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55.1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陈大贵 那所叫和平的学校 的原始碼
←
陈大贵 那所叫和平的学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重定向 [[那所叫和平的学校(陈大贵)]]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那所叫和平的学校'''<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7008379/pexels-photo-700837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那所叫和平的学校》'''是[[中国]]当代作家陈大贵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那所叫和平的学校=== 这是我十九年以前去过的一所小学,现在随着[[乡镇]]合并和教育布局的改革已经撤销了,但这个学校留给我的记忆和精神财富,一直都在。 学校的名称叫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平乡小学,是全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的甘肃省酒泉市哈萨克族自治县一所普通学校。从县城出发,吉普车颠簸着向西南行驶了三个多小时后,在一处四面都是山的平凹处停了下来。这里便是和平乡,平均海拔两千七百多米,一些或新或旧的平房错落有致地分散在平凹处。正是十一月底,寒气逼人,冬风凛冽,树上的叶子已经落的一片不剩,仅有的一家小卖部也冻得缩手缩脚,店门紧闭,街上不见一个行人。 一面迎风飘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寒冬里格外醒目,那鲜红的颜色让人心头猛然热起来。朝着国旗走过去,和平小学没几步路就到了。推开拴着皮筋的学校侧门,哈萨克族和汉族小朋友“呼啦”一下围过来,好奇地看着我们,一点也不认生和羞怯。当时的教导主任、37岁的哈萨克族汉子哈念告诉我,学校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原来是帐篷小学,随着放牧的牧民不断迁徙,后来才慢慢形成固定的校舍。共有七名老师,二十二名学生,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共七个班,学生最少的是五年级,只有一人,最多的是二年级,有四人,老师们往往身兼多职。而这所学校,还是阿克塞县牧业乡里学生最多的一个。从这里毕业后,学生就要去离家近两百公里的县城上学。和平乡远离县城,生活用品相对匮乏,交通也不方便,家在县城的老师一般一个学期才回一次家,但大家都无怨无悔。学校实行双语教学,哈念从事教学工作十三年,在和平小学就教了十年书。 在另一间教室,身着哈萨克族传统服饰的学前班班主任库拉西汉正在给孩子们上课。她手捧课本,专注而认真,孩子们挺直腰杆,坐的整整齐齐,两眼盯着课文,跟着库拉西汉诵读。朗朗书声在冬日里传出老远,让萧索的冬日多了几分生机。每读完一段,库拉西汉就会停下来表扬孩子们几句,和孩子们互动一下,课堂气氛很活跃。她的家在县城,从教七年一直在和平小学,只有假期才回县城。库拉西汉的孩子才一岁多,只能寄放在和平乡的亲戚家,每天上完课、批改完作业才去照看。我问她:远离家人,一个人既要教书又要带孩子,苦不苦?库拉西汉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为了教好这里的孩子,苦一点没啥。在当时的条件下,和平乡没什么娱乐活动,老师们的业余生活很单调,日子很难熬。“好在去年十一月,和平乡架设了光伏电站,有了长明电,我们可以看看电视、听听录音机什么的,我也能在灯光下多陪陪孩子,没那么害怕了。我相信,以后这里的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库拉西汉说。 与其他房舍相比,和平小学显得相对气派。十七间砖混结构的新教室是和平乡最好的建筑,刚投入使用四个多月,办公室、电教室、少先队活动室、图书室、教室宿舍等一应俱全。老师们说,县上和乡上都非常重视教育,想方设法改善教学条件,这些新校舍和原来破旧的下雨落雨刮风灌风的校舍好多了,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这些朴实的话语,让我在离开那所[[学校]]很久以后,仍然觉得很[[温暖]]、很潮润。现在,阿克塞的所有牧民早已在县城定居,住上了别墅和新楼,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想穿啥穿啥想吃啥吃啥的好生活,分散在各乡镇的学校全部撤销,孩子们也全部在县城学校就读,享受着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党和人民的怀抱里健康成长积极向上。和平乡和比邻的多坝沟乡合并为阿克旗乡,迈入了更好的发展步伐。 哈念和库拉西汉,从那次以后我再没见过。想必,他们和其他老师一样,已经进入县城的学校继续从事教学[[工作]],或者换了工作。不过,留在我心里的,依旧是那面鲜艳的、迎风而动的国旗,以及他们朴实的话语:为了教好这里的孩子,苦一点没啥。全国各地,还有许许多多哈念和库拉西汉那样的老师,在偏僻的牧区、山区、草原等地的课堂上坚守、奉献,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着力量。“为了教好孩子,苦一点没啥”,和平小学老师的话,也是全部老师的心里话,这句话虽然很平常,但它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激荡着我的[[心灵]]。<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陈大贵,笔名北斗,[[甘肃]]酒泉人,新闻工作者。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陈大贵 那所叫和平的学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