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吳景箕 的原始碼
←
吳景箕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吳景箕'''(1902-1983)為[[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士]],[[臺灣]]光復後曾任首屆斗六中學校長,雅好詩文,集成5000餘首「梅鶴水雲詩存」(未出版),終其一生,遺世隱居於「梅鶴仙館」。 <div style="padding:20px 10px 20px 1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rgba(253,255,0,0.17651726217830888) 0%, rgba(116,121,9,0.09808588962928921) 100%);"> {| class="wikitable"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weight:bold; background-color:#ecf4ff; color:#000000;" | 吳景箕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別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出生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902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死亡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983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教育背景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東京大學文學部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出版作品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兩京賸稿》、《蓴味集》、《簾青集》、《蕉窗吟草》、《掞藻牋》、《詠歸集》、《簾青集》 |} ==生平== 吳景箕[[雲林]]人,[[秀才]][[吳克明]]長子,斗六高中首任校長(1946-1948)。吳氏祖先,原為[[福建省]][[南靖縣]]人。[[清朝|清]][[咸豐]]年間,第十二代五成公渡海來[[臺灣]],卜居[[雲林縣]]古坑鄉嵌頭厝(今永光村)。克明公中秀才,遷居斗六。當時所建四合院至今猶存,稱「吳秀才邸」,為[[雲林]]古蹟之一。 ==著作== 景箕幼從雲林[[進士]][[黃紹謨]]習漢文,後東渡[[日本]],就讀東京大學,其時,景箕弟景徽亦遊學日本京都(西京),景箕往返兩地,後其遊學期間諸作付梓,遂名以《兩京賸稿》,兩京即[[東京]]、[[西京]]。後又刊《蓴味集》、《簾青集》、《蕉窗吟草》、《掞藻牋》、《詠歸集》等作品。《蕉窗吟草》、《掞藻牋》、《詠歸集》藏[[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雲林科技大學漢學研究所所長[[鄭定國]]先生於[[雲林縣]]進行田野調查,得《兩京賸稿》、《蓴味集》、《簾青集》等。 ==評價== 景箕諸作,以遠遊抒懷為多,作品清新可喜。至於數量居次者,為詠史、說理,其題詠對象,除中日先賢之外,更含括西方歷史人物如[[拿破崙]]、[[馬克斯]]等,以簡扼之筆法抒論,往往深中肯綮,於數十字中得題主事功之全豹,可見功力。景箕除詩歌之外,兼長文章。時臺大教授[[久保天]]隨舉景箕詩文以與[[新竹]][[鄭祉亭]]、[[林占梅]]、[[彰化]][[吳德功]]等臺灣本土前輩文人並稱,可謂推崇備至。<ref>(台灣漢詩資料庫編輯小組)</ref> ==七言絕句== 屏東雜詠,五首之三<br> 男女紋身<ref>紋身:在身體皮膚上刺染各種圖案。亦作「刺青」、「文身」。</ref>半露裎<ref>露裎:露裎,音ㄌㄨㄛˇ ㄔㄥˊ,不穿衣服,光著身體。</ref>,憑人指點聽蕃情。風傳牧笛山如古,社起炊煙<ref>炊煙:燒煮食物時所冒出的煙。</ref>午日晴(入加里番社)<ref>加里番社:加里,河洛語的「傀儡」。加里番社即言傀儡番社,「傀儡番」的稱呼最早出現在清朝,屏東縣東側山區的原住民。日治時期移川子之藏的研究,指的是魯凱族、排灣族拉瓦爾群與布曹爾本群。</ref>。<br><br> 【題解】<br> 本組詩為七言絕句,收入《掞藻牋》。屏東為臺灣最南的縣治之區。清治以來為鳳山縣所轄之域,早期此區平地有鳳山八社熟番,東部山區則為傀儡蕃之域而南部則為瑯峤十八番的區域。而屏東之名始於….本選詩為屏東雜詠五首之第三首,主要描寫的對像是「加里番社」的風情。加里乃是一種譯音的寫法,傀儡的臺語讀音「加里」,「加里番社」實際上是指屏東縣山區的「傀儡番」原住民,在族群分類知識尚未普及的年代,文人猶尚過去傳統及民間的說法來記述。詩中反映原住民紋身、裸露為常的習慣,而山中的牧笛之聲恐是區域原住民的鼻簫、鼻笛之類的樂音。長期以來傀儡番雖然經歷與不同文化的接觸,猶保存的部落傳統的生活風習。<br><br> 【延伸閱讀】<br> 1.李丕煜〈傀儡番〉,《全臺詩》第壹冊。 2.孫元衡〈裸人叢笑篇,十五首之十一〉,《全臺詩》第壹冊。 3.張湄〈番俗,六首之六〉,《全臺詩》第貳冊。 {{Reflist}} ==參考文件== *[https://ipoem.nmtl.gov.tw/nmtlpoem?uid=12&pid=294 愛詩網] *[http://lgaap.yuntech.edu.tw/literaturetaiwan/poetry/03/03_01_01.htm 臺灣數位典藏資料庫] [[Category:诗人]] </div>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吳景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