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37.6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黄钟瑛 的原始碼
←
黄钟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黄钟瑛</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f1a25f587e67d1cf.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288082&sid=6501567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黄钟瑛'''(1868-1912),[[福建]]闽县人,[[福州]]船政学堂驾驶班及刘公岛枪炮学堂毕业,入济远舰,参加[[甲午海战]]。 <ref>[http://www.lishixinzhi.com/lishirenwu/262353.html 黄钟瑛 ],历史新知网</ref> 1904年升为飞鹰舰管带,1907年任镜清舰管带兼海军部参谋,1911年9月改任海筹舰管带。武昌起义时,任临时舰队司令,率舰队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海军总长兼海军总司令。 1912年因病逝世,终年44岁。 <ref>[http://www.lishixinzhi.com/lishirenwu/262353.html 黄钟瑛 ],历史新知网</ref>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黄钟瑛 出生日期----1869年10月24日 出生地点----福建闽县 逝世日期----1912年12月4日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中华民国 海军总长 毕业院校----福州船政学堂 ==人物生平== 黄钟瑛(1869-1912),原名良铿,又名鎏,字赞侯,祖籍长乐,清同治八年九月二十日(1869.10.24)生于闽县南关外茶亭街巷口铺(今属福州市台江区)。 宋代大儒黄斡的二十三代孙。父黄河澄,同治元年(1862)受闽浙总督左宗棠举存筹办乡团练,保奖五品同知衔。 母李氏,生六男二女,黄钟瑛为第五子。 黄钟瑛14岁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毕业后,入刘公岛北洋水师枪炮学堂实习。 不久,到"济远"舰当舰员。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下旬,"济远"舰护运赴牙山,归途遇日舰,与之激战。 "济远"舰中炮,伤亡惨重,钟瑛协助管带方伯谦指挥战斗,接连发炮重创日旗舰"吉野"号。后随舰参加黄海海战与威海卫保卫战。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调任"飞鹰"舰、"福靖"舰枪炮员。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起,历任"海琛"、"海天"、"海筹"各舰船械、驾驶、帮带。 光绪三十年(1904年),升为"飞鹰"舰管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镜清"舰管带兼海军部参谋。不久,调任"海筹"舰管带。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清军大举南下,进攻湖北革命军;清海军统领萨镇冰率长江舰队进驻武汉江面,见军心同情革命,以治病为名,弃舰赴沪,由黄钟瑛担任临时舰队司令,率舰队驶至九江,经林森等人动员,黄钟瑛率舰队起义,与九江陆军义军组织陆海军联合委员会。 十一月,汉口、汉阳相继失守,钟瑛率舰救援武昌。不久,停战议起,各舰代表在上海选举程璧光为总司令,黄钟瑛为副司令。因璧光在英国未回,钟瑛任代总司令。 民国元年(1912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钟瑛为海军总长兼海军总司令。黄钟瑛决心整顿海军,成立随营宣讲团,编辑出版《军中白话宣讲书》。 南北和议后,北洋政府任命刘冠雄为海军总长,黄钟瑛仍任海军总司令。 钟瑛提出辞职,于4月11日免职。同年12月4日病逝,孙中山撰联挽之 。 中原士族南移入闽四大姓之一的黄氏,起初迁徙入闽的始祖包括有黄敦、黄道隆、黄膺、黄岸等5人,他们全部都是河南固始县人,其中黄道隆东汉末年即已入闽,定居福建仙游县,为迄今所知的最早中原黄氏入闽始祖。 福建黄氏,主要有五大派系,计:守恭公紫云派;福建莆田黄氏岸公派;峭公福建和平黄氏派; 福建敦公虎丘黄氏派;膺公福建青山黄氏派。还有宁德的鞠公派和春公派,构成了福建江夏黄氏的主流,总人数仅次于林氏和陈氏,位居第三。 黄钟瑛早年进福州船政学堂和刘公岛枪炮学堂学习,为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十一届毕业生。同班毕业的有陈镜澜、黄以云、林靖澜、林秉成、周敬熔、孙筠、张海鳌、周兆瑞、卓大宾、蔡馨书。 刘公岛枪炮学堂毕业后,黄钟瑛被派到济远舰上在方伯谦手下当航海员,时值「甲午海战」爆发,黄钟瑛当时即在舰上。 据《民国海军上将赞侯公国史馆本传》记载:「……甲午之役中东以争约启兵端,济远奉命率威远广乙二舰护运赴牙山,归途遇敌时钟瑛济远一舰员耳深知舰队创始远逊敌军,非智取无以制胜。 历说当事者不能用既而济远中炮台前积尸满时,威远广乙二舰被敌■散扼于他港,不能成队。 钟瑛益怒奋竟佐舰长回击敌舰,浪速伤之旋又击中敌舰吉野,歼其首要及员弁以下死无算,以孤军无援不穷追,而钟瑛奋励之气益思有以自告后敌人,犹以济远能战相戒警备云……」 这段鲜为人知的史料记述:黄钟瑛佐舰长方伯谦回击敌舰的经过。 丰岛海战,双方实力悬殊,我方在无准备的情况下,以一舰抵三舰,他认为死拼万不可,非智取无以制胜,钟瑛在危难之际,方寸不乱,足智多谋佐舰长方伯谦以「兵不厌诈」战术诱敌制胜。 「牙山海战」后,朝廷通电嘉奖。电文如下:「……管驾济远之方伯谦于牙山接仗时鏖战甚久,炮伤敌船尚属得力,着李鸿章传旨嘉奖……。」 《民国海军上将赞侯公国史馆本传》一则,见民国史料1919年编《青山黄氏世谱》第三卷,方知黄钟瑛曾参加甲午首役「牙山海战」。 当时他在「济远」舰当航海员,危难之际,出谋划策协助舰长方伯谦转败为胜,并受到清廷的嘉奖。 从以上史料中可知:甲午「牙山海战」,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情势十分不利的条件下,我方能转败为胜,十分不易,这与黄钟瑛的沉着应战,以智取的战术是分不开的。 对于这段历史情节,当载入中日甲午海战的史册中,让世人知道中国人民是不可欺的。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黄钟瑛调任「飞鹰」舰、「福靖」舰枪炮员。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起,历任「海琛」、「海天」、「海筹」各舰船械、驾驶、帮带。 光绪三十年(1904年),升为「飞鹰」舰管带。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镜清」舰管带兼海军部参谋。 1911年9月,改任「海筹」舰管带。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军大举南下,进攻湖北革命军;清海军统领萨镇冰率长江舰队进驻武汉江面,见军心同情革命,以治病为名,弃舰赴沪。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舰队奉命集结于武汉,何去何从,议持两端。黄钟瑛担任临时舰队司令,率舰队驶至九江。黄钟瑛激励士卒,效忠革命,众皆感奋,遂竖白旗,同行各舰亦相率反正。 黄钟瑛率舰队起义,与九江陆军义军组织陆海军联合委员会。 黄钟瑛率舰起义后,又为辛亥革命做了几件事: 第一,参与赴江西安庆平乱。辛亥革命时期,江西军阀黄焕章乘机率部在安庆骚乱,大肆抢掠。黄钟瑛奉命率「海筹」舰载九江司令李烈钧与部队赴安庆平乱。 李烈钧率兵登岸后,黄钟瑛留在舰上镇守江面。为严密防范,黄钟瑛几个昼夜没有歇息,由于水陆配合作战,安庆之乱得到了平息。 第二,赴大通(安徽铜陵)安抚军民。当时,安徽虽然宣告独立,但都督不孚众望,且已出走。黄钟瑛则率「海筹」等舰东下支援安徽,去大通(铜陵)安抚军民, 第三,率舰攻打南京。安徽稳定后,黄钟瑛又率第一舰队进攻南京张勋所率清军。张勋所部怵于舰炮威力,仓皇北渡,南京即于十月二日(12月2日)光复。 第四,率舰队溯江北上,支援武昌革命政权。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十一日,清军攻入汉口,十月八日(1月27日),汉阳又失守,武昌危如累卵。 黄钟瑛得黎元洪电「汉阳旦暮受敌,且陷,急于赴援」,黄钟瑛即率舰队溯江北上,到青山下锚,观察汉口北军行动。次日,黄钟瑛又得到黎元洪的命令: 毁掉清北军南下必经的第一、第二两道铁桥等。黄钟瑛将命令通告全军,并指定由「海容」、「海筹」、「海琛」3舰每日轮流前往轰击。 由于舰队的援助,局势得到了稳定。随后,黄钟瑛率「海容」、「海筹」、「海琛」等舰东下,在高昌庙下锚,以便进坞修整,听侯北伐命令。 1911年12月,黄钟瑛因战功被推举为海军副司令。 不久,停战议起,各舰代表在上海选举程璧光为总司令,钟瑛为副司令。因璧光在英国未回,钟瑛任代总司令。 1911年11月15日,国父孙总统任命黄兴为陆军总长,蒋作宾为次长,黄钟瑛为海军总长,汤芗铭为次长,伍廷芳为司法总长,吕志伊为次长,陈锦涛为财政总长,王鸿猷为次长,王宠惠为外交总长,魏宸组为次长,程德全为内务总长,居正为次长,蔡元培为教育总长,景耀月为次长,张謇为实业总长,马和(君武)为次长,汤寿潜为交通总长。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国父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任命黄钟瑛为海军总长兼海军总司令。 当时,南北各派代表正在上海议和。黄钟瑛认为袁世凯诡计多端,和议前途未可乐观,就派出汤芗铭为司令,率领「海容」、「海筹」、「海琛」、「南琛」4舰组成的北伐舰队,北上支持和发展革命力量。 北伐舰队由南京出发,经上海向烟台航行。当北伐舰队到烟台时,烟台已经宣布光复,推驻舰「舞凤」舰长王传炯任都督。 「舞凤」是交通舰,没有战斗力,北伐舰队到烟台,壮大其革命力量和声势,还同革命军光复了登州及沿海各地。嗣后,北伐舰队停泊烟台,直到南北和议告成。 南京政府成立后,黄钟瑛决心整顿海军,成立随营宣讲团,编辑出版《军中白话宣讲书》。 「海军大事记」载:民国元年改正朔,乙太阳历纪年。一月一日,即清宣统三年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举 总理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以黄钟瑛为海军总长,汤芗铭次之。 取五族共和之义,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以红旗右角镶青天白日,日有十二光芒为海军旗。 1912年1月5日,国父孙中山先生召开首次国务会议。海军总长黄钟瑛、教育次长景耀月、教育总长蔡元培、财政总长陈锦涛、财政次长王鸿猷、外交总长王宠惠、陆军总长黄兴等均有出席; 并留下历史性的照片。南北统一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袁世凯任大总统,黄钟瑛不为其所拉拢,也随孙中山之后自请解职,并举刘冠雄任海军总长,汤芗铭仍为次长。 经政府和刘冠雄的一再挽留,黄钟瑛只解去总长职,仍留任海总司令,以维持大局。此时黄钟瑛仍致力于海军整顿。 1912 年10月28日,黄钟瑛因操劳过度,突然血吐满盆,便请假就医。11月,他被授海军中将衔。12月4日因医治无效逝世,终年43岁。 12月28日,孙中山到上海参加黄钟瑛追悼会并发表演说。孙中山的挽联是:"尽力民国最多,缔造艰难,回首恩南都俦侣;屈指将才有几,老成凋谢,伤心问东亚海权。"对黄钟瑛一生给以很高评价。 ==后世纪念== 黄钟瑛去世后,按照海军上将例优恤,灵柩于1913年1月12日由军舰送回福州,19日在福州孔庙明伦堂召开追悼会,全军下半旗哀悼,国内各界知名人士送来许多祭文和挽幛。 9月4日,黄钟瑛的灵柩葬于福州西门外梅亭天财山他父母的坟旁。 ==参考来源== [[Category:历史人物]]
返回「
黄钟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