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刺果藤 的原始碼
←
刺果藤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width="300" |- ! style="background:#0099cc; color:#ffffff;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 colspan=2 | '''刺果藤''' |-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center" |http://www.zhiwutong.com/tu/photo/0/09030926010.jpg |- | '''圖片來源''' |http://www.zhiwutong.com/latin/Sterculiaceae/Byttneria-aspera-Colebr.htm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刺果藤</br> 汉语拼音:Cì Guǒ Ténɡ</br> 别名:大胶藤</br> 性味归经:味辛苦;辛;性微湿;归肝;肾经</br> 功能:祛风湿;强筋骨</br> 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骨折 |} </div> '''刺果藤''',中药材名,为梧桐科植物刺果藤的根、茎。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骨折。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刺果藤 拼音名:Cì Guǒ Ténɡ 英文名:Scabrous buttneria 别名:大胶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yttneria aspera Colebr. ===出处=== 始载于《广东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刺果藤的根、茎。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刺果藤 木质大藤本。小枝的幼嫩部分略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8cm,被毛;叶宽卵形、心形或近圆形,长7-23cm,宽5.5-16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心形,上面几无毛,下面被白色星状短柔毛;基生脉5条。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淡黄白色,内面略带紫红色;萼片卵形,长约2mm,被短柔毛,先端急尖;花瓣5,与萼片互生,先端2裂并有长条形的附属体,约与萼片等长;雄蕊合生成筒,发育雄蕊和退化雄蕊各5;子房5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圆球形或卵状圆球形,直径3-4cm,生多数短粗刺和短柔毛。种子长圆形,长约12mm,成熟时黑色。花期春、夏季。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或山溪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味辛苦;辛;性微湿 ===归经=== 肝;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强筋骨。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茎:有祛风湿,壮筋骨功能。用于产后筋骨痛,风湿骨痛,腰肌劳损。<ref> [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c/ciguoteng.html 刺果藤]中医世家 </ref>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刺果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