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97.13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青龙古镇 的原始碼
←
青龙古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青龙古镇</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0/ori-20230419222107-31338939_jpeg_720_480_298361.jpg/8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imageGroupId=5498505&relateImageGroupIds=5498505,4575665&lemmaId=69367008&category=#5498505_0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青龙古镇,原名菁蒿嘴,是一处集军事、古建、[[园林]]、庙宇、[[祠堂]]、[[古道]]、地道于一体的北方明清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截至2022年12月27日,古镇总建筑面积约114000平方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清嘉庆年间,村中王氏族人为大清捐银百万两,皇家便赏赐了一面绣有“青龙”图案的大旗,示意满汉一家,自此菁蒿嘴便更名为青龙古镇。青龙古镇目前设立有三大博物馆,分别是民间艺术博物馆、时代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全方位展示山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和农耕文化变迁的历程。古镇内东建文昌祠、西设龙王庙、北筑凤头寨,依托当地上下起伏、左右蜿蜒的地貌,按照东文西武、南龙北凤、龙凤呈祥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建造。沿着古道中轴线展开,形成龙形分布,独树一帜。古镇内庙宇楼阁、民居院落、花园戏台应有尽有,形制完整。两庙五阁、三戏台、九窑十八洞、十八堂、汉代烽火台、明代古地道珍稀奇特。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青龙古镇 开放时间:全天 原名:菁蒿嘴 行政区类别:村 门票价格:免费 占地面积:235万平方米 人口:1400人 ==建制沿革== 青龙古镇文化源远,青龙古镇原名菁蒿嘴,(一种中药材---蒿子,因四季常青,而得名)。清嘉庆年间,村中王氏族人王绳中(出生于乾隆八年),为大清捐银百万两,皇家偿赐 “百万绳中”匾额一块和绣有“青龙”图案的大旗一面,示意满汉一家,从此菁蒿嘴便更名为青龙镇。 ==相关资讯== 王家成为当地官宦云集(三——五品官员多达130多位)商铺遍布全国各地的官商富贾, 发迹后的王家便在家乡依其南北5华里上下起伏、左右弯曲的地形,仿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文西武构筑手法,东建文昌祠、西设龙王庙,北筑凤头寨,形成东文西武、南龙北凤、龙凤呈祥的总体布局。形成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成为历史上北方的闻名重镇。 历史上的青龙有受皇赐横匾的“百万绳中”王绳中,有孙中山同盟会会员王世昌,有监运通、特授文林郎,户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翰林院编修、按察司知事、国子监典籍、布政司理问、巡检、教谕、学正等,官途遍及直隶、河南、山东、广东等地。一时地灵人杰,商贾繁荣之胜景。明永乐年间(1430),山西太原通往内蒙的交通要道上,有一村落名“菁蒿嘴”。在距菁蒿嘴二公里处的北面(今韩寨),有一王家庄,王家庄的先人在当时已由土地为生转向经商。大约在公元1415年左右,王家的一位先人,在生意上特别能干,还会外国话,随官家船队多次下海做买卖,而且还是一位官员,(官职几品不详)这可能和郑和下西洋有关。到代宗景帝执政期间,因以前每次下海要耗费国的大量银两,对庞大船队下海做生意不再主张。但对王家来说,借助下海经商做买卖的机会,学得了一身做生意的真本事,至使王家的商号店铺,在当时已有了一定规模。 据说,在明光宗泰昌之年正月初一子时,王家生的一子。长大后读书过目不望,珠算一教就会,后来,独创了“一掌经”,据推算此王家先人应生在公元1620年左右,(这便是后来王家百万绳宗的祖先)此时的王家分布在各地的字号日益增多,可说是“日进斗金”。在封建社会也讲的是“官道通,百业兴”。在王家庄居住也不适应了,看准了菁蒿嘴这块交通要道的风水宝地,当时这里居住着李、金、肖、三大姓,也开几座店铺,经营土地为生,还有一处地名叫金家店,这三大姓人家人数不多,经济也不怎么富裕。王家描准这个时机,便在菁蒿嘴大量的购房买地,修建店铺、亭、院、大兴土木,从王家庄往下搬迁。这时王氏家族还有迁往别处的不少,剩下的王姓已没有几户,韩氏家族的人数转多,到大清道光年间,王家庄更名韩寨村,对此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戏剧所演的《钉缸》就出在王家庄)自从王家迁居青蒿嘴后,生意越做越红火,每一、四、七有集市、车水马龙日益兴旺。到大清康熙年间,王家向国家捐白银一百万两,当时轰动整个北京城,这里面有段神奇的传说。(王家出了个银人的故事)康熙帝龙颜大喜,策封王家“兵部侍郎”,(名字记不清)并赠銮架一付,但没有配备日月龙凤扇。在商号方面敕封“百万绳中”另赐云边金黄旗一面,上面绣着青龙一条上书“皇清敇赐”以示满汉一家,与八旗子弟同坐。此时王家进入了鼎盛期,从南到北有一百零八座垃玛庙,开有磨菇店、药店、食品店,等。内地药铺有珍贵的百草霜,分布在福建、广东、四川等地的州官府台,县官不计其数。(这是一九六三年大面积摊坟时从墓碑上看到的)在建筑风格上依敕封青龙旗为依据,处处以龙体的形状建筑,如龙的前龙腿叫风水坡,按风水学叫祥光普照紫气东来,右腿靠三府沟边,动用人力背土,夯土堆成一座长、宽、高近三十米的土崖,与对面的文昌庙相对称,遥相呼应。建成一座龙王庙,配有钟鼓楼戏台,每年六月十八龙王庙唱戏,人山人海,香火不断热闹非凡,在王家大兴土木期间五代人坚持不分家,将整个村建成一条龙体形。为了将青龙旗和村庄永远流传下去,王家决定以青龙镇为证将菁蒿嘴更名为青龙镇,意思是以敕封的青龙旗为证。 青龙镇的整个建筑群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古镇南北长5华里。镇南头弯道形建筑群为龙尾;镇西弯形建筑为弯曲向后蹬的龙的右腿;镇东曲起通向塌崖坡的道为龙的左腿。因此道向河边,恰似龙爪刚露出水面;风水坡弓形旧道是龙的右前腿;龙王庙弯曲的坡道是龙的左前腿,下街是龙脖,大十字是龙爪;河坡是龙头,五里长街为龙身,龙头上河神庙等两处庙宇的水井为龙眼。镇东一条大河由南至北滚滚而去,远远望去,青龙镇犹如一条出水巨龙,腾空而起。 镇外有一土塔,原为春秋时传递军事信息的烽火台,远看犹如一支巨笔。王家又在与西黄水村接壤处建一土塔,上又建一毛笔尖,取文曲星点状元之意,希望上苍能保佑王氏家族代代多出官员。 青龙镇两侧店铺林立,都是明清建筑。老爷庙、泰山庙、奶奶庙、河神庙、文昌祠、龙王庙、大王庙、茶皇庙等寺庙雄踞古镇四周高坡和沟口路旁,殿宇雄伟,或如展翅雄鹰、或如异怪猛兽年复一年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保护着古镇的吉祥、平安。王氏家族居住20堂11楼3个花园及其他民居。建筑风格各异,建筑水平高超,木雕、砖雕、石雕设计奇巧,工艺精湛。尤其是五里长街上的五道阁全国罕见。所谓阁,既非台榭,也非牌坊,它是树立在大街上的。类似城门楼的建筑。头道阁位于镇中央,宽约三间,进深10米,二层砖木结构,上筑木结构硬山顶楼三间,房内朝北塑观音和文殊二位菩萨,朝南塑五百罗汉,层层相叠,金碧辉煌。往南行一华里为二道阁,此阁规模与头道阁相同,不同的是阁内塑的是真武大帝。再向南行一华里为三道阁,建筑规模与前二阁相同,但阁上塑的是玉皇大帝与魁皇爷。这三道阁都装有铁大门,晚上关门后,街面如铁桶一般,十分安全。四道阁在东面,阁上塑诸葛亮和岳飞像,名曰双忠阁,朝东洞门上方刻“青龙镇”,朝西洞门上方刻“双忠阁”。第五道阁在河神庙附近,据传河里有眼,通往大海。河水经常涌上来淹没古道。财东王石磷组织居民修筑大坝,建河神庙,消除了水患,后建阁以作纪念,阁上有慈禧太后亲笔题字,朝南面的墙上题有“安澜”二字,朝北面的墙上题有“坦途”二字。每逢过年过节,五道阁上点亮碗灯敬神,灯火通明,照亮全镇,十分壮观。<ref>[https://you.ctrip.com/sight/yangqu2999/1713700.html 青龙古镇]携程旅行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青龙古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