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56.12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高山症 的原始碼
←
高山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高山00.jpg|350px|缩略图|右|高山症[https://www.cmu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4610 照片來自]]] [[File:高山02.png|350px|缩略图|左|高山症[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7/12/acute-mountain-sickness.html 照片來自]]] '''高山症'''泛指人體處在高海拔地區時,因高海拔特殊環境所導致的健康風險,正確的名稱為「高海拔疾病(High altitude illness)」。 當海拔高度的上升時,很多環境條件和地面不太相同,包括低[[氣壓]]、低溫、低濕度、高[[紫外線]]等,但其中對健康影響最大的就是因氣壓較低,同時導致空氣中氧分壓較低,以海拔3000公尺的高山為例,山頂的氧氣含量僅有平地的7成左右,旅客突然處於這樣的特殊環境時,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健康問題。<ref>[https://www.cdc.gov.tw/ 高山症],什麼是高山症-衛生福利疾病管制署</ref> ==高山症的分類== *急性高山症: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 通常在抵達高山後的1~12小時出現。臨床的症狀有:頭痛,伴隨有以下任一項:虛弱無力;腸胃道症狀: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頭暈頭昏;睡眠不佳。症狀通常在24~48小時適應後緩解,或因使用氧氣及止痛或止吐藥而解除。 *高海拔腦水腫: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 高海拔腦水腫一旦出現會快速導致死亡,通常在出現急性高山症(AMS)後出現。症狀有:協調能力喪失、步態不穩或意識狀態改變。可以請受試者在平坦地面上,腳跟緊接著腳尖走一直線,大約走5公尺,正常者是不會搖晃或跌出線外,若有則要提高警覺。 *高海拔肺水腫: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 高海拔肺水腫也是一旦出現會快速導致死亡的疾病,而且進展到死亡的速度可能比高海拔腦水腫更快。臨床上可以單獨出現或合併高海拔腦水腫一起出現。臨床症狀有:休息狀態下有呼吸不適、咳嗽、虛弱無力或運動能力喪失、胸悶。<ref>[https://www.cmu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4610 高山症],認識高山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ref> [[File:高山01.jpg|400px|缩略图|居中|高山症[https://www.drheichao.net/2019/08/21/%E9%AB%98%E5%B1%B1%E7%97%87-%E6%96%87%EF%BC%9A%E6%B2%88%E5%AD%9F%E5%A8%9F%E9%86%AB%E5%B8%AB/ 照片來自]]] ==高山症症狀== [[File:高山03.png|325px|缩略图|右|高山症[https://genedavinci.pixnet.net/blog/post/165654015 照片來自]]] 高山症(高海拔疾病或高山反應)可能出現的3種類型的狀況: *急性高山症:患者會因為缺氧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厭食以及失眠等症狀。 *高海拔腦水腫:高海拔腦水腫最主要的症狀是劇烈頭痛,並合併步態不穩、噁心、嘔吐、行為異常、幻覺和意識模糊等症狀。 *高海拔肺水腫:患者會先出現運動能力變差,合併乾咳、疲倦、呼吸急促等症狀,之後會發展為咳血、虛弱以及發紺等嚴重症狀。<ref>[https://kb.commonhealth.com.tw/library/363.html#data-5-collapse 高山症],高山症症狀-康健知識庫</ref> ==如何預防高山症?== 1.出發前先諮詢醫師作身體檢查評估。 2.目的地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時,應先在1500∼2500公尺高度處過夜休息,且盡量避免直接以飛行的方式前往高地。如果必須直飛使得首日睡眠得在高度超過2500公尺的地區,最好考慮使用預防性藥物。且在3000公尺以上,[[睡眠]]高度每天不增加超過600公尺。之後每2∼3天(或每上升1000 公尺)建議需休息一天不增加高度。 3.登山時要慢慢上山,不要操之過急,使身體有足夠的時間逐漸適應低氧氣的環境。可以白天爬高一點,晚上則睡在海拔較低的地方。 4.在抵達高地後避免劇烈的活動以及[[酒精]]性飲料,不要抽菸,記得要多喝水並注意保暖。 5.食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飲食,可增加體內二氧化碳,提高呼吸中樞的驅動能力。避免[[碳酸飲料]]及豆類等產氣食物,以減少脹氣。 6.盡量避免使用鎮靜安眠用藥(會抑制呼吸中樞及缺氧時的換氣反應)。<ref>[https://www.drheichao.net/ 高山症],高山症-沈孟娟醫師</ref> [[File:高山05.jpg|400px|缩略图|居中|高山症[https://www.drheichao.net/2019/08/21 照片來自]]] ==預防高山症的藥物== 藥物的選擇與用法(預防與治療的劑量不同),可在登山前向醫師諮詢,並按醫師指示事先服用來預防: 1.丹木斯Diamox(Acetazolamide):為一種利尿劑,可以預防急性高山症並且加速身體適應高地環境,出發前一日開始服用,每日兩次,每次125mg,抵達後繼續服用兩日再停藥。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以及蠶豆症不能使用。 2.得利生Dexamethasone:可以預防急性高山症及高海拔腦水腫,是一種[[類固醇類藥物]]。用在對Acetazolamide有禁忌而無法使用的族群,或已出現嚴重高山症而下降高度可能延遲的病人身上。 3.口服Adalat(Nifedipine)、口服威爾鋼Viagra(Sildenafil):用來預防高海拔肺水腫。 ==出現高山症該怎麼辦?== 降低、降低、再降低!! 高海拔腦水腫和高海拔肺水腫都是會快速導致死亡的疾病。但是,如果及早處理,幾乎可以得救且完全康復。所謂及早處理,就是一發現立刻下降海拔(一般降低500~1000公尺)。而像高壓袋治療、氧氣治療只是暫時救急的方法。 不要將患有高山症的人單獨留下,還有務必謹記不要帶著急性高山症的症狀繼續上升高度,如果在同一高度休息後,症狀仍未緩解或一旦症狀惡化,立刻再往更低海拔下降,才能避免意外的發生。<ref>[https://www.cmu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4610 高山症],認識高山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ref> ==高山症狀及處置== 強健體魄雖有利爬山,但高山症是基因所致,科學家至今仍未找出致病基因,因此要預防高山症,行前不妨先爬小山測試,合歡山高度就相當適合民眾測試。 台北馬偕家庭醫學科主任黃偉新表示,通常高山症的發生時間較慢,須經歷一天才可能發生。一旦發生,「降低高度」是最正確的處置方式,若繼續待在相同高度休息、睡覺,只會讓病情惡化。 [[File:高山04.jpg|400px|缩略图|居中|高山症[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3/1199998 照片來自]]] ==到高海拔地區如何預防出現高山症症狀?== 1. 謹慎規劃爬升速度 預防高海拔疾病最重要、有效的方式就是避免快速上升高度,讓身體能慢慢適應高海拔環境。如果行程安排許可,最好先在海拔2000~3000公尺處待1至2天,超過海拔2750公尺後,每天睡眠高度不要爬升超過500公尺,此外睡眠高度每增加1000公尺,最好要多花一天時間適應。在同樣的海拔高度,夜晚的氣壓會比白天低,所以判斷是否有高山症症狀應以夜晚為準。 2. 提早練習適應高海拔環境 如果預計要前往高海拔地區旅遊,活動前30天內可至海拔2750公尺以上的地區停留2天以上,有助於身體適應高地環境。 3. 使用預防藥物 4. 在高海拔地區的一般性預防措施 [[File:高山08.png|400px|缩略图|右|高山症[https://www.careonline.com.tw/acute-mountain-sickness.html 照片來自]]] (1) 盡量減少劇烈、高耗氧活動,劇烈活動會加速消耗[[血氧]],增加肺動脈壓 (2) 保持身體溫暖,低溫會增加肺動脈壓 (3) 不要吸菸,吸菸會減少吸入的氧氣量,增加肺動脈壓 (4) 不要飲酒、服用[[鎮靜劑]]或[[安眠藥]],以免抑制呼吸中樞及缺氧換氣反應,此外飲酒、服用鎮靜劑也會使意識狀態改變,容易和高海拔腦水腫症狀混淆 (5) 飲食盡量高醣低脂,但避免食用會產氣的食物(如大豆、[[碳酸飲料]]等) 5. 給登山旅客的建議 (1) 登山本身就是一項高耗氧活動,旅客一定要謹慎衡量自己的體力、路況、負重等條件 (2) 登山行程應視人數搭配適當數量的專業嚮導,嚮導應熟悉路況,並清楚高海拔疾病緊急處置 (3) 旅客應事前了解求援管道,如在國外登山,一定要確認醫療保險是否能夠提供山地救援的服務,以及是否能夠全額理賠 (4) 攀爬4000公尺以上高山者,可考慮攜帶折疊式加壓袋、氧氣瓶等裝備,並應事先了解途經的山屋、營地有哪些設備 6. 很多高海拔地區的居民有預防高山症的偏方,如:中國大陸的紅景天、南美地區的古柯葉,旅客可嘗試,但不建議用來取代正規的預防藥物,也不該因此忽視高山症的初期症狀.<ref>[https://www.cdc.gov.tw/Category/ListContent/wL-8Abm9o5_5l4gSOR8M5g?uaid 高山症],高山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ref> ==兒童高山症== [[File:高山09.jpg|400px|缩略图|右|高山症[https://www.fruitenzy.com/altitude-sickness/ 照片來自]]] 大部分看到的都是針對成年人的高山症的預防與處置,但隨著愛山人口增加,我們也開始看到許多小朋友會跟著父母親一起上山親近自然。但是成年人面對自己的不舒服,可以比較明確表達,可是對於還不能很清楚表達自己感受的兒童,發生高山症的機率並不比成人少,那到底幾歲才適合上山?如何能知道小朋友罹患高山症?兒童高山症要怎麼預防? 另外,肥胖與體能不佳的兒童與青少年,也是高山症好發的族群,發生高山症的機率甚至高達83%,比一般同齡者多出一倍多! 一、高山症的發生率: 1.急性高山病在兒童之發生率似乎與成年相近。 2.高海拔肺水腫在居住在低海拔兒童身上不會增加發生的危險,但長年居住在高海拔的兒童比較會發生重返的高海拔肺水腫。 3.沒有任何已經發表的文獻討論兒童的高海拔腦水腫。 二、危險因子: 1.上升速度過快 2.抵達地點之海拔過高 3.勞動 4.寒冷 5.已存在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6.原先就存在的心肺疾病 7.個人對疾病的感受度 8.居住地在高海拔且自低海拔地區之後重返高海拔之孩童 9.大型有組織的登山隊伍 三、症狀評估: 1.大於八歲:可用成人的方式來評估症狀。 2.三歲至八歲:需用睡眠、食慾、活力及情緒,以及使用改良版之路易斯湖急性高山病診斷標準來評估。 四、高山症之預防: 1.沒有任何研究提及兒童高山症之預防,但是一般認為可以採用成年之預防方式。 2.上升速度:成年的緩慢上升速度方式是否可以用於兒童,目前尚不清楚。 3.使用藥物預防:一般而言應避免使用藥物來促進高度適應,因為緩慢上升速度便可以達到相同之效果。但如果先前便容易發生高山症的兒童,使用藥物也許有幫助。 五、教育訓練: 孩童、照顧者以及他們的家人應該在兒童進入高海拔前先了解可能之症狀。 親人也應該了解孩童在高海拔的反應與一般簡單旅遊疾病有何差異。 六、緊急救護計畫: 任何進入偏遠高海拔地區之團體都應該有緊急救護計畫。緊急救護計畫必須事先聯繫以促進脫困。 假如孩童進入高海拔,立即下降高度或取得氧氣必須越快越好(幾小時內)。 應避免撤退時需要曠日廢時或需要先上升高度才能下撤。 七、團體高海拔旅遊: 應提供高於2500公尺之先前之睡眠高度以促進高度適應,並應盡量緩慢上升高度,且行程必須保有彈性來處置可能之病童。 先前之計畫應該包含以下幾項: 1.評估所有孩童之過去病史 2.教育所有孩童、工作人員以及家長關於高山症以及其他環境急症 3.對於工作人員必須進行野外第一線急救訓練以及準備野外急救包 4.緊急救護及脫困計畫,必須包含緊急事件時的聯繫 5.醫療及救援保險。 八、治療方式: 1.沒有任何研究提及兒童高山症之治療,但是一般而言,可以遵照成年人的處置流程。 2.藥物劑量方面應有所調整。 3.必須特別注意的是一旦兒童發生高山症症狀需要下撤時,必須比成年病患更早下撤,其原因是高山症在孩童的疾病進展尚未完全明瞭。在下撤過程,必須盡可能的減少勞動以免惡化症狀,並且在下撤過程必須由有緊急處置能力的人員陪伴。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高山07.jpg|缩略图|高山症[http://www.mountainpig.com/best_single.php?id 照片來自] File:高山06.jpg|400px|缩略图|居中|高山症[http://www.mountainpig.com/best_single.php?id=31 照片來自] </gallery> ==常見謬誤== 1.高山反應 = 身體缺乏足夠氧氣使用。 錯! 身體缺乏氧氣將直接引致昏厥和[[窒息]],來不及有高山反應前已死亡。 高地外界環境的氧氣量少了,但通過增加呼吸和心跳頻率,身體仍能獲得所需氧氣。 幾種高山反應的一個主要成因反而是在剛到高地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 2.體育健將不會有高山反應,年輕人有高山反應的機會較小。 錯! 體育健將和年輕人如自以為體能好而登山太快,甚至有較大機會令高山反應惡化。 3.到訪高地很危險很易喪命。 錯! 真正致命是兩種少見和可避免的高山症:高山肺水腫HAPE 和高山腦水腫 HACE。 到訪高地出現一般高山反應其實很普遍,除了1~2兩天頭痛外甚少引致生命危險。 致命的通常是患者忽略早期病徵勉強登山,或因特殊情況不能撤退所致 (如:走青藏線受困於唐古喇山口)。 只要身體健康,沒長期病,對高山反應和高山症有充分認識,不值得因為過度憂慮而放棄前往尼泊爾山區、西藏、秘魯、玻利維亞這類很有特色的高山地方。 4.尼泊爾山區居民不會患上高山症。 錯! 尼泊爾的雪巴人Sherpas(夏爾巴人) 天生能適應五千米高度, 但尼泊爾山區還住有很多其他民族沒與生俱來對高地適應。 5.我以往曾乘車/纜車到過某高地遊覽沒有異樣,我不會有高山反應。 錯! 高山反應往往會在到達高地後一些時間才出現,最危險是到達一個更高高度後的首個晚上。 白天玩幾小時OK,晚上出問題;登山較坐車易得高山反應;到過五千米,下次到四千米地方仍可能有高山反應。 6.我在高地走路氣喘 = 我有高山反應 錯! 氧氣少了自然較易喘氣,高山反應是因高地空氣稀薄而引起體內發生較長期的生理 / 化學變化, 引致不同程度的病徵。除非你停止運動甚至坐下來休息很久仍感呼吸困難,或出現其他病徵。<ref>[https://genedavinci.pixnet.net/blog/post/ 高山症],高山症常見謬誤-痞客邦部落格</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gallery> ==視頻== 健康醫點靈-家醫科俞恩醫師-高山症的預防與處理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FlVREm3XQU}} 高山症預防與處理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WHIBWfMBg}} 一分鐘學知識,認識高山症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L4bRKzrbNA}} == 參考資料 == {{Reflist}} [[Category:993 戶外活動]]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高山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