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战国时代秦楚鄢郢之战 的原始碼
←
战国时代秦楚鄢郢之战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白起</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itc.cn/images01/20230626/284c92ad6c7141adabcd372a8901a508.jpeg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s://p0.itc.cn/images01/20230626/284c92ad6c7141adabcd372a8901a508.jpe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战国时代秦楚鄢郢之战'''经常有人讨论,为什么当年是秦国一统天下。 这个问题可能有无数个答案,也有无穷无尽支持这些答案的理由,但我觉得其中有一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秦国从秦孝公开始,一直到秦始皇嬴政,160 多年,7 位君主,不仅没有一个败家仔,而且个个都英明神武。前面讲过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他儿子秦惠文王用张仪进行连横,秦武王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就把自己砸死了,但是他还是任用甘茂拿下了宜阳,为秦国打开了东进的大门,从那时起,秦国军队就可以出函谷关,直扑洛阳了。 现在,轮到了秦昭襄王,我们来看看他干了些什么。<ref>[https://history.sohu.com/a/691119062_121660808 杀神白起秦楚[鄢郢之战] ,杀神白起有多令人胆寒 搜狐网] </ref> 一、楚袖手旁观 自从大忽悠张仪把楚怀王骗了两次之后,秦楚两国的关系一直都不太好。秦昭襄王上台之后的第 6 年,公元前 299 年,他忽然给楚怀王发了一个邀请函,说我们俩开个 party 吧,联络一下感情。这时候屈原正好在楚怀王身边,他就说,大王,秦国人都是张仪那样的大骗子,您不能去。可是楚怀王的儿子说,爹,为了楚国的脸面,您必须去。 楚怀王这辈子,坏就坏在只跟自己的老婆孩子亲,啥事都听老婆和儿子的,结果就去了,去了之后,直接就被秦国给扣了,要求他签署一个割地赔款的所谓盟约,这时候的楚怀王还是很令人佩服的,要杀随便,坚决不签。 秦王也没办法,就把他囚禁起来,三年之后,楚怀王忧愤而死,遗体运回楚国楚国老百姓自发地悼念,史书上说[皆怜之,如悲亲戚]。 接替楚怀王位置的就是他那个劝老爹身入险境的儿子,楚顷襄王,我们可以叫他楚襄王。《史记》上只用四个字就概括了他上台之后的政绩,叫[淫乐无度],怎么满足欲望就怎么玩。如果你对文学感兴趣,你应该知道楚国宋玉写的《神女赋》,那就是宋玉和楚襄王这两个好基友一起游玩时,宋大才子描绘他梦见的一位美女,把楚襄王羡慕得口水流了一地。《神女赋》这样的文章,属于文学史上的瑰宝,可惜,对当时的老百姓,对当时的楚国,那是一毛钱好处也没有。 反过来看看秦国,秦昭襄王虽然暂时在楚怀王身上没占到便宜,但对其他国家开始逐渐掌控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白起。 白起在战国四大名将里面排第一位,外号[杀神]。此人在公元前 293 年第一次担任主将时,就以少胜多,打败了韩、魏和东周王室的联军,战后一清点战果,斩首敌军 24 万人,占领伊阙等五座城池,史称[伊阙之战]。你别忘了,秦国自从商鞅改革之后,就是按照敌人脑袋的数量来计算功劳的,战后白起直接被升为国尉。 刚刚说到的楚襄王,看见秦国在伊阙之战的表现,吓得不轻,根本就忘了老爹死于秦国之手,不想着报仇,反而派人找到秦国,想要议和,你们可千万别打我啊,我只想和好基友宋玉一起喝酒唱 K 玩女人,其他一概与我无关。 楚襄王的这个举动,正合秦昭襄王心意,秦国为了先攻打韩赵魏三家,自然是满口答应,回复楚襄王,你好好玩,美酒娇娃不够你吱声,我们秦国提供。 就这样,在随后的十三年里,楚国完全不顾其他各国的求救,按兵不动,而秦国大将白起,对韩赵魏三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不断蚕食对方的地盘,白起自己也一路高升,最终升到了秦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大良造。 楚国大臣屈原特别反对秦楚议和这种鼠目寸光的举动,他上书给楚襄王,说您现在应该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抗秦国,而不是看见人家秦国强大富有,就一个劲儿地想着跪舔。可能吧,话说得过了头,被恼羞成怒的楚襄王直接赶到江南地区。 那时候的江南可不是[骑鹤下扬州]的江南,还是一片蛮荒。不过我们应该感谢这次流放,屈原老先生从此没回楚国中央,在民间十几年,一肚子的牢骚、愤懑和委屈,最后都化成了诗歌,这里面著名的有《离骚》《天问》《九歌》等等。 这里我们又要放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屈原、宋玉等楚国士大夫的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它就是在诗经之后的楚辞,也称骚体。前面说过,它和诗经里面的[风]合称为[风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大鼻祖。 作为浪漫主义的祖宗,楚辞往往充满了神话和原始宗教色彩,感情激烈奔放,运用了大量象征和联想的手法,特别适合屈原这样的人发牢骚。其中的名句也有很多,《[[离骚]]》里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渔父]]》里的[众人皆醉我独醒],还有《九歌》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当然,和楚襄王一起鬼混的宋玉也有很多千古名句,比如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还有[其曲弥高,其和弥寡],直接就是成语[曲高和寡]的出处。不过呢,除了楚辞,这个宋玉还有两个本事,第一个本事是帅,超级帅,帅到什么程度呢? 他是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另外三个是潘安、兰陵王和卫玠,后面我们都会说到。 第二个本事就是诡辩,这哥们可以说是中国诡辩术的第一人。 他在自己的名著《[[登徒子好色赋]]》里面是这么说的: 有一个士大夫叫做登徒子的,对楚王说宋玉很好色,楚王就把宋玉找来,当面锣对面鼓地问,你到底好不好色? 宋玉说,我不好色,我邻居家里有一个漂亮女孩子,勾引我三年了,结果是我到现在还单身打光棍呢,倒是登徒子这家伙,他老婆长得嘴唇外翻,大跑牙,弯腰驼背,走路还一瘸一拐,可是登徒子却和她生了五个孩子,大王,您仔细想想,到底是谁好色? 番辩驳下来,差点没把登徒子气死,当然,他要是知道现在[登徒子]已经成了好色的代名词了,他能气活过来。 其实关于屈原,也有两件事值得说一下,首先他不姓屈,和宣太后一样,也姓芈,这是楚国的国姓,包括楚襄王也姓芈。为啥不叫他芈原呢? 我们来看看,如果屈原同学也去派出所上户口,他会怎么说? 他会说,警察同志你好,鄙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中国文化到了战国时期,称呼男子一般都是用氏和字,而不会用姓和名,他的氏族名称是屈,字是原,所以叫屈原,而不叫他的姓和名,也就是芈平。称呼女子的时候,一般要用姓,而不能用氏,这也是为啥我们叫宣太后为芈八子,或者芈月。 你要是说这套系统实在是复杂了,那你是对的,那时候的老祖宗们也觉得烦死了,所以从汉代开始,姓氏就开始合一,到了今天,名和字也合一了,也就更方便了。 另一件和屈原有关的就是很多人认为他和整怀王有一腿,这个吧,我首先必须说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男人和男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并不令人惊奇,稀松平常,比如卫灵公和弥子瑕,但是屈原和楚怀王之间,确实没啥证据,这老先生的诗写得骚,可是人却不一定骚,所以,我只能抱歉地说,他和楚怀王是不是那种关系,我也不知道,大概率是没有。 二、秦楚[鄢郢之战] 书归正传,楚襄王当缩头乌龟,对秦国攻打其他国家袖手旁观了 13 年,到了公元前 280 年,忽然发神经,觉得俺们楚国这么大,怕你秦国干啥,又准备和秦国断交,加入合纵的大怀抱。 当秦昭襄王听说楚国蠢蠢欲动的时候,他正在为了和氏璧和赵国撕逼。这件事我们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有名的完璧归赵,说的是赵国的大名人蔺相如,如何挫败了秦国的花招,保护国宝和氏璧平安回到赵国的故事,不知道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初中课本。 不过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你看到的,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初中上学的时候没有学习后半部分,那就是秦昭襄王虽然没有杀蔺相如,但马上就以此为借口对赵国发动了总攻,并且拿下了几座城池,杀了几万赵国人。 恰恰在这个时候,楚襄王忽然发神经,准备对秦国动手,把赵国解救下来。秦昭襄王匆匆地和赵国举行了一个让蔺相如大出风头的渑池会,然后把枪口对准了楚国。 公元前 279 年,秦军大举进攻楚国,杀神白起率军数万沿汉江东下,他命令秦军烧毁所有船只,断了自己的归路,这就是明白无误地宣告,老子要玩命了。接下来细节不用说了,秦军长驱直入,迅速打到了鄢城,也就是楚国的第二大城市。和当年的智瑶子一样,白起用起了水攻,掘开蛮河河水冲破鄢城,楚国军民被淹死数十万,最后河里面的尸体垒成堤坝,直接堵住了河水,才算完事。 第二年,白起乘胜追击,攻克楚国国都郢城,一把火把夷陵的楚国列祖列宗的祖坟烧了个干干净净,逼得楚襄王狼狈迁都到陈县,这场战争被称为[鄢郢之战]。家国不幸诗人幸,国家不好的时候,诗人们反而有了灵感,我们的大诗人屈原在南方听说首都沦陷,祖庙被辱,写下了千古名篇《怀沙》,之后投泪罗江而死,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吃粽子的端午节和一天假期,这一年是公元前 278年。 楚国被人打成这个熊样,国内有一个人就坐不住了,此人就是春申君黄歇,他在战国四大公子里应该是最有才华的。这哥们就跑去秦国求和,他对秦昭襄王说,我们大王现在已经在调动 15 个城市的军队,如果你苦苦相逼,秦楚两个大国势必两败俱伤,而秦国周围的韩魏赵正虎视眈眈地看着您,保存我们楚国,还是和我们同归于尽,您看着办吧。 秦昭襄王觉得这哥们说的有道理,穷寇莫追,就给白起下令,班师回朝,放了楚国一马,不过这场鄢郢大战之后,楚国从此也是一蹶不振。 三、范雎献计[远交近攻] 公元前 271 年,老天爷可能觉得一个白起分量还不够,就又给秦国送来一个人。此人叫范雎,来自哪里呢? 没错,就是[战国人才库]魏国。前面说过,战国时期,魏国专门负责培养人才,然后输送到其他国家。 范雎最早是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有一次和须贾去齐国出差,结果齐襄王认为范睢很有才华,就给他送了一些酒肉和十斤黄金。这里说明一下,古书上说的金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意思,春秋时候说的黄金其实是黄铜,从战国到东汉,说黄金就是指现在的黄金,不过计量单位和现在不一样,范雎得到的这十斤金子相当于现在的五斤左右。 无论如何,五斤黄金,那也不少了,须贾十分嫉妒范雎,回去之后就向魏国宰相魏齐告密,说我的一个门客和齐襄王勾勾搭搭,可能要当叛徒。魏齐恰巧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也不让范雎申辩,直接打了个皮开肉绽,昏死过去,然后扔到厕所,让宾客们喝完酒朝范雎身上撒尿。 范雎有啥办法,只能装死当尿罐,这才逃过一死,后来在一个朋友帮助下,化名张路来到了秦国,不过为了不混淆,我们还是叫他范雎。 我们现在回头看看讲过的几个人才,孙膑,被魏国砍了双腿扔到猪圈里;吴起,被魏国一路追杀差点丧命;商鞅,也差点被魏国砍了脑袋,现在这个范雎又被魏国人打得半死扔到厕所里,由此可见,魏国还真是一个锻炼人才的地方,只不过这些人都对它恨得是咬牙切齿。 范雎来到秦国之后,费了一些周折之后才见到秦昭襄王,随即他就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策略。简单地说,就是把韩国、魏国这些离秦国近的的国家作为兼并的目标,和远的国家,比如齐国和燕国,要搞好外交关系。 实话实说,当时范雎提出这个策略,主要是为了反对宣太后的弟弟侯魏冉攻打齐国的主张,当然,从后面的发展来看,范雎是绝对正确的,远交近攻这个策略,秦国一直使用到秦始皇统一天下。 公元前 266 年,在范雎的建议下,秦昭襄王收回了宣太后的权力,并流放了他的两个舅舅和两个弟弟,然后任命范雎为秦国相国,此人终于爬上了人生的顶峰。 如果你要是问,以前被人扔到厕所那事他还记得不? 那我可以告诉你,中国有一句相当文雅,也相当狠毒的成语,叫睚眦必报,就是因为范雎而创造出来的。这句话在《史记》上的原话是: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落魄时你给我一顿饭,我发达了也要报答你,但是你曾经瞪我一眼,瞧不起我,我有机会也一定要报仇。 秦国宰相范雎[睚眦必报],想找魏国的相国魏齐报仇,魏齐听说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辞职,然后撒丫子就跑,一溜烟儿地跑到了赵国,躲在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家里。可是没啥用,秦昭襄王直接把赵胜叫到秦国,扣下他当人质,让赵国交出魏齐。 魏齐见势不妙,又赶紧离开赵国,但一路之上,再也没有国家敢收留他,最后这哥们在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口含恨拔刀自刎,秦王和范雎这俩货才心满意足地收手。 上面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国到了这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他国家,魏国强盛了 100 多年后已经彻底衰落了:齐、燕两国在五国伐齐事件中都是实力大损;韩国一直都很弱,况且在前面的伊阙之战,十几万军队被秦国歼灭,可算是元气大伤;楚国在鄢郢之战又被白起打得半残废;如果说勉强还剩下一点儿实力的,能和秦国一战的,那就是刚刚在魏齐事件中认怂的赵国。 四、秦赵[长平之战] 秦赵之间的决战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很快就来到了。公元前 262 年,秦国武安君白起攻占了韩国的野王,切断了韩国上党郡 17 个城市和韩国之间的联系,韩惠王决定不打了,把上党郡拱手让给秦国,反正打不过,割一块地,苟且偷安一段时间,这种事韩国一直都在做,史书上叫[割地以饲秦]。可是这次他的下属不干了,韩国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意按照韩王的命令投降,他私下里决定,把上党郡交给隔壁的赵国,看看能不能和赵国合力干秦国一下。 赵国这时候的国王是赵武灵王的孙子赵孝成王,这家伙是一个没主意的主儿,就和平原君赵胜商量,那意思就是,元芳,你怎么看? 赵胜说有人送礼还犹豫啥收。于是,赵国和韩国穿上了一条裤子。 到嘴的鸭子飞了,秦昭襄王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第二年,他派了大将王龁攻打上党,赵国派出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带领 20 万军队迎敌,中国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一场大战,长平之战缓缓地拉开了大幕。 这里要说一下,廉颇这时候多大年纪我不知道,因为这家伙的生卒年谁都不知道,只能猜测大概四十岁左右。此人在和秦军打了两次遭遇战之后,就决定沿着百里左右的石头长城据守,无论秦军如何挑衅谩骂,就是当缩头乌龟,反正我壳硬,你咬我啊。 秦国相国范雎一看强攻和诱敌都不行,那就只能使用第三招,反间计。他就派人到邯郸散布言论,说秦国怕的赵国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赵括,廉颇这个老笨蛋根本不行,被我们打得像孙子一样,而且这家伙已经准备投降了。 赵孝成王这时候心里也对廉颇不满,带着 20 万大军每天只吃粮食不出击,被动挨打还天天死人,这不是个事儿啊,所以坚决启用赵括。这里呢,我要为赵孝成王说句话,流行的说法是他就应该让廉颇一直当缩头乌龟,坚持防守就是胜利。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当时赵国的后勤已经跟不上了,向齐国借粮食齐国也不借,史书上说[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为啥齐国不借?自然是因为范睢同学的远交近攻策略,齐国就像一个热恋的少女,觉得秦国和自己才是真爱,当然不借粮食给赵国。所以,赵孝成王也是没办法,僵局持续下去,廉颇天天不出战,赵国也是完犊子,只能命令部队进攻。廉颇既然不听,那就只能换一个想进攻的将军,这才选中了赵括。 这个赵括是正宗官二代,他爹赵奢也是赵国的名将,曾经在阏与之战大败秦军,只是死得早了点。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和别人谈论起兵法很有一套,据说他老爹都说不过他。这一次被赵王点将出征,全家都挺高兴,但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他老妈。老太太颤颤巍巍地找到赵孝成王说,我这个儿子吧,和他爹不一样[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您让他打仗,我怕他辜负了您。 赵王以为这老太太替儿子谦虚,说不行,必须是他,秦国说了,别的人他们都不害怕啊。赵老太太说那我求您一件事,如果他失败了,您别降罪给我们家。赵王说,看您说的,咋能失败呢,您就等着领赏吧。当然,最后赏是领不到的,不过赵孝成王还算说话算数,赵括兵败身死之后,没有株连其他人。 就这样,赵括又带了 20 万兵马来到前线,然后把 40 万军队逐渐收缩,准备和秦军决一死战。这时候秦国方面也玩起了换将游戏,武安君白起偷偷地来到上党附近,直接任前线总指挥,开始的主将王龁,沦落为他的副手,同时秦军下了死命令,有任何胆敢泄露[杀神] 白起将军已到前线的,统统砍了脑袋。 白起仔细观察了地形之后,沿着丹河旁边的高地,在长平这地方布置了一个十八里长的口袋,也就是埋伏,然后调动了三万精兵连夜赶到了最前方,时刻准备切断赵军的退路。 赵括对于对方的计划是丝毫不知,他看看赵军准备的差不多了,一声令下,就向秦军冲了过去。秦军自然是假装打不过对方,撒腿就往后跑。这时候也不像春秋时候打仗,追敌人追五十步就不追了,一看得胜了,赵括命令军队,给我下死力气去追。 后果就是,赵括全军钻进口袋,被死死地压缩在泫氏谷一带,后勤完全断绝。 赵孝成王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差点没昏过去,但是还得强打精神,派出军队去接应。秦国这时候也没闲着,秦昭襄王亲自来到河内郡,对所有居民说,你们全都升一级爵位,然后所有 15 岁以上的男子,都跟着寡人去打架。接着就浩浩荡荡地走上马路,秦昭襄王一马当先,威风凛凛,干啥? 去拦截赵孝成王派出去的救援赵括的军队。 赵括在被围之后,实话实说,还是展现了他军事才能的一面,几次反击都很有章法,差点撕破对方的包围圈,如果对面不是[杀神]白起,这场战争的走向还真的可能被改写,那样一来,秦军必然全面溃败,我们今天就要歌颂伟大的天才将领赵括的事迹了。可惜的是,赵括命不好,最后他还是功亏一第,在被困 46天,赵军阵亡 20 万人之后,他也挂了,用他的死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著名的成语,[纸上谈兵],剩下的 20 万赵国军队集体投降。 对于这些投降的人,白起只说了一句,[非尽杀之,恐为乱]。然后传下命令当夜所有秦军头裹白布,凡,是没有白布的,一律杀掉。就这样,20 万赵国降卒,没有任何准备,又手无寸铁,一夜之间,被屠戮殆尽,只剩下 240 个小孩,放回赵国,让他们散布秦国军队的恐怖,于是,整个赵国是家家痛哭,史书上说: [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因为几乎每一家都有亲人战死。 20 万战死沙场,20 万投降之后被杀,赵国 40 万年轻的生命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么秦国呢? 是不是载歌载舞,毫发无损? 完全不是,赵括虽然中了埋伏,全军覆没,但他还真不是无能之辈,给秦军带去了巨大的伤亡,据估算秦国阵亡人数也应该在二三十万左右,甚至更多,《史记》上说[秦军死者过半,国内空],所以按照史书记载,这场战争双方死亡应该是大概 70 多万人。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质疑《史记》上的这个数字,一是怀疑双方是不是有这么多军队,二是怀疑拿着大刀长矛的冷兵器时代打一场仗怎么能死这么多人。这种怀疑一直持续到 1995 年,这一年山西省高平市永录村的村民李珠孩发现了长平战场遗址,考察的过程我们就不细说了,结论是,我们不能精确到几万几千,但是双方损失几十万人这个数量级也许是准确的。当然,这个还不是最后结论,我们暂时只能相信《史记》上的这个记载,真真切切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长平之战历来被认为是战国的转折点,虽然后来赵国的李牧将军也让秦国很头疼,但实际上,此战之后,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实力和秦国单打独斗了。换句话说,秦国统一天下的局势基本确定。<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807/20/1414235_853559325.shtml 「大秦帝国」 鄢郢之战:还原历史上真正的鄢郢之战 个人图书馆]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1 先秦文化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战国时代秦楚鄢郢之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