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侯材骥 的原始碼
←
侯材骥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p style="text-indent:2em;">'''侯材骥''',号仙舫,安仁县龙海镇人,生于清道光年间。其父[[侯振焕]],是一个优廪生,博学善文,授徒训子,享有盛名。<br> * 子三人,材骥居长;次材骅,监生;材骧,庠生。 * 材骥于咸丰辛酉年(1861年)考取拔贡生;同治元年(1862年),在顺天乡试考取举人。 ==基本信息 == {| [[File:Ce967b603f7b45ffa26791f9953337f0 th.jpg|缩略图|右|[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07/ce967b603f7b45ffa26791f9953337f0_th.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132424211_697699 来自搜狐网]]] |- | 姓名 侯材骥 --------------------------------------------------------------------------------- |- | 生卒 不详 --------------------------------------------------------------------------------- |- | 字号 字伯衡,号仙舫 --------------------------------------------------------------------------------- |- | 民族 汉 --------------------------------------------------------------------------------- |- | 官职 台湾知府、福州、漳州任知府 --------------------------------------------------------------------------------- |- | 出生地 安仁县龙海镇 --------------------------------------------------------------------------------- |- | 所处时代 清朝 --------------------------------------------------------------------------------- |} == 人物专题 == * [https://www.sohu.com/a/132424211_697699 侯氏名人|侯材骥] * [https://www.sohu.com/a/210190726_697699 《侯材骥传》连载四:封疆大吏 ] * [https://hunan.voc.com.cn/article/201901/201901021815446252.html 当年,那些守护台湾的湖南人] == 人物介绍 == <p style="text-indent:2em;">侯材骥,原名矞祥,字伯衡,号仙舫,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六月六日亥时生于湖南省安仁县龙海镇万田村新湾组, 湖南侯氏始祖[[侯晓]](唐朝进士、衡州刺史、诰授奉政大夫)第三十六代后裔,祖父[[侯庆泽]](敕封奉直大夫、晋赠资政大夫)、父亲[[侯振焕]](诰赠奉直大夫、晋赠资政大夫)。幼年启蒙于龙海镇万田村桂林书院,后就读于承坪乡楚兴寺学校。兄弟三人,材骥居长,廪生,咸丰辛酉年(公元1861年)24岁,考取拔贡生;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25岁,参加顺天(今北京) 恩科乡试考取举人,初录国子监学正,做了皇子的老师。后奉任清王朝户部广东司主事,做了二十年京官。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46岁,外放出任台湾知府。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49岁,调任福州知府,后继任漳州知府。1882年(壬午年)首任恩科福建乡试文闱内监试,1889年(己丑年)再任恩科福建乡试辩证文闱内监试,亲自为朝廷选拔人才。钦加盐运使衔,福建补用道台。赏戴花翎, 诰授中议大夫,晋赠资政大夫。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3月16日病逝于福建省城善后总局,终年57岁。 <p style="text-indent:2em;">侯材骥天资聪颕,博学善文。殿试作文《吾斯之未能信子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语言优美,思想深刻,充分体现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获得极高评价,时大主考户部尚书加三级罗茑批:“理精词湛,思沈力厚,机畅神流。”侯材骥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毕生恪守:“穷而淑身,达而淑世”,“处而有守,出而有为”,“造物不如造道”的修身经世之道。任京官二十年如此,受命危难之际,任台湾知府弥坚。 <p style="text-indent:2em;">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在战争期间, 清朝廷内自始至终存在着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激烈斗争。[[慈禧太后]]、[[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忍让、求和、避战妥协;[[左宗棠]]、[[张之洞]]、[[曾纪泽]]、[[刘铭传]]等为代表的一派主张抵抗。侯材骥作为台湾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守土有责,爱民如子,十分痛恨外国侵略者,力主以战促和。光绪十年六月十四日(公历1884年8月4日),法国远东舰队副司令、海军少将[[利士比]]率三舰侵犯基隆,企图夺取基隆煤矿,保证战争需要。侯材骥肩负重任,沉着应战。军饷短绌,材骥劝谕台岛绅商捐输达数十万银两;兵力不够,侯材骥又征募侨居台岛的漳州和泉州人从军,把他们编为民团,这些人勇悍善战,积极协助同属主战派的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率领的官兵进行英勇反击,打死打伤法军100多人,其中击毙队长1人,法军狼狈逃回舰上。同年八月十二日(公历9月30日), 法海军中将孤拨率主力舰队再次进犯台湾,强占基隆。为克服我军兵力有限、战线不宜太长的矛盾以及法军海战占优、陆战较弱的特点,侯材骥的民团和刘铭传的官军决定主动退守淡火,积极布防, 诱敌深入。八月二十日(公历10月8日)起,法军果然在炮轰淡水炮台后,大摇大摆地登陆进入了侯材骥和刘铭传布下的天罗地网。待法国海军弃舰深入淡水内陆无船坚炮利可依处于陆战弱势时,侯材骥凭借地利、人和优势挥师杀敌,短兵相接,展开肉搏,与敌死战,法军惊慌失措,被杀100余人, 并割下法军陆战队司令方丹首级。我台湾军民获得大胜。法军全线溃退,逃回舰上。转而对台实行封锁。刘铭传电请李鸿章派舰队来解围,李却按兵不动。军情紧迫,而清廷派的钦差大臣与福建的巡抚、道台,互相扯皮,不负责任,台防岌岌可危!在此危急情况下,材骥从容镇定,固守淡水。法军进攻多次,皆被团勇与官军击退。法人进攻不得逞,只好讲和。台湾得以保全,金瓯无缺,侯材骥守台护台功勋卓著。有人劝他上报功绩,侯公道:“这是守土者应尽责任,何功之有?” <p style="text-indent:2em;">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侯材骥调任福州、漳州任知府,深得闽浙前后总督[[卞宝第]]、[[谭钟麟]]的器重。 <p style="text-indent:2em;">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 侯材骥因病去逝,闽人多为哀悼,台民更是悲切,三子扶棂回乡,归葬于今龙海镇万田村新湾组对面高山岭北坡。 == 人物贡献 == * 台湾土肥物阜,人民殷富,但教育事业落后,读书求学者甚微。材骥认为:一个地方缺乏教育的支撑,势必影响今后可持续发展,要确保台湾的长治久安, “造物不如造道”。秉着这种理念,侯材骥捐己俸创建崇文书院,招收青少年就读,并亲自督考阅卷。经他号召提倡,台岛教育于是得以振兴。台民感其恩,替他建立生祠,以示怀念。 * 台湾富庶,以前在此作官者,多有苛征暴敛,贪赃枉法,为害岛民。侯公在台岛任知府四年,严汰各项陋规,厉行勤政廉政。他以身作则,除额定薪津外,不妄取分文,清廉自守,家无长物,受人尊敬。台人共称道其为官清廉。 == 人物纪念 == * 为纪念侯材骥抗法入侵及发展台湾教育、农业,整顿吏治等丰功伟绩,2001年,安仁县人民政府将其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故居、坟墓及侯氏宗祠列为本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 人们还一致称赞并追认他为“抗法民族英雄”,为他骄傲和自豪。 == 史料记载 == * 《湖南拔贡志》载:侯材骥,诰授中议大夫,晋赠资政大夫,钦加盐运使衔福建候补道。历任台湾、福州、漳州等府知府,壬子(1702)、辛卯(1711)两科文闱内监试。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清朝人物]][[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侯材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