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律诗 的原始碼
←
律诗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律诗0.jpg|30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txt6-4.book118.com/2017/1209/book143387/143386630.jpg 原图链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09/143386630.shtm 来自 原创力文档 的图片]]] '''律诗'''是唐代及其以后流行的一种[[诗歌]]体裁。律诗总共会有八句,[[七言律诗]]共有56字,[[五言律诗]]则有40字。其格律十分严格,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一句有五个字,七言律诗一句则有七个字;按篇幅长短,可分为一般“律诗”和“排律”(或称为长律)。除了五言律诗及七言律诗外,还存在一种特别的律诗,称为小律、三韵律诗,或三韵小律<ref>[https://www.sohu.com/a/201786057_301769 古诗、律诗、绝句与乐府诗歌有什么区别?你分得清吗?] ,搜狐,2017-11-02</ref>。 律诗在押韵方面上,第二、四、六、八句须[[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第三、五、七句不可押韵。 ==历史== [[南北朝]]文学作品注重对偶和平仄,对律诗的发展影响深远。南齐永明之世,周颙和[[沈约]]创四声八病之说。影响所及,当时诗人作诗讲究声律,世称“永明体”,这是由[[古体诗]]演变到[[近体诗]]的重要桥梁。 唐代以前的古体(或称古风)律诗,其长度不限。唐初时期,上官仪提倡“六对”、“八对”之说,将前人对偶之法加以总结归纳,对律诗的发展颇有影响。[[初唐四杰]]所作律诗甚多,促进了律诗的发展。[[沈佺期]]、[[宋之问]]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加以琢磨、去粗取精,把律诗的格式固定下来。 [[杜甫]]是第一位大量创作七言律诗诗人<ref>[https://xw.qq.com/cmsid/20190327A0D02G00 诗圣杜甫这首七言律诗,写尽他一生的悲惨,有一句成为千古绝唱],腾讯网, 2019-3-27</ref>。 律诗范例如下: “ 泬寥空色远,芸黄凄序变。涸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 ” —— [[上官仪]], 《奉和颍川公秋夜》上官体 有一类律诗仅六句,称小律或三韵律诗;小律对偶要求较宽,或一二两联,或二三两联,或仅二联要求上下句对偶。 “ 夜半衾稠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 —— [[白居易]], 《寒闺夜》 ==格式== 句式方面:律诗句子长短全首一致;不是五言,就是七言。“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对仗方面:律诗每首必有[[对仗]],且位置也有规定,全诗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必须对仗工整,词性相同,其他二联则不拘。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一律用对仗。 对偶方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对偶的一般规则为: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音律]]方面:律诗每首平仄都有规定,讲求“粘对”和平仄谐协;所有对句(偶数句)入韵;除首句外的出句(奇数句)均不入韵;首句可入韵,亦可不入韵。 用韵方面:律诗一般多押[[平声韵]](仄韵律诗应被看作是一种接近于古体诗的近体诗),不可换韵,一韵到底,双数句或偶句末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金朝]]、[[元朝]]以来通行“平水诗韵”,用韵限于一韵部。长律则可以换韵,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所有对句(偶数句)入韵,除去首句以外的出句(奇数句)均不入韵,比较特殊地首句入韵不入韵皆可。以首句入韵为正例。 ==视频== ===<center> 律诗 相关视频 </center>=== <center> 历史上最难以超越的一首律诗,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center> <center>{{#iDisplay:a08304qfk5l|560|390|qq}}</center> <center>第十讲 关于律诗的常识</center> <center>{{#iDisplay:p05504squ2q|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1 中國詩]]
返回「
律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