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南迦巴瓦峰 的原始碼
←
南迦巴瓦峰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 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同时,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南迦巴瓦峰别称“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File:南迦巴瓦峰.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8D%97%E8%BF%A6%E5%B7%B4%E7%93%A6%E5%B3%B0/169367/0/c8177f3e6709c93d40cebc4a983df8dcd100544a?fr=lemma#aid=0&pic=c8177f3e6709c93d40cebc4a983df8dcd100544a 原图链接]]] ==简介==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是世界第28高峰(独立山峰,非卫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传说十人九不遇,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南迦巴瓦峰地处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交会处(南迦巴瓦峰以东的岗日嘎布山脉属于横断山脉),它和对岸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夹持着[[雅鲁藏布江]],形成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质运动时期,地壳地巨大断裂和强烈抬升,使得这个地区的地形和地貌复杂,自然生态奇特。<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9367/f39a4tOY_iXuIIMuRJl17_6czzo7oRv3gNWZ9Ett90_eXs_N_qgC9T16YwnvZzuuM9xvamjZ8045tkUDWIAV04VAafEZUca1PNIpozDiWrlWgYnC55B0Ng 林芝市国土资源局官网,引用日期2019-07-12] </ref> ==地理位置 == 雅鲁藏布江沿喜马拉雅北坡山谷一直向东,历程1000多公里,流至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尾翼,在林芝、米林、墨脱、波密四县交界处直转南下,形成一个马蹄形大峡湾。在这个峡内侧,东经95.0°,北纬29.6°处就是世界第28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 因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隆起的喜马拉雅山脉,沿东西延伸,中部向南略如“弓”形凸出,在其东西两端形成“地结”,且分别耸立着8125米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和南迦巴瓦峰。<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9367/f39a4tOY_iXuIIMuRJl17_6czzo7oRv3gNWZ9Ett90_eXs_N_qgC9T16YwnvZzuuM9xvamjZ8045tkUDWIAV04VAafEZUca1PNIpozDiWrlWgYnC55B0Ng 林芝市国土资源局官网,引用日期2019-07-12] </ref> [[File:南迦巴瓦峰2.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3159387790&di=41cd98ca4419f273172faed50ec7d3ed&imgtype=0&src=http%3A%2F%2Fdimg04.c-ctrip.com%2Fimages%2Ffd%2Fvacations%2Fg4%2FM02%2F4B%2F54%2FCggYHlZuJD6AQW6WAALlWtz_U74328.jpg 原图链接]]] ==植被情况== ===天然博物馆=== 雅鲁藏布江下纵向谷地是构成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进高原的天然水汽通道。夏季源源而来的暖湿气团沿通道涌上高原。在南迦巴瓦——冈日嘎布拉山脉的滞阻下,气团将大量的雨水抛掷于山脉南坡,使这里成为整个喜马拉雅山脉水热组合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南迦巴瓦峰南坡地区是西藏墨脱县所在地。墨脱境内的巴昔卡,一直到7782米皑皑白雪的峰顶水平距离不足200公里,可海拔高差竟达7000余米,这理想的地貌条件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南迦巴瓦峰成了我国具有最完整山地垂直植被带谱的唯一山地。在这独特的热带山地生态系统中,发育、繁衍着复杂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和动、植物区系。为此被许多生物学家誉为“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山地生物资源的基因库”。<ref>徐慧,彭补拙. 南迦巴瓦峰与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比较[J]. 山地学报,2002(04):432-437.</ref> ===南坡植被分布=== 在南迦巴瓦峰南坡,1100米以下的低海拔河谷,气候温暖多雨,属低山热带雨林带。500米以下,生长着由龙脑香、娑罗双等组成的常绿雨林;500米以上,则发育着由千果榄仁、小果紫薇、阿丁枫等组成的半常绿雨林。在阴暗潮湿的热带雨林中,藤蔓缠绕摇曳、附生植物密布于枝干;其内生长着省藤、桄榔、鱼尾蔡、倪藤等许多热带植物,颇似云南西双版纳风光。 1100~2400米之间,是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刺栲、薄片稠、墨脱青冈等壳斗科植物为主组成的常绿阔叶林中还生长着香樟、楠木、木荷、含笑、木莲等许多珍贵树木。 在2400~2800米之间,是由云南铁杉组成的山坡暖温带针叶林带,云南铁杉高逾80米,直径长达2~3米,其木质坚硬、材质良好。一到初春,林下高大的乔状杜鹃,花团锦簇,缀满枝头。 2800~4000米为寒带暗针叶林带,苍山冷杉、墨脱冷杉是建群树种;林下各种乔状杜鹃盘折曲卧,地表密布着厚厚的苔藓,别有情趣。 在4000米以上即进入寒带灌丛草甸带。这里宛如一座百花盛开的山顶花园,各色杜鹃争奇斗艳,这一簇簇颜色各异的花好像将山坡泼上了黄、绿、红、粉等各种色彩。在繁茂的杜鹃丛间,点缀着报春、点地梅、绿绒蒿、委陵菜、驴蹄草、毛莨、银莲花等各色精巧的花朵。 4700米以上,便是永久冰雪带了。那里冰雪皑皑,偶有几丛嶙峋怪石裸露其间。 [[File:林芝.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3159479820&di=96a1873710cc72af911b8ac57a8ee084&imgtype=0&src=http%3A%2F%2Fwww.gduoo.com%2Fdata%2Fattachment%2Fimage%2F20190218%2Fc722059a92790306a1ce11c70351f25f.jpeg%3Fx-oss-process%3Dstyle%2Fxmorient 原图链接]]] ===北坡植被分布=== 在南迦巴瓦峰北坡,地面海拔高,降水少,除近临水汽通道的通麦、易贡外,所有山地,均被另一类较干旱条件下发育的山地垂直带谱所取代,生物区系较简单。<ref>李渤生,李路. 南迦巴瓦:中国最完整的森林垂直带谱[J]. 森林与人类,2015(02):34-35.</ref> ===植物区系的构成=== 从植物区系上看,南迦巴瓦峰地区是中国——喜马拉雅、印度——马来,中国——日本等几个种植物区系成分混杂交汇之处,区系组成相当复杂。在本区高等植物区系中,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占有主导地位,这是一个在高原隆升中由东亚植物区系发生演变形成的年轻植物区系。具有许多新分化的当地特有种。在南坡热带地区,古热带的印度海拔2200米的杜鹃花——马来成分占有优势,这里良好的地形、气候条件,使其在第四纪冰期中免受其难,区系中保留有许多的古代植物如木本蕨类——树蕨、双扇蕨以及穗花杉、水青树、罗汉松等。 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峡谷水汽通道,还造成了本区植物许多奇特的地理分布现象。在喜马拉雅北坡的易贡、通麦等通道附近地区,致使许多南坡的植物如姜花、通麦栎、西藏柏木、水青树、铁杉等沿通道分布到这里,而在南坡一些地区,则出现了仅在北坡生长的高山松、高山栎等植物。 综上所述,南迦巴瓦峰地区完整的植被垂直带的组成及其植物区系种类的丰富性和其奇特的地理分布现象等,在国内外也是罕见的,这使得该地区在植物学研究中具有重大的意义。<ref>徐慧,彭补拙. 南迦巴瓦峰与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比较[J]. 山地学报,2002(04):432-437.</ref> ==科学考察== ===考查原因=== 位于西藏东南的南迦巴瓦峰(简称南峰),攀登难度之大,为世界登山界所瞩目。围绕南峰的是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弯峡谷(简称大峡弯)。高山峡谷,平均相对落差在5000米以上,构成世界上地形转折变化最剧烈的地方之一。巨大的相对落差,构成齐全的垂直自然带,自然资源独特而丰富,历来引起科学界的兴趣和关注。 ===考察队伍=== 从1982年起,国家登山队和西藏自治区登山队共同对南峰开展攀登征服的活动;中国科学院则组织了综合性的科学考察队伍,同时对南峰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两年中,他们组织了全国有关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的十余个单位,计有地学和生物学等20余个专业,先后对南峰地区进行了三次综合科学考察,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和一大批珍贵的标本,并拍摄了科教影片和电视录象片。 ===考察结果=== 两年来野外考察所获初步结果表明:南峰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强烈。是一处形成喜马拉雅地质历史,探讨板块构造运动力学机制的极好地方。南峰地处东西向、北东向、北北西向和北西西向等多组构造系统的复合部位,构造应力特别集中,多次的区域变质形成南峰地区一系烈中深变质程度的变质岩系;以北北东方向的强烈挤压为主,导致南峰作强烈的断块上升,形成屹立在藏东南群山之上的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同时形成围绕南峰的紧密而复杂的弧弯。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是适应构造发育的先成河,并随着南峰的强烈上升而作强烈的下切,形成深峻的大峡谷。集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南峰的形成和耸峙,构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导致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景观的巨大差异,并形成齐全而丰富的垂直自然带,蕴藏着特别丰富的森林资源,并为开展从热带到寒带的多种经营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此同时,山麓深峻的大峡弯又构成西南季风的天然通道,湿热的气流能沿峡谷向北、东、西各方向伸入,形成藏东南林芝、易贡、波密一带特殊的自然景观,构成“西藏江南”的特色。导致生物区系的演化迁移和古老物种的残留等一系列变化,是研究动植物区系的形成、演变及其迁移规律的理想场所。 [[File:南迦巴瓦2.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3159556663&di=5aa36c03e8e3da50858e2be1168f35aa&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228%2F0fbd3ab4f2c2463c874b0718e4569ea8.jpeg 原图链接]]] 南峰地区地震频繁,地热活动多处显示,以南峰为首是个强烈上升的中心,其上升速率和幅度为青藏高原其他地方所不及。1950年这里发生特大地震,使大峡弯的雅鲁藏布江上两处落差达10余米的河床大瀑布消失,江道堵塞、山河为之改观,现代构造运动的强烈表现为人们所目睹。在这强烈上升的山体上,以强烈雪崩补给为主发育一些特殊类型的冰川,在南峰本坡侧隆弄沟首次发现我国季风型海洋性冰川中的一种跃动冰川类型,它是由1950年大地震所触发,使山谷冰川分崩成段在山谷中跃动,末段直跃入海拔3000米左右的雅鲁藏布江中,堵塞江道,酿成灾害。该冰川处于明显的消退之中。强烈上升的南峰还是泥石流发育的中心,这里的泥石发育有冰川型、崩塌型和暴雨型三种,它们的活动普遍以低频度和高能量为特点,以一次性快速活动过程为主,亦为当地的一种自然灾害。 两年的考察共采集到各种动植物标本近五万种(号)。其中有的在世界上是首次发现,有的在国内是首次发现,还有更多的是在西藏高原首次发现。特别在昆虫、大型真菌和锈菌方面,采获的珍贵标本最多,有希望的新种大量存在。初步估计,昆虫的新种、新记录要在100种以上;有一种寄生在蔷薇科植物上的锈菌,经初步鉴定已有一个是世界上的新种、四个为国内新记录;在仅对300号136种大型真菌的鉴定中,已发现我国新记录22种、西藏新记录82种。兽类中的一种鼠兔、鸟类中猎获的犀鸟、两栖爬动物中搏获的眼境王蛇、锦蛇等均为西藏高原首次发现的新记录。植物考察中,一批新种、新植物又有新的发现,采到了杜鹃花科、木兰科、樟科、水青树科、壳斗科、藤黄科、五加科等大量早春开花的珍贵标本。采到了像木棉树、木菠罗、露兜树、千果榄仁小果紫薇、南海粗榧、罗汉松、树蕨、双扇蕨、桄榔等多种典型的热带植物。一大批珍贵标本的采集,对研究生物资源,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 通过生物学的考察,还发现南峰地区还有许多生物的特殊地理分布现象。一些热带的生物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往北延伸很远,一直伸入到亚热带、温带的范围,喜马拉雅山南坡的生物出现在北坡的波密、易贡一带,而一些北坡的植物又成片断续出现在南坡的邦辛、甲拉萨一带。它们所反映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水汽通道又起着生物南来北往、东行西走迁移变化的积极作用。而像罗汉松、树蕨、迎春木、水青树等古老植物、锈菌中的拟夏孢锈菌等,它们都被称作为“活化石”生物,却在南峰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河谷都被发现,反映了大峡谷主体气候的积极作用,使这里又成为第四纪多次冰期中生物的良好“避难所”,并对一些生物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认识。<ref>刘东生. "南迦巴瓦峰登山科学考察(1982—1984年)." 山地学报 3(1984):4-6.</ref> ==攀登历史== [[File:南迦巴瓦峰3.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3159773511&di=508d4bcfc157329fd1516c12227f9073&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501%2F570f2e36ddf64eb3a0cff4085f572ad2.jpeg 原图链接]]] 由于南峰所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质的构造复杂板块构造运动强烈,造成南峰地区山壁耸立、地震、雪崩不断,攀登难度极大,反而使南迦巴瓦很长时间以来成为未被人类登上的最高的一座“处女峰”,直到1992年10月30日方由中日联合登山队登顶成功。 早在1960年11月,刚成立不久的西藏登山队就派出了十几个人的队伍前往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侦察南迦巴瓦峰。参加这一壮举的有张风臣、刘连满、彭淑力、成天亮、索朗多吉、白玛、赤列等同志。 1992年,中日联合登山队于9月11日进山开始攀登南迦巴瓦峰活动。他们于10月11日到达6900米的五号营地,由于山上连降大雪,于10月21日撤回到4850米的二号营地。10月24日,联合登山队再次向上攀登,由于天气突变,攀登者只好就地宿营。 1992年10月30日早晨8点30分,中日联合登山队成功登顶南迦巴瓦峰。 ==外部链接== [https://xueshu.baidu.com/s?wd=%E5%8D%97%E8%BF%A6%E5%B7%B4%E7%93%A6%E5%B3%B0&rsv_bp=0&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rsv_spt=3&ie=utf-8&f=3&rsv_sug2=1&sc_f_para=sc_tasktype%3D%7BfirstSimpleSearch%7D&rsp=0 百度学术]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9 中國歷史地理]]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南迦巴瓦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