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夏允彝 的原始碼
←
夏允彝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夏允彝 | 圖像 = [[File:夏允彝.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p1.ssl.qhmsg.com/t01ac4c1cee73c10524.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 | 國籍 = 明朝 | 别名 = 夏彝仲,夏瑗公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夏文忠公集》 </br> 《私制策》</br>《幸存录》 </br> </br> }} '''夏允彝'''(xia yun yi)(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夏完淳]]之父。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崇祯]]初年,与同郡[[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成"[[几社]]"。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任福建长乐县知县,能体恤民情,革除弊俗。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室福王在南京监国,任命他为吏部考功司主事。 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进攻江南,夏允彝与陈子龙等在江南起兵抗清,兵败后于同年九月十七日投水殉节,时年50岁,谥"忠节"。 著有《夏文忠公集》、《私制策》、《[[幸存录]]》等。夏允彝在明末因为几社活动等原因,和[[陈子龙齐]]名,世称"陈夏"。 == 人物生平 == 夏允彝,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郡[[城西花园]]浜。幼好学,善文辞。[[崇祯]]十年进士出身。崇祯二年,大名士张溥在吴江把南北许多知名文社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其中包括江南应社、苏州羽明社、浙西闻社、江西则社、中州端社等,结成新的"[[复社]]"。与"[[东林党]]"相比,复社并不是一个卓然标格的政党类型,它强调的是"以学救时,以学卫教",而东林党人在末期鱼龙混杂,不少人"急功名、多议论、恶逆耳、收附会",严重违背了孔子有关君子"群而不党"的圣训。后来,复社因其精神领袖张溥的去世而渐趋衰落。与复社成立的同时,夏允彝、杜麟征、陈子龙等人在松江成立了新的师生、亲友相传的"[[几社]]",诗文酬和,社友们互相以文章道德激励。 夏允彝的仕途很短暂,"真官"只作过福建长乐县令,时间约五年左右。在官期间,他治绩优秀,成为当年由吏部点名表扬的全国政绩突出的七位"优秀"知县之一,并受[[崇祯]]皇帝亲自接见。可惜,由于母亲病逝,他只能丁母忧回老家守丧。 崇祯十七年(1644年),北京沦陷,夏允彝急忙拜谒史可法,商议恢复大计,由于南明[[弘光政权]]的迅速崩溃,夏允彝才不获展,在林野乡间仍旧想有所作为。当时满清在江南的统治还不稳固,义师纷起,明朝残余军事力量散落其间。于是,夏允彝暗中写信给自己从前的学生、明朝江南副总兵吴志葵,商量准备合兵攻取苏州,然后收复杭州,再进兵南京,以图保有明朝江南半壁河山。也就是在那时,年仅十五岁的[[夏完淳]]匆匆完婚后,马上和父亲一道加入戒旅军中。可惜,吴志葵无长远谋略,军将多懈怠贰心,苏州城不仅未被攻下,这些残明的乌合之众,也大败四溃。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夏允彝反而变得愈加平静,他决定要自杀殉国。乡人劝他可以趁乱渡海去他曾任地方官的福建,招纳兵马,再图恢复。夏允彝考虑再三,没有同意,怕举事再败以至于蒙羞万世。松江清军主将早闻夏允彝大名,表示只有他出山,一定给大官作。清将还表示,即使夏先生不愿新朝为官,出来见一面也行。夏允彝以"贞妇"自比,在门上大书道:"有贞妇者,或欲嫁之,妇不可。则语之曰:'尔即无从,姑出其面'。妇将搴帷以出乎?抑将以死自蔽乎?"明白无误表达了自己不事二朝的决心。 [[File:831be8b0eff048179e312b151e0065e7.png|缩略图|左|350px|[http://shzw.eastday.com/images/thumbnailimg/month_1807/831be8b0eff048179e312b151e0065e7.png 原图链接][http://shzw.eastday.com/eastday/city/gk/20180730/u1a14117312.html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画像]]] 他给好友陈子龙等人写信交待后事,然后平静与家人言别,并特意把未完成的文集《[[幸存录]]》交予独子[[夏完淳]]手中,叮嘱他毁家饷军,精忠报国,代父完成恢复志愿。在九月十七日遣散家人,作绝命诗:"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南都既没,犹望中兴。中兴望杳,安忍长存?卓哉我友,虞求、广成、勿斋、绳如、悫人、蕴生,愿言从之,握手九京。人谁无死,不泯者心。修身俟命,警励后人!"从容自投松江塘而死。《明史》上讲他"自投深渊以死",实乃误记。夏允彝自杀是形同日本人仪礼性的剖腹自杀,其兄、子、妻妾家人,皆肃穆哀恸地立于水滨观视。松塘水浅,只达夏允彝腰身以上,这位大才子生生埋头于水中,呛肺而死,他背部的衣衫都未沾湿,生殉了他的大明朝。彼情彼景,身为儿子的[[夏完淳]]肝胆欲裂,目睹父亲刚烈死状,他也更加坚定了必死报国之心。 至于陈子龙,他与夏允彝乃同年进士,也是当时鼎鼎大名的文学家。本来,陈子龙想与夏允彝同死,但夏允彝以母妻托付于他,他本人又有九十老祖母需要赡养,故而忍死待变,割发为僧隐于乡间。陈子龙未与夏允彝一同殉国的另一大原因是陈子龙希望抗争到底而不甘心在遇到失败后就放弃反抗。夏允彝和陈子龙的不同选择曾经遭受稍后的一些道学家的议论,有人认为陈子龙没有主动殉国,其壮烈比不上夏允彝。实际上,在强敌面前,忍痛生存以保留有生力量继续抗争,其壮烈丝毫不逊色于夏允彝之死。明宗室[[鲁王监国]]时,陈龙子暗中接受鲁王的任命,与[[夏完淳]]一起策动满清的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天不祚明,兵变失败,不仅吴胜兆被杀,陈子龙本人也被逮捕。在押解至南京的途中,陈子龙终于作出了与其挚友夏允彝一样的人生选择:跳水自杀殉国。 == 文学成就 == 夏允彝著有《夏文忠公集》(5卷),《私制策》(1卷)、《[[幸存录]]》(6卷)乃其绝笔(附《姓氏杂志》1卷)。编注有《春秋四传合论》、《禹贡合注》(5卷)、《几社六君子诗》(1卷)。 著有绝命诗:"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南都既没,犹望中兴。中兴望杳,安忍长存?卓哉我友,虞求、广成,勿斋、绳如,悫人、蕴生,愿言从之,握手九京。人谁无死,不泯者心。修身俟命,警励后人!" == 史籍文载 == ===《明史》=== 允彝字彝中,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赐冠举於乡。好古博学,工属文,暇时偶作印章。是时东林方讲学苏州,张溥、[[杨廷枢]]等慕之,结文会,名曰[[复社]]。允彝与周邑陈子龙等结[[几社]]相和。清兵陷南京,欲结义民抗之,闻友人[[侯峒曾]]、董淳耀、徐湃等皆死,乃赋绝命词,投水死。 《明史陈子龙传、广印人传》 [[File:1963318-453e79fcb0a2890c.jpg|缩略图|右|350px|[http://jians.she.vc/upload_images/1963318-453e79fcb0a2890c.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2/w/61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1c0b4630102wqmh.html 原图链接]<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1c0b4630102wqmh.html 史上年纪最轻华夏先烈,公堂上怒斥名将洪承畴,正气令刽子手胆寒],2016-08-03</ref>]] == 明季南略 == ===《明季南略》=== 夏允彝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人。嘉善籍。通"尚书"。万历四十五年戊午举人,[[崇祯]]十年丁丑进士。宏光立,为吏部主事。清兵下松江,允彝避匿。其兄强之谒官,允彝潜赴池中死。同年陈子龙挽诗云:'志在"春秋"真不愧,行成忠孝更何疑'! == 后事简介 == ===夏允彝墓=== 在九峰西端的昆冈[[荡湾村]](旧时叫"四十三保十三图")坐落着明朝末年抗清将领夏允彝、[[夏完淳]]父子的墓地,石驳墓基围成的平台呈半月形,高约2米,宽约30米。墓建造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三月,为夫妇合葬墓。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修葺。道光六年(1826年)八月重修,把先世几个墓葬在一起。墓前立石碑,中间大书"明夏忠节公允彝墓道",其下夹行小字:"公先世并葬于此,子节慰公讳完淳祔。"左侧书"永远禁止樵牧侵占",右侧作"道光六年八月,知娄县事徐梦熊立"(清代塘湾属娄县)。 1961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亲题墓碑,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参考资料 == [[Category:明朝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夏允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