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73.8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S-75飛彈 的原始碼
←
S-75飛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S-75飛彈'''<b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9/e17/nBnauM3X1IjNwgTNwAzMxU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wM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S-75%E9%98%B2%E7%A9%BA%E9%A3%9B%E5%BD%88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small> |} '''S-75'''([[北約代號]]<ref>[http://big5.sputniknews.cn/russia/201910311029956766/ 北約代號],俄羅斯衛星通訊社</ref> :'''SA-2''')是[[苏联]]第一代实用化的[[防空导弹]]系统,1954年10月由拉沃奇金设计局设计,1957年[[莫斯科]]五一节阅兵式公开。主要用于拦截敌[[轰炸机]]执行要地防空,取代了130毫米与100毫米[[高射炮]]。 ==技術== 每个发射营装备六枚发射架成六边形布置。导弹为两级发动机,第一级固体燃料助推段工作4-5秒,弹径0.645米;第二级发烟硝酸-煤油液体发动机工作22秒,弹径0.5米,推力2650千克。发射营的火控系统站能跟踪一个目标,利用三个信道同时制导三枚导弹拦截目标。战斗部重195千克,内装135千克[[炸药]],低空杀伤半径65米,高空杀伤半径250米,平均精度75米。单发杀伤概率70%,三发杀伤概率95%。 载车为吉尔[[ZIL-157軍卡|ZIL-157]]半拖车,最大时速35公里。发射架为CM-63单臂全回转,重8400千克,最大仰角65度,电驱动,再装填时间10分钟。 雷達站組成如下 *“匙架”(Spoon Rest)預警/搜索[[雷达]],作用距离275公里 *“边网”(Side Net)测高雷达。 *“刀架”(Knife Rest)指示/跟踪制导雷达,作用距离65公里。 *“扇歌”(Fan Song)制导雷达距离达发现目标距离70公里以上,自动跟踪距离55公里,采用机械双天线双波束扫描方式,能够同时跟踪6批目标和制导3发导弹攻击一个目标。 S-75系统與現代雷達相比,操作过程复杂,进入战位与接敌反应速度慢,抗干扰性能差,但在1950年代是世界上最尖端科技,直到21世紀的今天還有各種改型升級在一些國家服役。 == 裝備使用歷史 == 蘇聯以[[連]]為單位,中国以[[營]]為單位使用。 1957年12月蘇聯政府批准定型,1958年起迅速裝備蘇聯國土防空軍,到1960年已達到1000具以上發射架。1957年10月,中蘇簽訂協議引進C-75防空導彈系統。1958年10月6日,中國空軍地空導彈第1營在[[北京]]成立;12月6日,[[北京軍區]]空軍組建了地空導彈第2營;1959年1月18日,[[南京軍區]]空軍在[[徐州]]組建了地空導彈第3營。1959年4月,空軍地空導彈各營赴西北靶場進行實彈打靶。1959年9月擔負首都防空作戰值班。 1959年10月7日,地空導彈第2營在營長岳振華指揮下在[[北京]]通縣張家灣上空擊落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王英欽上尉駕駛的[[RB-57D]]偵察機,這是世界防空作戰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導彈擊落敵機。 1960年5月1日蘇軍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附近擊落美[[U-2]]高空[[偵察機]],俘獲[[美軍]]飛行員[[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鮑爾斯]]。 [[越戰]]期間,1965年至1968年美国发动[[滚雷行动]],不再严守不越过北纬17度线,开始允许空军越界对北越进行空袭。苏联于1966年10月起援助北越SA-2對抗美軍,并进行实战检验。初期效果甚佳,每射擊2~3枚即有一次戰果。但隨著戰事延長,双方不断角力,交替技术升级。 1972年12月4日,北越在巴黎和平会谈上拒绝先前已达成意向的条款,美軍遂于1972年12月18日起发动[[后卫II]]行动,进行初始计划为期3天的不计较损失的大规模轰炸。但B52在战役的头3天损失惨重,于是改变战术,从第4天起不顾影响到自己的通讯及战斗机护航,以每4架B52视距内结伴飞行,到达目标区后全开机载大功率宽频电磁干扰,同时进行高空轰炸。电磁干扰一方面使B52 4机编队在目标区无法与地面和护航战机通过无线电通讯,甚至影响到机内的有线电话通讯,另一方面有效地饱和了SA-2的指令接收器放大管,使其在接近B52编队时失去控制;而苏联未来得及调整SA-2战术,新开发的SA-3(后击落F117的型号)也未来得及投入实战。所以在后卫II行动的末期,B52的损失大为降低。不计其它战机和防空武器:此役最后持续了10天,共16架B52被击落或迫降后报废,其中14架为SA2战果,占越战总共31架损失的B52中约一半;越方则共发射了1242枚SA-2,几乎耗尽河内地区的库存;平均SA-2每射擊70枚才有一次戰果。在[[后卫II]]战役中,SA-2一方面打破了美方的3天大规模轰炸迫使越方屈服计划,另一方面也未能阻止美方轰炸,最终迫使北越于29日即轰炸的10天后,回到谈判桌前,并于1973年1月27日签订[[巴黎和平協約]],美国得以“体面”地从越南撤军。 1964年12月,中国仿製的[[HQ-1]]導彈系統初步定型,取得了擊落敵機的戰果,但沒有大量[[生產]]和裝備。對C-75小改提高了電子對抗能力的[[HQ-2]]型,主要目標是U-2偵察機,於1966年試製成功。1967年6月定型。 埃及仿製型號為「Tayir as Sabah」,伊拉克曾经将它改造为地对地导弹。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S-75飛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