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220.2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鸡毒` 的原始碼
←
鸡毒`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5/49336f4cca44486ab006d9cc9d1d3692_th.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4%B9%8C%E5%A4%B4&src=tab_www&correct=%E4%B9%8C%E5%A4%B4&ancestor=list&cmsid=92537e0133ceb0ca522300021e9e3fd3&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30&adstar=0&clw=249#id=726741431e779e54caae3c9315546c6e&prevsn=0&currsn=60&ps=90&pc=30 来自网络 的图片]</small> |} '''鸡毒'''(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 别名:[[草乌]]、[[附子花]]、[[金鸦]]、[[独白草]]、[[鸡毒]]、[[断肠草]]、[[毒公]]、[[奚毒等]]。母根叫乌头, 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 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乌头主产四川、陕西。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ref>[http://mip.dianshu119.com/index.php?doc-view-264.html 乌头-功效与作用], 中药药用价值网, </ref><br> 乌头株高60-150厘米。侧根常数个,侧生于主根四周。 栽培品种的侧根(即称附子)通常1-2个,倒卵圆形至倒卵形。茎直立。叶互生。总状花序,花大,蓝紫色。 '''扩展阅读''' 本草纲目-乌头更多>> 「校正」并入《拾遗》独白草。 「释名」[[乌喙]](《本经》,即两头尖)、[[草乌头]](《纲目》)、[[土附子]](《日华》)、[[奚毒]](《本 经》)、[[耿子]](《吴普》)。[[毒公]](《吴普》。又 [[芨]](音及)、[[堇]](音近)、[[独白草]](《拾 普曰∶乌头,形如乌之头也。 有两歧相合如乌之喙者,名曰乌喙。喙即乌之口也。 恭曰∶乌喙,即乌头异名也。此有三歧者,然两歧者少。 若乌头两歧名乌喙,则天雄、 附子之两歧者,复何以名之? 时珍曰∶此即乌头之野生于他处者,俗谓之草乌头,亦曰竹节乌头,出江北者曰淮乌头, 《日华子》所谓土附子者是也。乌喙,即偶生两歧者,今俗呼为两头尖, 因形而名,其实乃 一物也。附子、天雄之偶生两歧者,亦谓之乌喙, 功亦同于天雄,非此乌头也。苏恭不知此 义,故反疑之。草乌头取汁,晒为毒药,射禽兽,故有射罔之称。 '''形态特征''' 块根倒圆锥形,长2-4厘米,粗1-1.6厘米。茎高60-150厘米,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离生叶,分枝。 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有长柄;叶片薄革质或纸质,五角形, 长6-11厘米,宽9-15厘米,基部浅心形三裂达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菱形, 有时倒卵状菱形或菱形,急尖,有时短渐尖近羽状分裂,二回裂片约2对, 斜三角形,生1-3枚牙齿,间或全缘,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 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通常只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2.5厘米,疏被短柔毛。 顶生总状花序长6-10厘米;轴及花梗多少密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 下部苞片三裂,其他的狭卵形至披针形;花梗长1.5-3厘米; 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长3-5毫米,宽0.5-0.8毫米;萼片蓝紫色,外面被短柔毛, 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自基部至喙长1.7-2.2厘米,下缘稍凹,喙不明显,侧萼片长1.5-2厘米; 花瓣无毛,瓣片长约1.1厘米,唇长约6毫米,微凹,距长2-2.5毫米,通常拳卷; 雄蕊无毛或疏被短毛,花丝有2小齿或全缘;心皮3-5,子房疏或密被短柔毛,稀无毛。 蓇葖长1.5-1.8厘米; 种子长3-3.2毫米,三棱形,只在二面密生横膜翅。 <ref>[http://www.pharmnet.com.cn/tcm/knowledge/detail/103187.html 《神农本草经》之乌头], 中医药, </ref><br> 花期9月至10月,果期10月至11月。 '''功效与作用''' 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有大毒,别名:草乌、附子花、金鸦、独白草、鸡毒、断肠草、毒公、奚毒等。 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 治大汗之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乌头: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一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病作痛等,需炮制后方可内服。 生乌头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用作止痛剂。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 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痹痛,关节疼痛,心腹冷痛,麻醉止痛。 '''药用价值''' 乌头为散寒止痛要药,既可祛经络之寒,又可散脏腑之寒。然其有大毒,用之宜慎。 适应症:乌头能散经络之寒而止痛,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如乌头汤治历节病,散脏腑之寒而止痛,适用于寒邪所致心腹疼痛, 乌头赤石脂丸治心痛,赤丸治腹满痛,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治寒疝腹痛。 乌头除单独为方外,多与它药配伍使用。有相辅相成配伍者, 如乌头赤石脂丸,方中大辛大热之乌头为主药,逐寒止痛, 与大辛大热之附子、蜀椒、干姜合用,相辅相成,以加强其温阳逐寒止痛之力; 也有相反相成配伍者,如治寒饮上逆腹痛的赤丸方中, 乌头与相反药半夏同用,相反相成,以增强散寒化饮降逆之功。 '''化学成分''' 附子含中乌头碱(mes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异乌头碱(isoaconitine)、塔拉弟胺(talatisamine)、川乌碱甲、乙(chuan-wubaseA、B)。 草乌含剧毒的双脂类生物碱: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等。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鸡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