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239.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髭蟾 的原始碼
←
髭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髭蟾</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wenlvnews.com/a/10001/202104/6116f75e607d8cfe9f4ce88255cd3330.jpe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9%AB%AD%E8%9F%BE&src=tab_baike&correct=%E9%AB%AD%E8%9F%BE&ancestor=list&cmsid=2821386cb1039dee667908f9e3c8fe19&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83#id=d538ae1b3c9ddf3bf9d25757786e51a4&currsn=0&ps=46&pc=46 来自 文旅头条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髭蟾 纲: 两栖 拉丁学名: Vibrissaphora boringii Liu 别称: [[中国]]角怪、胡子蛙、崇安髭蟾、坑鹅、雷公角怪 门: 脊索动物 亚门: 脊椎动物 亚目: 无尾 科: 锄足蟾 亚科: 中国特有属角蟾 分布区域: 中国特有属 |} [[髭蟾]],两栖纲无尾目角蟾科髭蟾属动物统称。 [[蝌蚪]]以藻类等为主要食物;成蟾主食蝗虫、蟋蟀、叩头虫、竹蝗、金龟子等多种农林害虫。 ==髭蟾简介== ===折叠科学名称=== *髭蟾 : zī chán *髭蟾属(Vibrissa phora) *学名:Vibrissaphora boringii Liu ===科属分类=== *髭蟾又叫胡子蛙,我国特产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锄足蟾科、角蟾亚科的一属。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雄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2至11枚黑色角质刺,有“中国角怪”和“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之称。髭蟾(4张) ===形态特征=== *髭蟾体头部极宽扁;口大、舌大,后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纵置;上颌有齿;背面皮肤有小细疣粒,构成网状细肤棱;四肢背面多成纵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纵肤棱;胯部多有一月牙形浅色斑,长可达10厘米。身体背﹑面均呈蓝褐色,亦有灰色。眼色特殊,上半呈蓝绿色,下半深褐色。雄蟾上颌边缘有黑色角质刺,雌蟾上颌边缘有米色小点。头部扁宽,前肢长于后肢,趾间有蹼。生活于山地溪流附近的草丛﹑树洞﹑石缝等处,捕食昆虫﹑蛞蝓﹑蜗牛等。 ==生长分布== *髭蟾为为中国特有属,现有5种:①峨眉髭蟾,上唇缘每侧有角质刺5~8枚;②崇安髭蟾,每侧多为1枚,产于福建武夷山;③雷山髭蟾,每侧2枚,无声囊,产于贵州雷山;④瑶山髭蟾,每侧多为2枚,有声囊,产于广西瑶山、湖南和浙江等地,⑤哀牢髭蟾,每侧有10~16枚;产于[[云南]]。 *峨眉髭蟾--泛指[[福建]]、[[浙江]]、[[江西]],[[贵州]]等地的髭蟾,有诸多形态,部分种类头上角数会有所不同 *崇安髭蟾--峨眉髭蟾同属中的一种,别名:坑鹅、角怪。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贵州]]梵净山。 *雷山髭蟾--胡子根数没有峨眉髭蟾多 *瑶山髭蟾--同为中高海拔髭蟾的一种,产地不同于其他 *哀牢髭蟾--仅分布于[[云南]]滇中哀牢山和无量山地区。 ==生活习性== *雄蟾上唇缘的角质刺在繁殖期后脱落,仅基部有突起的软组织,以后再角化成刺,每年周期性更替;雌蟾相应部位有橘红色或米色点。成蟾栖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区。白昼隐匿在石隙、土洞、杂草或树根下。夜出觅食,主食[[蝗虫]]、[[蟋蟀]]、[[叩头虫]]、[[竹蝗]]、[[金龟子]]、等多种农林害虫。[[蝌蚪]]大而粗壮,全长可达100毫米以上。后背与尾基交界处一般均有醒目浅色的Y字形斑。角质颌强。以藻类等为主要食物,也吞食小[[蝌蚪]]。一般昼伏夜出。经1~2年才能完成变态。 ==繁殖== *平时髭蟾不会轻易露面。 到了求偶时节,夜晚时分方在千米高山的林涧中鸣叫。 ==时间== *每年冬天11月上、中旬繁殖(注:多数两栖动物早已进入冬眠,髭蟾此习性相当奇特)。在山溪内才抱对、产卵,卵灰白色,卵径约3.5毫米,卵群呈团状或圆环状,卵群在水中飘荡,最后卵粘附于水中石块上,卵群含卵量多为200-500粒。约半个月的产卵期过后则销声匿迹。 ==地区== *[[受精卵]]约经一个月孵出蝌蚪,蝌蚪也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缓流处或回水荡内,全长可达91毫米,其中头部和身体约长31毫米。蝌蚪背面为深棕色,尾灰棕色,有深色斑,体尾交界处有浅色的“Y”形斑。蝌蚪昼伏夜出,白天隐蔽在石缝内,夜晚以苔藓、藻类为食,蝌蚪需越冬两次,约3年才变态为幼蟾。髭蟾的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 ==名称来历== ===关于角怪名称的来历=== *角怪是一种我国独有的蟾类动物,学名髭蟾,又叫胡子蛙,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 角怪,这个名字让人感觉很奇怪!其实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很奇特,是一个方言上的误会造成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华西医科大学教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淑琴]]女士到广西大瑶山考察,听说瑶山有一种长胡子的蟾酥,估计就是30年代[[美国]]生物学者在[[福建]][[武夷山]]发现的那种髭蟾,于是邀请了[[瑶族]]第一个大学生、时任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县政协主席的苏志风一同进入原始森林寻找,终于找了这种髭蟾。由于整个南蛮、百越体系(湘、黔、桂、粤、闽)的语言,都把青蛙叫做“蟆拐”,拐的意思就是指青蛙的弯腿。而对这种长了角的蛙类,当然就叫做“角拐”。而胡教授是[[江苏]][[常熟]]人,她不大听得懂苏院长的瑶味普通话,错把“拐”听成了“怪”,于是,从胡教授的笔下,就有了“角怪”的名称,并随着胡教授的考察报告出现在相关报刊杂志上,普遍被世人接受。多年后,胡教授方知这是个误会,对此深感遗憾,但是“角怪”的名声早已不胫而走、积重难返了。 ==种群保护== ===折叠种群现状=== *髭蟾在中国[[广西]]、[[四川]]、[[江西]]、[[贵州]]、[[浙江]]等地有分布,但数量稀少。 在中国[[四川]]省的[[峨眉山]]、[[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均有发现,2013年6月[[四川]][[泸州]]发现髭蟾蝌蚪。 ===致危因素=== *其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人为捕捉,如:[[峨眉山]]景区门口的有些餐馆里出售髭蟾蝌蚪。 ==参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 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髭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