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198.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顶骨 的原始碼
←
顶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顶骨</big> ''' |- | [[File:U=1976547996,3369979224&fm=26&gp=0.jpg|缩略图|居中|[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976547996,3369979224&fm=26&gp=0.jpg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A1%B6%E9%AA%A8&step_word=&hs=0&pn=1&spn=0&di=926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976547996%2C3369979224&os=2834476446%2C617202949&simid=4094675184%2C519028946&adpicid=0&lpn=0&ln=1562&fr=&fmq=160403869643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www.51wendang.com%2Fpic%2Ffad04cda99eef0e51cc03f63%2F7-810-jpg_6-1080-0-0-108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c8ojg1wg2_z%26e3Bv54AzdH3F15vAzdH3Fuw1a9v1wlljjuajc8vvanumnAzdH3F0&gsm=2&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为成对的[[脑颅骨]],外隆内凹的四边形扁骨,位于颅顶中部两侧。外面中部稍下方,有自前向后的两条弓状线,上方的称上颞线,为颞筋膜的附着处;下方的称下颞线,有[[颞肌]]附着。外面中部有一隆起,称顶结节,两结节间距离为头最大宽处,为测量颅最宽的标志点。 ==基本信息== *中文名;顶骨 *拼音; dǐng gǔ/gū *属性;头骨之一 *形状; 略呈扁方形,在头的顶部 *特点; 左右各一块。 *简介; 泛指头颅骨 *注音; ㄉㄧㄥˇ ㄍㄨˇ ==顶骨的生理学意义== 参与组成脑颅。为凸面向外略呈长方形的[[扁骨板]],位于颅盖的中部。颅骨外伤时此处多见,有时可为[[凹陷]]性或粉碎性骨折。 脑颅骨的解剖结构 脑颅骨包括枕骨、[[蝶骨]]、颞骨、[[顶骨]]、额骨及筛骨。 枕骨 枕骨位于颅的后下方,呈瓢状四边形,其前下分有枕骨大孔,枕鳞在孔的后上方,孔的两侧有侧部,基底部在孔前。 ①枕鳞,外面中心为枕外隆凸,向两侧延伸成上项线,向前在正中线上的隆起为枕外嵴。内面凹陷,由十字隆起分成四个窝,上位两个呈三角形对应大脑枕叶,下位两个呈方形邻接[[小脑]]。隆起的中心为枕内隆凸,向上有上矢状窦沟,此沟经过隆凸,多连至右侧横[[窦沟]]。枕内嵴自隆凸向前延至枕骨大孔。 ②侧部,下面为[[枕髁]],接寰椎,枕髁纵轴指向前内侧。髁后的髁窝内有时有髁管,通导[[静脉]]。髁前分的上方有舌下神经管通过,舌下神经(Ⅻ)行经此管。侧部前缘凹入,称为颈静脉切迹,其外侧分突向外,成为颈静脉突。颈静脉切迹与颈静脉突,在整颅上与颞骨共同围成颈静脉孔。 ③基底部,朝向前上,外面(下面)的中央小突起即咽结节,为咽缝所附着;内面微凹,称为斜坡,承托[[脑桥]]、[[延髓]]和基底动脉;两侧为岩下窦沟。 蝶骨 蝶骨呈蝶形,位于颅底,居[[枕骨]]与[[颞骨]]之间,区分为中央的体、向两侧伸展的大翼和小翼,以及突向下的翼突(图1)。 ①体,中空为蝶窦。体上面凹陷成[[蝶鞍]],前方始于交叉前沟,继为横置的鞍结节,再向后为容纳脑垂体的凹陷,故名垂体窝,窝后为向上高起的鞍背;鞍背两侧向后外突起,即后床突。体侧与大翼交接处的纵沟,为颈内动脉所通过,称为颈动脉沟。体前面正中突起为蝶嵴,下面向下的突起名蝶嘴。蝶窦向前的开口,为蝶甲所掩蔽,留下的孔道即蝶窦口。体的后面在成年(约25岁以后)与枕骨底部以骨性结合相连。 ②小翼,自体的前外分向外突出,前接额骨和筛骨,后缘游离,其内侧端即前床突;小翼与大翼之间的裂隙,沟通颅中窝与眶,名眶上裂。小翼以两脚起自体,两脚之间为视神经管,连接交叉前沟外侧端至眶,为视[[神经]](Ⅱ)及眼动脉所通过。 ③大翼从体向外上伸展,宽阔,嵌入整颅,构成[[颅中]]窝的底、眶的外侧壁、颞窝的底,以及颞下窝的上壁。其大脑面的深凹邻大[[脑颞叶]]。其前内侧的[[圆孔]],水平向前通至翼腭窝,有上颌神经(V2)经过。卵圆孔较大,位于圆孔的后外侧,下达颞下窝,通过下颌神经(V3)。靠近蝶棘的棘孔亦通颞下窝,是脑膜中动脉入颅孔道。大翼的颞面组成[[颞窝]]的底,供颞肌附着。颞下面是颞下窝的顶。该面与颞面以颞下嵴为界。大翼的眶面呈四方形,朝向前内,组成眶的外侧壁。 ④翼突自体与大翼交界处垂直向下突出,形成鼻腔的外侧壁、颞下窝的内侧壁、[[翼腭窝]]的后壁,向后方敞开的翼突窝将成翼突分为内侧板与外侧板。内侧板后缘构成鼻后孔的外侧缘,下端有翼钩。翼突根部前面有翼管连通破裂孔及翼腭窝,有翼管神经通过。鞘突位于内侧板与体的交界处,突的上、下分别有腭[[鞘沟]]和[[犁鞘沟]],在整颅形成同名的管。 1、蝶骨小翼2、[[蝶骨]]大翼3、垂体窝4、鞍背5、[[棘孔]]6、卵圆孔7、圆孔8、眶上裂 颞骨介于蝶骨与枕骨之间,构成颅腔的底和侧壁的一部分,也参与颞窝和颞下窝的组成,分为鳞、鼓、岩(乳)等三部(图2)。 ①鳞部在上,垂直位呈鳞状,颞面即外面,光整,为颞肌所附着,有颞中动脉沟。颧突自该面后下分突出,指向前接[[颧骨]]颞突,组成颧弓。其下面接下颌头的深凹,名下颌窝;关节结节隆起于下颌窝之前,为窝的前界。 ②鼓部在鳞部之下,乳突之前,是不完整环状[[骨块]],居外耳道的下方;其内侧端有鼓沟,为鼓膜附着处。外耳门即被鼓部从前、下、后三方面所包围。 ③岩(锥体)部,坚硬,内藏内耳及[[鼓室]],其乳突在后外侧。乳突内侧为较深的乳突切迹,是二腹肌后腹附着处,再内侧为枕动脉沟,有枕动脉经过;其内面可见乙状[[窦沟]]。在岩部下面与鼓部之间有鼓索小管,鼓索由此穿出。锥体本身呈三棱锥体形,从鳞部与鼓部的内面伸向前内方,嵌于蝶骨与枕骨之间,分前、后、下三个面。锥体前面为颅中窝的底,近尖端处为[[三叉神经]]节所在部位,稍凹陷成为三叉神经压迹。 该面具弓状隆起、鼓室盖、岩小、岩大神经管裂孔及岩小、岩大神经沟。岩部上缘介于前面与后面之间,有岩上窦沟。后面属于颅后窝,前分有内耳门,为面神经(Ⅶ)和前庭蜗神经(Ⅷ)出入部位。内耳门后外侧的骨裂隙,即前庭水管外口。下缘介于后面与下面之间,前为岩下窦沟。下面近中央处为颈动脉管外口,向上通[[颈动脉管]],管由岩部尖端经颈动脉管内口,开口于破裂孔的颈动脉管外口之后的骨面凹陷,为颈静脉窝,窝与枕骨颈静脉切迹相连接,形成颈静脉孔,孔内自前往后为岩下窦、舌咽神经(XI)、[[迷走神经]](X)、副神经(XI)、乙状窦所通过。在颈动脉管外口与颈静脉孔之间的骨性隔后端较宽,容有一明显小凹,即蜗水管外口。向前下内方伸出的茎突与乳突之间,可见茎乳孔,为面神经(VII)出颅孔道。岩部尖端和蝶骨体与枕骨之间所围的空隙名[[破裂]]孔,其下口在活体常为[[软骨]]所掩盖。顶骨呈四边形,外隆内凹,可区分为两面、四缘、四角。外面后分可见隆凸的顶结节和靠近矢状缘的顶孔,在中线外侧有上、下颞线。内面沿矢状缘有上矢状窦沟;在乳突角处为乙状窦所经过,形成乙状窦沟。 额骨 额骨分为直竖于前方贝壳形的额鳞、水平位的眶部和前面下突的鼻部;组成颅前窝的前壁和底以及眶的顶。 ①额鳞区分为外面、内面和[[颞面]]。外面下分两侧圆形隆起的额结节是原发骨化点的部位,在女性及幼年者更为明显。其下方为眉弓,在男性更隆起;两侧眉弓内侧端之间,称为眉间。眶上缘的内侧1/3与外侧2/3交界处,呈现眶上孔或眶上切迹,为同名神经血管所通过,再向内侧,有半数的颅可见额切迹或孔,有滑车上神经、[[血管]]的分支经过。眶上缘的外侧端止于颧突。内面的脑压迹、[[动脉沟]]、颗粒小凹皆明显;在正中线上,从上而下有上矢状窦沟、额嵴、盲孔。颞面位于颞线以下部分组成颞窝底前方,供颞肌附着。 ②鼻部,位于两侧眶上缘之间,向下缩细成为[[鼻棘]]。③眶部中间由筛切迹分成左、右三角形的眶板,分隔颅前窝和眶。眶面内侧的浅凹或棘为上斜肌腱滑车附着点,名为滑车棘或滑车小凹。外侧分是泪腺所在部位,称泪腺窝。筛前、筛后孔(管)由[[额骨]]和筛板接合而成,沟通眶至鼻腔。额窦,左右各一,中隔常偏向一侧,故左右窦不等大,由[[额鼻管]]开口于中鼻道。 筛骨 筛骨薄而脆弱,介于两眶之间,居蝶骨之前方和额骨之后下方,组成颅前窝的底、鼻腔的顶和外侧壁以及眶的内侧壁。额状面观,筛骨作“巾”形,分成筛板、垂直板及两侧的筛骨迷路。 ①筛板,居水平位,嵌入[[额骨筛]]切迹,分隔颅腔与鼻腔,有20余个筛孔,通嗅神经(Ⅰ)根丝。 ②垂直板,分隔[[鼻腔]]成左右两半,组成骨性鼻中隔的上分,前接中隔软骨,下与[[犁骨]]相接。 ③筛骨迷路是筛窦的总称,由两额状位的隔分成前、中、后筛窦。迷路外侧壁名眶板,作成眶的内侧壁,迷路内侧面不规则,有向下外卷曲的上鼻甲与中鼻甲。迷路的后、中、前筛窦,都开口于鼻腔。<ref>[http://www.a-hospital.com/w/%E9%A1%B6%E9%AA%A8 顶骨”],医学百科, 2018-08-1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顶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