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209.1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IP接入网 的原始碼
←
IP接入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G07/M00/15/46/q4YBAFxSnhyALHb0AABVgkk5NDQ821_s.jpg width="26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274907/7508485217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IP接入网'''》,雷维礼,马立香,彭美娥,杨宁,吴凡 著,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f>[http://news.sohu.com/a/791262769_121675507 国家对出版社等级是怎样评估的 ],搜狐,2024-07-06</ref>。清华社现年出版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近3000种,[[销售]]规模和综合实力以及在高等教育教材市场、科技图书市场、馆配图书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前茅<ref>[http://www.tup.tsinghua.edu.cn/aboutus/qyjj.html 企业简介],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ref>。 ==内容简介== IP接入网是全IP化通信网络的重要构成。IP接入网技术是当前全IP通信网络发展与建设的重点,在全球广受重视。 本书系统性地介绍IP接入网技术。全书内容由4篇(11章)组成,重点介绍IP接入网总体标准ITUT Y.1231和基于三平面架构的参考模型,接入控制系统与协议,各种有线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 本书以系统架构和参考模型为纲,基于技术标准和标准系列的分析来讨论接入网技术,标准协议介绍和协议背景分析并重,致力于知识获取、技能提高和技术理念培养。 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网络通信领域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背景与基础 第1章接入网的IP化演进 1.1接入网的诞生 1.2泛通信网络IP化 1.3IP化的接入网 1.4参考文献 第2章预备知识 2.1数字传输基础 2.1.1香农信道定理 2.1.2[[带宽]]还是速率 2.1.3奈奎斯特准则 2.1.4高阶调制技术 2.2系统架构与参考模型 2.2.1系统架构基本 概念 2.2.2OSI系统架构 2.2.3802网络系统 架构 2.2.4MAC技术概要 2.3小结 2.4参考文献 第二篇IP接入网架构 第3章接入网系统架构 3.1背景 3.2IP接入网的三平面系统 架构 3.2.1新一代网络的 三平面架构 3.2.2传送功能架构 3.2.3系统管理架构 3.2.4接入控制架构 3.3G.902建议 3.3.1概述 3.3.2接入网的定义 3.3.3接入网的界定与 接口 3.3.4接入网的功能 架构 3.3.5小结 3.4Y.1231建议 3.4.1概述 3.4.2IP接入网定义 3.4.3接入网在IP网络 中的地位 3.4.4接入网系统架构 3.4.5驻地网 3.4.6IP接入网的 协议栈 3.4.7IP接入网的三平面 架构 3.4.8小结 3.5小结 3.6参考文献 第4章接入控制系统架构 4.1概述 4.2接入控制系统功能 4.3接入控制系统发展 4.3.1部署模式的演变 4.3.2控制协议的发展 4.4接入控制系统模型 4.4.1信息通道 4.4.2NAS模型 4.5接入控制协议环境 4.6小结 4.7参考文献 第5章接入控制协议 5.1概述 5.2EAP协议 5.2.1协议概述 5.2.2协议标准 5.2.3协议分层模型 5.2.4分组格式 5.2.5协议运行 5.2.6EAP在接入控制 中的地位 5.3PPPoE协议 5.3.1协议概述 5.3.2PPP简介 5.3.3协议接入模型 5.3.4协议分层模型 5.3.5分组格式 5.3.6协议运行 5.4IEEE 802.1X协议 5.4.1协议概述 5.4.2协议模型 5.4.3EAPOL PDU 格式 5.4.4协议运行 5.5RADIUS协议 5.5.1协议标准 5.5.2协议模型 5.5.3报文格式 5.5.4报文类型 5.5.5协议运行 5.5.6协议协同 5.6Diameter协议 5.6.1协议概要 5.6.2协议模型 5.6.3基础协议 5.6.4应用协议 5.7小结 5.8参考文献 第三篇有线接入技术 第6章以太网接入技术 6.1引言 6.1.1以太网的诞生与 发展 6.1.2以太网与IP的 匹配 6.1.3802.3标准浴火 重生 6.1.4以太网发展的 启示 6.2IEEE 802.3标准 6.2.1基本标准 6.2.2物理层增补 6.2.3其他增补 6.3系统架构与参考模型 6.3.1系统架构 6.3.2参考模型 6.3.3IP承载 6.4MAC层 6.4.1共享信道的接入 控制 6.4.2MAC协议基础 6.4.3CSMA/CD协议 概要 6.4.4全双工以太网 6.4.5MAC帧 6.5物理层 6.5.1标准 6.5.2参考模型 6.5.3PHY规范汇总 6.5.4双绞线接口 6.5.5光纤接口 6.6网桥与交换机 6.6.1网桥的系统结构 6.6.2网桥的运行原理 6.6.3以太网交换机 6.6.4交换式以太网 6.7虚拟局域网技术 6.7.1VLAN基本 知识 6.7.2VLAN加标帧 格式 6.7.3VLAN网桥的系统 结构 6.7.4VLAN网桥的工作 原理 6.7.5VLAN配置与实现 案例 6.7.6VLAN之间的 通信 6.8几个附加议题 6.8.1PoE 6.8.2OAM 6.8.3功能平面属性 6.9典型的接入应用 6.9.1基于PPPoE接入控 制的以太网接入 6.9.2基于IEEE 802.1X 接入控制的以太网 接入 6.10小结 6.11参考文献 第7章光纤接入技术 7.1概述 7.2光接入网基本概念 7.2.1光纤的传输窗口 7.2.2光接入网系统 结构 7.2.3光接入网应用 类型 7.2.4光接入网的分类 7.3PON概要 7.3.1基本概念 7.3.2标准演进 7.3.3系统结构 7.3.4双向传输技术 7.3.5多路接入技术 7.3.6物理拓扑 7.4EPON 7.4.1EPON概述 7.4.2EPON系统 结构 7.4.3EPON传输 原理 7.4.4EPON帧结构 7.4.5EPON参考 模型 7.4.6EPON的点到点 仿真 7.4.7EPON多点控制 协议 7.4.8MPCP控制帧 7.4.9EPON运维 管理 7.510G EPON 7.5.110G EPON 背景 7.5.210G EPON 概述 7.5.310G EPON技术 特点 7.5.410G EPON MPCP 控制帧 7.5.510G EPON 参考模型 7.6EPON的应用 7.6.1EPON典型应用 模式 7.6.2EPON组网 技术 7.7小结 7.8参考文献 第8章电话铜线接入技术 8.1概述 8.2标准发展 8.2.1ADSL标准演进 8.2.2VDSL标准 8.3DSL接入网架构演进 8.3.1以ATM为中心的 早期架构 8.3.2以Ethernet为中心 的架构 8.4电话铜线接入技术基础 8.4.1电话铜线的传输 性能 8.4.2用户接入段上 技术的演进 8.5ADSL传输技术 8.5.1频谱划分 8.5.2调制编码技术 8.5.3ADSL中的STM 和ATM模式 8.5.4ADSL成帧技术 8.6ADSL2传输技术的改进 8.6.1第三种转移 模式: PTM 8.6.2传输性能提升 8.6.3功率控制技术 8.6.4抗干扰能力的 增强 8.6.5ADSL2+ 8.7ADSL体系结构 8.7.1ADSL系统参考 模型 8.7.2ADSL.Lite 8.8ADSL的应用 8.8.1ADSL设备 8.8.2ADSL接入的典型 应用 8.9小结 8.10参考文献 第9章HFC接入技术 9.1概述 9.2标准发展 9.2.1多媒体有线网络 系统(MCNS) 9.2.2DOCSIS标准 9.3CATV网络和HFC 网络 9.3.1CATV网络 9.3.2HFC网络 9.4Cable Modem系统原理 9.4.1Cable Modem系统 组成 9.4.2Cable Modem与 CMTS交互操作 要点 9.4.3Cable Modem协议 模型 9.5Cable Modem物理层技术 要点 9.5.1下行信道物理层 规范 9.5.2上行信道物理层 规范 9.6Cable Modem MAC层技术 要点 9.6.1上行信道的分配 9.6.2上行信道的冲突 解决 9.6.3MAC层的同步 9.6.4MAC层帧结构 9.7基于同轴线缆的以太接入 技术 9.7.1早期EoC技术 简介 9.7.2新一代EoC技术 概述 9.7.3ITUT G.hn 标准 9.7.4IEEE 1901 9.8小结 9.9参考文献 第四篇无线接入技术 第10章无线局域接入技术 10.1引言 10.2802.11标准 10.2.1标准发展 历程 10.2.2基本标准 10.2.3物理层增补 10.2.4其他增补 10.2.5关于WiFi 10.3网络架构与参考模型 10.3.1无线传输 环境 10.3.2网络基本 结构 10.3.3网络服务 10.3.4服务组与服务组 标识 10.3.5WLAN系统 构成 10.3.6分发系统 10.3.7参考模型 10.4MAC层 10.4.1MAC服务 10.4.2MAC结构 10.4.3MAC帧 结构 10.5CSMA/CA协议 10.5.1概述 10.5.2时隙与帧间 间隔 10.5.3载波侦听 10.5.4ACK与RTS/ CTS 10.5.5随机后退 10.5.6多片阵发 传输 10.5.7DCF访问 过程 10.5.8CSMA/CA 小结 10.6PHY层 10.6.1无线通信 基础 10.6.2系统架构 与模型 10.6.3PMD系统 概要 10.7网络安全性 10.7.1无线网络的 安全环境 10.7.2802.11的安全性 标准 10.7.3安全技术 概述 10.7.4安全应用 10.8小结 10.9参考文献 第11章无线广域接入技术 11.1引言 11.2无线广域接入体系 11.2.1无线广域接入的 概念 11.2.2无线广域接入的 类型 11.2.3无线广域数据 业务 11.3陆地广域无线数据通信 系统 11.3.1移动通信网的 发展概况 11.3.2陆地广域无线 数据通信系统 的组成 11.4GPRS接入技术 11.4.1GPRS的技术 特点 11.4.2GPRS的网络 结构 11.4.3GPRS的信道编码 与数据速率 11.4.4GPRS的资源分配 与数话共存 11.4.5GPRS的协议 模型 11.4.6GPRS的数据 传输 11.4.7GPRS的 局限性 11.5CDMA20001X接入 技术 11.5.1CDMA20001X 的网络结构 11.5.2CDMA20001X 的数据业务与 传输 11.6LTE/4G接入技术 11.6.1LTE/4G的 网络结构 11.6.2LTE/4G的 业务与信令 概述 11.6.3LTE/4G协议 模型 11.6.4LTE/4G中UE 的接入过程 11.75G接入技术概述 11.7.15G标准 11.7.25G应用新 特点 11.7.35G新技术 11.8小结 11.9参考文献 附录A缩略语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IP接入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