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的原始碼
←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jpg|thumb|right| [https://www.artnet.com/WebServices/images/ll03937lld7a0GFgX31E3CfDrCWvaHBOcyVmD/fu-baoshi-%E7%8E%8B%E7%BB%B4%E3%80%8A%E6%B8%AD%E5%9F%8E%E6%9B%B2%E3%80%8B%E8%AF%97%E6%84%8F%E5%9B%BE.jpg 原圖連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3%80%8A%E6%B8%AD%E5%9F%8E%E6%9B%B2+/+%E9%80%81%E5%85%83%E4%BA%8C%E4%BD%BF%E5%AE%89%E8%A5%BF%E3%80%8B&rlz=1C1AVFC_enTW864TW864&sxsrf=ALeKk01XL34Ar8VvxZsLgFsC1QGTMCdomg:1588069347770&source=lnms&tbm=isch&sa=X&ved=2ahUKEwiux-iq84rpAhXFZt4KHYo_D0gQ_AUoAnoECAwQBA&biw=1212&bih=618#imgrc=rS1gJl9PC7iY_M&imgdii=jUzF99UNcQrtvM「圖片來源 新浪網」] ]]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捨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 [[王維]](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ref>[https://www.arteducation.com.tw/authorv_52fceee85532.html 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 王維詩滲禪意,流動空靈]</ref> 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 [[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唐人別詩,此為絕唱==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維的經典送別詩: 臨別時,王維瞧了瞧客捨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打點好的行囊,微笑著舉起了酒壺,「再來一杯吧」,別後就找不到可以這樣對飲暢談的老朋友了。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卻,一飲而盡的。 這便是唐人風範。他們多半不會灑淚悲嘆,執袂勸阻。他們的目光放得很遠,他們的人生道路鋪展得很廣。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 明朝人評論這首詩說,「唐人別詩,此為絕唱」。<ref>[https://www.som88.net/jiaju/jiaju6401.html 成語詞句網- 王維經典送別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被讚“唐人別詩,此為絕唱”]</ref> ==譯文== 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溼了輕塵, 客舍周圍青青的柳樹格外清新。 老朋友請你再乾一杯餞別酒吧, 出了陽關西路再也沒有老友人。 ==註釋== ①渭城曲:另題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陽關曲》或《陽關三疊》。 ②渭城: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陽古城。浥(yì):潤溼。 ③客舍:旅館。柳色:柳樹象徵離別。 ④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爲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ref>[https://iccie.tw/shici/b47e258814cdcd3ac9b4baf511c1c048 詩詞大全-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註釋]</ref> ==賞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白居易《對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的句子,且註明“第四聲即‘勸君更盡一杯酒’”。<ref>[https://fanti.dugushici.com/mingju/11356 讀古詩詞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ref> 王維的這首詩之所以另有一題爲《陽關三疊》,是因爲詠唱時,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都再唱。 然而,有人認爲僅有末句重疊三唱。按白居易所說的“第四聲”,則應是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重疊。不然“勸君”一句不可能爲“第四聲”。 由於這首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在唐代便被譜成了《陽關三疊》,後來又被編入樂府,成爲餞別的曲子。 ===創作背景=== 這首《渭城曲》是王維晚年之作,其創作年代在“安史之亂”以後。當時的社會,各種民族衝突加劇,唐朝不斷受到了來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擾。<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cf00ba0102y3do.html 新浪博客- 唐詩三百首】王維《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欣賞]</ref> 據《資治通鑑》756年(至德元年)七月載:“徵河西、安西兵赴行。”757年(至德二年)二月載:“上至鳳翔旬日,隴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會。” 故當知“安史之亂”暴發後,兵力大量外調,而此詩約作於作者送友人即將奔赴安西之時,與此同期的詩作尚有《送張判關赴河西》、《送劉司直赴安西》等。 當王維送別友人臨近分別時,也考慮到了戰爭將對他們未來所產生的影響。 ==漫漫黃沙下的陽關== [[File:陽關故址.jpg|thumb|左| [http://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49214521-8BB2CD6C8B7FD7372195D2B91FF417CF/0?fmt=jpg&size=66&h=440&w=900&ppv=1/0 原圖連結] [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4AZMNY500?refer=spider「圖片來源 新浪網」] ]] [[File:陽關一.jpg|thumb|right| [http://n.sinaimg.cn/sinakd2020427s/483/w900h383/20200427/65c4-isuiksn7486669.jpg 原圖連結] [https://k.sina.cn/article_1610362247_5ffc2d8701900q6wd.html?from=cul「圖片來源 新浪網」] ]] 從古到今,到陽關的路都是一樣的寂寞荒涼。這個著名的關隘,位於如今的敦煌市西南70公里處,每年吸引很多人去尋訪漢唐時光。<ref>[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4AZMNY500?refer=spider 快點看報- 千古名關之陽關]</ref> 當然,歷史的痕跡已經很少了,但大漠荒沙還能感受到。僅有的歷史遺跡,是一座漢代的烽燧遺址,聳立在墩墩山上。<ref>[https://k.sina.cn/article_1610362247_5ffc2d8701900q6wd.html?from=cul 新浪網- 被唐詩捧紅的千年古城:人們為何懷念漫漫黃沙下的陽關?]</ref> 最晚在清代雍正年間,這座殘存的烽火台便被遷居到此的移民稱為「墩墩兒」,山因此才被叫做「墩墩山」。 1944年,著名考古學家[[向達]]到陽關訪古,將這座烽火台形容為「陽關眼目」。 ==參考資料== [[Category:831 中國詩總集]]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返回「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