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大同鼓楼 的原始碼
←
大同鼓楼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3 建筑特色 历史沿革 编辑 鼓楼 大同鼓楼始建于明,清代重修。 1978年全面加固修缮,并彩绘一新。 1966年4月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保护措施 编辑 鼓楼又叫更鼓楼,朝阳升起,钟声飘荡,夕阳西下,鼓声飞扬,正所谓:“晨钟暮鼓”。据史书记载,鼓楼原是为传递信息,擒贼捉盗而建。随着时代的变迁,才转变为报时的工具,报警的信号。 据史料记载,明朝的大同,楼阁林立,建筑华丽,东有和阳街的太平楼;西有清远街的钟楼;北有武定街的魁星搂;南有永泰街的鼓楼。可惜这些楼阁大部分毁于历代兵火和自然灾害,只有有鼓楼幸存下来。 据(大同县志)载:“鼓楼在府治东南街南端十字心的正中,创建于明代。”清顺治,乾隆,咸丰屡加修葺。楼面阔进深各三间,东西长18.33米,南北宽14米,高约20米,底层用青石砌成四角,当中有十字穿心门洞。上两层为砖木结构,顶楼上架放一大鼓,乃古时晚间为“声闻四达”报更时所用,故名“鼓楼”。旧时晨钟暮鼓声震古城及近郊四乡。 鼓楼与钟楼(已拆除)相配而建。1966年4月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秋,鼓楼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封闭十字穿心门洞,扩展楼旁马路,1985年又进行了全面彩绘,各种图案生动艳丽,面貌焕然一新,完全恢复了雄伟古朴,整洁壮丽的风貌。 在2001年,文物部门对鼓楼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加固、维修和彩绘,使鼓楼焕然一新。楼上有“大同古建筑摄影展览”,使人在登楼的过程中,就能了解到大同城过去的面貌:在楼下新增建了旋转楼梯,它和古代建筑互相衬托,体现了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完美统一;楼的各层檐下额枋上都绘有一幅幅生动有趣、形象逼真的精美绘画,如“桃园三结义”、“吕布戏貂蝉”等。鼓楼原有的牌匾进行了恢复,东向上为“歌风”,下为“云开春晓”,南向上为“鼓楼”,下为“声闻四达”;西向上为“振德”,下为“和声鸣盛”;北向上为“时雍”,下为“瞻云就月”。前人的牌匾,意蕴隽秀,对鼓楼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增加了一份韵味,增加了一份内涵,增加了一份古典的美。 样式 鼓楼耸立于大同市区内大南街南段十字口中心,建筑独特,造型优美,布局巧妙,令人叹为观止。它典雅古朴,精致秀气,使人流连忘返。不仅装点了大同市的容颜,而且烘托出了这座历史名城的古老风貌。 大同鼓楼是十字歇山顶三层楼阁式建筑,平面近似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东西长17.65米,南北宽14.55米,高约20米。各层楼檐下均置斗拱,一、二层檐下置一斗二升交麻叶拱,三层檐下为单翘三踩斗拱。每层四面辟门,四周都有回廊,外设凭拦,举目远眺,整个大同城一览无余。
返回「
大同鼓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