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奎苏镇 的原始碼
←
奎苏镇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63x.jpg|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08/817e0351724946db81b202641c444da9.jpeg 原图链接]]] [[奎苏镇]]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系蒙古语“克斯陶勒盖”,意为“腹脐”,因奎苏村西部的低山丘位于巴里坤山和[[莫钦乌拉山]]之间而得名。位于巴里坤县东部,东连伊吾军马场、红星一牧场、伊吾县,南以巴里坤山与哈密市为界,西邻红山农场、良种场、大河镇、三塘湖乡,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ref>[https://www.sohu.com/a/280397170_206681 【庆祝改革开放40年】来看看咱奎苏镇的大变化!] </ref> 中文名称: 奎苏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 下辖地区: 9个村民委员会 电话区号: 0902 面 积: 1021平方千米 人 口: 4719人(2017)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气候 车牌代码: 新L 海拔: 1824米 ==简介==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这里属永丰乡所辖。新中国建立初期隶属东区,1953年建置为奎苏区。1956年撤区建乡,奎苏乡,辖4个高级社。1958年底为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自治区农垦厅以奎苏公社为基础,建立了奎苏农垦总场。1962年初,撤农垦总场,恢复奎苏公社建置。“文革”中更名为东风公社。1980年恢复奎苏公社称谓。1985年初建置为奎苏乡。2001年10月撤乡建镇,为奎苏镇。 ===行政人口=== 全镇行政区划面积1021平方千米。政府驻地距县城34公里。海拔1824米。2005年全镇下辖奎苏村、二十里村、拐把头村、三十户村、南湾村、小柳沟村、板房沟东粱村、板房沟村、楼房沟村、牧业村9个村民委员会,38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4719人(2017)。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6个民族。 ==自然资源== 全镇耕地面积16万亩,年播种面积6万亩左右,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3.34万亩,油料播种面积0.04万亩,马薯类播种面积0.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0.1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2.7万亩。主要特产有“金土豆”、“力坤”牌羊肉等。主要的矿产资源:煤、黄金等;野生动植物资源:马鹿、雪豹、野猪、盘羊、岩羊、雪鸡、天山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梭梭、毛芦苇等。旅游景点有南湾古墓群、水泉沟、乌沟。 年均气温0℃,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零下41℃。平均无霜期98天,年降水量205毫米至210毫米之间,年蒸发量1621.7毫米。 ==经济发展== 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859.16万元,同比增长7%。其中农业产值2259.18万元,同比增长26%;牧业产值1462.49万元,同比下降3.7%;第二、三产业产值5088.39万元,同比增长3.4%。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231.2万公斤,油料3.6万公斤。年末牲畜存栏6.5万头(只)。全年畜牧产品产量:肉类总产1416.86吨,羊毛61吨,羊绒3.6吨,牛奶60吨,禽蛋5吨。年内完成农田防护林315亩,退耕还林1500亩。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奎苏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