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22.1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高山族民歌 的原始碼
←
高山族民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高山族民歌</big>''' |- |<center><img src=https://aimg8.dlssyht.cn/u/1251181/ueditor/image/626/1251181/1558450661813906.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AB%98%E5%B1%B1%E6%97%8F%E6%B0%91%E6%AD%8C&step_word=&hs=0&pn=11&spn=0&di=7214885350366248961&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649330298%2C3959152393&os=1906544727%2C3193457512&simid=4096789373%2C811667456&adpicid=0&lpn=0&ln=585&fr=&fmq=168384112733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15&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i1.hdslb.com%2Fbfs%2Farchive%2F1838f9a69180aae7334ea7108b74f7a7760fcb0c.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ktstktst_z%26e3Bv54AzdH3Fet1j5AzdH3Fwen09l9bc80AzdH3F&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高山族民歌 节日起源;祭歌 |} '''高山族民歌'''颇多采用自由节拍,规整节拍中以偶数 拍子,特别是 拍最常见。曹地区民歌也使用拍。高山族民歌的歌词在形式上有明显的[[特点]],如儿歌 的歌词多采用连环句法;排湾民歌常用比喻和含蓄手法, 赛夏矮灵祭祭歌的词句[[非常]]整齐。<ref>[https://wenda.so.com/q/1605406510210690 高山族民歌都有哪些分类?] , 360问答,2019年12月27日 </ref> ==背景信息==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高山族内部语言差别很大,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等十多个分支。没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狩猎。有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至今保留着原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脉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少数散居在福建、上海、北京、武汉等地。高山族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 ==民歌特色== 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在歌谣里他们歌颂勤劳勇敢的[[英雄]],控诉受压迫剥削的苦难,向往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清黄叔《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记载34首番歌,其中有歌颂劳动、反映生产斗争的肖垄社《种稻歌》、大武郡社 《捕鹿歌》;歌颂祖先、歌颂斗争历束奔尝放史的阿束社和武洛社的《颂祖歌》;歌唱新婚、会饮等生活题材的南北投社《贺新婚歌》、南社《会饮歌》等,还有力田、念祖、 被水、认饷、祀年和别妇等内容的[[民歌]]。 现代高山族民歌中,反映生产劳动和斗争的有耕作、狩猎、捕鱼和祭祀、会饮、祝年等歌;反映恋爱和婚姻的有恋歌、抒情乌束弃示爱歌、婚礼、思妇、念夫等歌;一般生活民歌包括怀乡歌、悲歌、禁忌歌、迎宾、送宾、怀念、思家等歌。 ==民歌音乐== 高山族人是中国台湾最早的居民,约40万人(1982 年统计),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由于居住 地区和语言的不同,高山族内有阿美、排湾、泰雅、赛 夏、布农、曹悼叠渗罪、雅美、鲁凯、卑南、邵和平埔等名称。 除平埔人与汉族杂居平原外,其他分布在台湾本岛[[山地]] 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及兰屿岛。此外,大陆上也有少数 高山族人散居各地,以福建最多。 高山族音乐有民歌与器乐两大类。民歌比器乐丰富, 可分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和叙事歌 4类:①劳动歌 是在农耕、狩猎、捕鱼及其他劳动中唱的,以农业劳动 歌最多。②生活歌分抒情歌、朗诵歌、讽刺歌、舞歌、 酒歌、儿歌和催眠歌等。③仪式歌分礼俗歌、祭典歌和 巫咒歌等3种,礼俗歌用于婚礼、丧礼和迎宾送客等场合; 祭典歌用于有关农业、[[狩猎]]、渔业的祭祀仪式以及祭祖 先、祭人头和举行成年仪式(祭猴)等场合;巫咒歌用 于祈求降雨和祛除疾病。④叙事歌是以叙述历史来缅怀 祖先和颂扬部落头人充欢设等为内容的传说故事歌。 高山族内(平埔除外)根据位置相邻、社会发展水 平相近和音乐上的某些共同点,可以划分为5个音乐[[文化]] 区。各个音乐文化区包括较原始的到相当复杂的民歌。 它们的音阶、旋律、多声部结构、和声以至风格等有很 大的差异。 ①阿美地区与卑南地区位于东部平原,与汉族接触 较仔组早,在高山族中文化水平较高。这一音乐文化区使用 五声音阶,以羽调式最多,旋律的音域较宽,富于歌唱 性。卑南民歌抒情优美,主要是单声部民歌;阿美民歌 热情而充满活力,有单声部的一领众和以及多声部的对 位型合唱和轮唱等多种形式。阿美南部的二部到五部的举整备 对位型合唱,是高山族多声部民歌中形式较复杂的品种。 ②泰雅地区和赛夏地区使用不完整的五音阶较多。 泰雅民歌多数用la、do、re和sol、la、do、re音阶,音 域狭窄,只有四度或五度,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吟诵性;除 单声部民歌外,赛夏矮灵祭祭歌中,有男、女声平行四、 五度合唱;泰雅东南的赛德克地区有轮唱等形式,下例 是二部轮唱加持续音型的合唱: ③布农地区、曹地区和邵地区流行和声型合唱。在 布农地区,合唱比独唱更为[[盛行]],一般分二部,也有较 多声部的,各声部之间一般是一音对一音的关系。基本 音阶是do、mi、sol,与当地人巩企剃喜爱的弓琴和口簧发出的 泛音相同,有时出现re、 i、↓mi。合唱几乎全采用大、 小三度、纯四、纯五、纯八度等协和音程。它的主旋律 和节奏跳动不明显,全曲似乎只是协和音程的连续,速 度中庸,格调平和。如: 曹地区的民歌也以和声型合唱较多,使用的音阶有 两种:一是do、mi、sol;一是以do、mi、sol为基础,有 时加re或la。合唱一般是部分地使用和声,比布农注重 旋律,旋律较流畅,声部组合也以协和音程为主。该地 的单声部民歌比较古老,使用五声音阶,以羽调式最多。 此外,住着少数邵人的日月潭,自古以来是游览胜地,以 杵歌杵乐最有名。 ④鲁凯地区与排湾地区在17世纪末期出现了贵族与 平民阶层,已进入原始社会末期,与高山族其他地区(平 埔除外)相比,曾经达到社会发展的较高阶段。鲁凯以 及排湾北部邻近鲁凯的[[地区]]主要流行带持续低音的合唱, 一般分二部,也有三部的。二部合唱的高声部由独唱担 任,低声部由众人演唱持续音。高声部旋律采用的音阶 是do、re、mi、fa、sol,很少达到la,有时省略sol;do 是主音,通常用作持续音。和声特别喜欢用大二度音程。 节拍规整、清晰。这类合唱与当地人使用的双管鼻笛和 双管竖笛演奏的曲调相似。 排湾的其他地区主要流行单声部民歌,使用以do、 mi、fa、sol为基础,有时加la、 i、si、do的音阶及 五声音阶,旋律富于歌唱性。 ⑤雅美地区位于台湾本岛东南的兰屿岛,长期以来, 很少受外界影响,是高山族中文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该 地没有乐器,民歌较原始,其中有一些不准确的音高或 未定形的音程、[[音阶]]。多数民歌使用do、re、mi音阶, re是主音,do进向re,有时(特别是在终止式中)向下 滑约小三度。如: 高山族的乐器,主要有口簧、弓琴、竖笛、鼻笛、 乐杵、竹筒、铃、裂缝鼓和龟甲等。 台湾高山族音乐有了很大变化,仅就祭典歌而 言,由于祭祀仪式除了收获祭、赛夏矮灵祭和雅美船祭 以外,都已逐渐废除,与之配合的歌便在生活中消失。另 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阿美、排 湾和泰雅等地区出现了一些现代抒情歌和讽刺歌,它们 是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体裁。 在大陆上,音乐工作者对高山族民歌进行了搜集、 [[整理]]、研究和加工创作。大陆上的高山族人经常用民歌 曲调填词,歌唱他们的新生活,抒发他们对家乡台湾和 那里的骨肉同胞的深切怀念。 ==民歌之乡新竹== ===位置=== 新竹古称竹堑,为昔日平埔族"竹堑社番"所居住之地。位于台湾岛的西北部,新竹平原的南部,南面丘陵与宝山乡毗连,东北以头前溪与竹北市隔溪相望,东侧和竹东相连,西南紧接苗栗县竹南镇,西濒临台湾海峡,多海滩港岸。为全台科技经济命脉之所在。 ===史料记载===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并入清朝版图,竹堑归诸罗县管辖,始有汉人至此开垦。[[雍正]]元年(1723年),淡水厅治设于竹堑,竹堑成为当时北台湾的一个重镇。 新竹自然环境丰富,群山环抱着小小的丘陵及平原地形,临海又有河川注入台湾海峡,因而生态丰富。秋冬因为东北季风的关系,风劲强大,在这里各族群的人混居着,近年因为科学园区、工研院、清交等大学,又添上了许多外来人口。 二百多年的历史,造就了新竹古迹之丰,囊括山海湖潭、风土人文,新竹街道的特殊魅力在于其深具"人性尺度的空间"、随处可见的"盎然绿意"、以及"徒步可及的百变容颜",可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由于新竹市地势南高北低,装若喇叭,其开口处正对[[台湾海峡]],因而四秀风长驱直入,有"风城"之称。新竹"米粉"制造得天独厚,驰名中外。另外新竹的美术灯、竹艺品、番石榴、贡丸等都是独具地方特色的购物。 ===美食=== 米粉在台湾米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台湾新竹县的客雅溪一带水质甘美,风势很大,而且湿度适宜,风干的米粉别具风味,再加上独特的加工秘方,新竹米粉闻名遐迩。客雅溪畔米粉厂林立,米粉加工成为当地群众创收的一大支柱。 ===娱乐=== 高山族民歌 温泉泡温泉、洗三温暖是游台湾的一大重头戏,遍布台湾的温泉区让您尽享温泉的[[乐趣]]。尽情伸展您的四肢,在温泉水疗的作用下,浮想联翩。台湾温泉有的历史悠久,有的野味十足。洗完皮肤会变的粉红透明,非常舒服。平均泡一次约台币200圆。 ===民歌===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至今保留着原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脉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少数散居在福建、上海、北京、武汉等地。高山族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 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在歌谣里他们歌颂勤劳勇敢的[[英雄]],控诉受压迫剥削的苦难,向往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j0138a54fp9|480|270|qq}} <center>中华56民族之歌——阿昌族民歌《山歌》</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30 中國文化史]]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高山族民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