代壁画。毗卢殿左右两壁的明代壁画,被誉为观音寺的"镇寺之宝"。这些壁画绘制于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全殿壁画共有7铺,面积94平方米,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绘飞天、幢幡宝盖和天宫奇景,中层绘十二圆觉菩萨和二十四天尊,下层绘龛座、神兽、供养人像,其中最精妙的壁画,是十二圆觉菩萨、二十四诸天及十三个供养人像。其人物形象生动,表情自然,内涵丰富,将庄严端肃的宗教思想,喻教于美轮美奂的艺术造形之中。 十二圆觉菩萨壁画群像运思精湛绝妙,画工技艺超群。虽然其人物形像和比例完全按照佛教的《[[造像量度经]]》中的要求绘制,但艺术家对每一个人物的衣饰细节和面部表情,却刻划得惟妙惟肖,生动活泼,一反传统宗教艺术因内容严肃而流于僵化刻板的通病。 整个壁画的线描技法,娴熟地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兰叶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各尊菩萨的服饰根据各自在教内的不同象征,在线描技法选用上相当灵活自如,比如圆觉菩萨,是采用兰叶描勾勒,以显其圆润亲和之特色;再比如普觉菩萨,则采用铁线描勾勒,以突出其凝重行愿的特征。菩萨们身上所披之雪白细纱,皆用珍珠粉勾勒纱纹线条,精心描绘出蛛丝般微妙的衣饰细节,具有轻薄透明、如沐春风的质感,令人叹为观止。而大幅画面则以朱砂、石绿为主,并运用沥粉贴金,既庄重富丽,又灵动酣畅,俨然一派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大家风范,无怪乎成为国之瑰宝,惊世绝伦。 整个壁画色调柔和,壁画中所绘菩萨像,身材匀称,脸庞圆润,凤目低垂,樱唇微闭,不仅画出了菩萨的丰润饱满,也表现了菩萨的温存慈祥。特别是左壁最后一幅"文殊菩萨"画像,笔法尤为精细,连文殊菩萨所披薄纱上的雪花图案,也画得笔笔精到,将丝织品特有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所有形像中堪称极至的,则是右壁第二铺最后一幅"清净慧菩萨"。清净慧菩萨在佛教中象征着清净圆明的深妙智慧,在这幅壁画中,菩萨手执玄色如意,慧目微开,双足如意自在趺坐,肌肤以珍珠粉晕染,璎珞宝饰全身,整个画面宁静自在,吉祥安谧,于袅袅生风的衣带裙裾中,透出一股纤尘不染的清净智慧之气,令人叹为观止,专家称她是比达·芬奇的杰作早36年的"东方蒙娜丽莎"。 佛龛背后绘有"香山全堂"佛教故事画,菩萨画像均为坐式,高一米八;二十四诸天均高一米五,飞天高90至100厘米。 观音殿观音像背后为闻名遐迩的飘海观音像,这是一幅巨幅深浮雕像。被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誉为"东方维纳斯"的飘海观音脚踏鳌鱼出没在惊涛骇浪之中,背塑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山西五台山全景,乘驾各色水兽的众佛弟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飘海观音四周,紧密地和飘海这一情节相互呼应。鳌鱼的头和尾隐现在浪花之中,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充分显示出浪漫的神话色彩和浓郁的生活韵味。在这一组绝妙的浮雕中,古代艺术大师大胆地使用了"之"型的雕塑手法,不仅丰富了构图,而且增强了观音的稳定性,这是一种艺术创新。 这些明代壁画和塑像,在内容和形式、重点和一般、主要和次要诸方面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而且还注意了形神变化,体现了人物的内在感情,这在我国现存的佛教造像艺术上是比较少见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被全国一流的文物专家称为"文物精品中的精品"。它们不仅是明代寺院佛教壁画佳品,也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 ===西藏地区=== 西藏地区的寺观壁画,更具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它与唐卡布轴画共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藏画。其题材以嘛教的神像和密宗教义为主,亦有宗喀巴、八思巴祖师画传、文成公主进藏史话,西藏繁衍故事和民俗等内容。艺术上则广泛吸取汉族和印度、尼泊尔等邻邦的佛教艺术之长,形成自身风格。构图饱满,形象夸张,装饰繁缛,线描细致,赋色浓艳,对比度强。尤其重视用金,描金、干贴、磨金等手法,使壁画闪烁耀眼,光彩夺目。这种藏画风格,影响到邻近地区,[[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地,都有不少绘制藏画的寺庙。其画风还延续到清代,直至近、现代。 蒇民族的壁画源出洞穴壁画,又继承了苯教的浪漫主义,有深厚的传统基础。自松赞干布时期修建大昭寺以来,就形成了[[汉式]]和[[尼泊尔]]式画派,而历代画家们又互相学习,各取所长融合各派,形成了富有藏民族特色的画派。由于融合无间,彼此既有共同特点,又有若干差异,很难断然划分、画线辨认了。藏民族的壁画集中在寺院,但就其内容和社会功能而言,却并非完全宗教化的,而是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世俗化的倾向。壁画在其发展中不断地世俗化、民族化,并吸收多方面的营养和影响,从而形成了将藏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融合一起,具有鲜明的藏民族特点的艺术流派。 西藏壁画中突出绘画的是人像,往往以巨大的篇幅绘画出一尊尊站立式或端坐式的大佛,而在其周围再画若干其它佛像。也有的是点缀其巨像活动的环境,并进行极为华丽精致的装饰。也有的壁画采用连环画图式,所有壁画色彩都很鲜艳,色彩缤纷、片片锦绣,极富吸引力和诱惑力,多用作对群众进行宗教、历史、道德等教育的形象教材。但从本质上说,壁画仍然是社会性的审美艺术。 藏族艺术家们,根据其生存时代的需要,贡献出自身的智慧和才能,创作了极其丰富多彩的壁画,这些壁画极具浓郁的民族特色。 ==注释==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共经历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因为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又称[[朱明]]。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当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p300867rbve|480|270|qq}} <center>明代寺观壁画的表现形式</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返回「
明代寺庙壁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