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03.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阿拉伯 的原始碼
←
阿拉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阿拉伯'''(''' Arab''' ),可指阿拉伯民族,也可指阿拉伯世界。阿拉伯民族起源于闪米特种族,是闪族最年轻的一支,亲缘上与希伯来人相近。阿拉伯世界泛指阿拉伯人居住的地区,阿拉伯世界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阿拉伯 地理位置:西亚,北非 主要民族:主要民族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File:阿拉伯1.jpg|缩略图|[https://image.so.com/view?q=%E9%98%BF%E6%8B%89%E4%BC%AF%E7%9A%84%E5%9B%BE%E7%89%87&listsrc=sobox&listsign=05548b65aca98ee33173dd4e6abca7b2&src=360pic_strong&correct=%E9%98%BF%E6%8B%89%E4%BC%AF%E7%9A%84%E5%9B%BE%E7%89%87&ancestor=list&cmsid=367d8c9a0c2979651032be6cebc5e19a&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adstar=0&clw=284#id=05548b65aca98ee33173dd4e6abca7b2&currsn=0&ps=59&pc=59 图片来源] [http://pic25.nipic.com/20121116/5111800_225918113100_2.jpg 原图链接]]] ==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公里,位于亚、非两大洲的结合部,其非洲部分占 72%,亚洲部分占 28%,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阿拉伯世界有宽广的海岸线,如[[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和[[印度洋]]等水域的海岸线,该地区曾经孕育了一些著名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文明、亚述文明、巴比伦文明、腓尼基文明等。这些文明不仅在当时,而且直到21世纪都有传奇性,所有考古发掘都能找到它们完整的古迹。 在上述历史时期产生了三个传统的天启的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它们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当今,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基督徒约有21.8亿(2010年)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约有15.7亿人,二者合起来占当今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多,可见天启一神教在世界上巨大的影响力。 各国居民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另有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及其它[[宗教]]。 阿拉伯世界人口约为2.3亿(2006年),其中青少年所占比重为最大,不到一半的人口为低于15岁的青少年。如果将人口平均密度理论用于阿拉伯世界人口密度,这一理论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那里的定居地都集中在有水源的地方。阿拉伯人大多数都聚居在海岸地区和河谷周围。最突出的例子是埃及,那里有90%的居民生活在面积只有5%的土地上。 农业是阿拉伯世界主要经济部门,该地区居民消费的主要粮食作物有椰枣、小麦、燕麦、稻米、玉米和高粱。出口交流的作物有棉花、[[甘蔗]]、甜菜、[[芝麻]]。阿拉伯世界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与关于阿拉伯国家都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想法不同。阿拉伯世界的自然资源中还有铁、铜、磷酸盐锰。21世纪的阿拉伯国家已经开始了产业的转型,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旅游业,金融业,服务业都是比较发达的。 21世纪的阿拉伯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社会,居住着若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和不同习俗的群体,但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两个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现象。阿拉伯人生活在一片宽广的土地上,统一的历史和传统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尽管他们是22个国家成员,但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同一个民族的一部分。 游牧的阿拉伯人又称"贝都因人"(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靠饲养[[骆驼]]为生,仍然保留着部落制度。 ==国家==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同时也是阿盟的成员国。 阿拉伯国家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分为西亚12国和北非11国,包括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北苏丹、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总面积约14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3.4亿(2012年)。[1] 注:人口数为2008年的资料 ==民族== 泛指讲阿拉伯语的各部族。"阿拉伯"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占这些国家居民的大多数,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国,估计约2.3亿人(2006年)。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自6世纪起使用源于阿拉米字母的阿拉伯文。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少部分属什叶派。此外,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约旦的极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语言== 字母为阿拉伯语的书写形式。这表明在很多书籍和杂志中,短元音并不被标出,所以人们必须从文中推测出这些元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闪族语更多的使用辅音和长元音来区分词义。 阿拉伯字母属于亚兰字母体系,共有28个表示辅音的字母,只有在《古兰经》上才加元音符号。 《古兰经》第一次定本时阿拉伯半岛只有17人会书写阿拉伯语,在7世纪60年代以后增设词尾点符阶段;7世纪末8世纪初,增设字母点阶段;8世纪中叶,增设读音符号阶段。 在8世纪,阿拉伯语作为学术、政治语言,在阿拉伯国家使用,从10世纪以后,才在所属范围应用口头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是连续书写的,这不同于每个文字都单独书写的象形文字。这意味着阿拉伯字母的书写形式会受到语境的影响。 在阿拉伯字母中,双辅音使用一个tashdeed(类似于w的符号)表明。 古兰经是使用阿拉伯字母表书写的,世界上有几种语言使用阿拉伯字母,包括波斯语,乌尔都语。但是这些语言跟阿拉伯语使用的字母表都有一些区别。 在Unicode 4.0标准中,阿拉伯语字母位于0x0600~0x06FF,由于阿拉伯语字母书写系统里面,字母在单词的不同位置的形态是不一样,所以Unicode 4.0还定义Arabic Presentation Form-A和Arabic Presentation Form-B来规定使用阿拉伯字母表的语言的显示字符。 字体方面,需要使用Arial等支持阿拉伯语的字体才能正确显示阿拉伯语字母。 阿拉伯文化性质以伊斯兰教为指导,是对古代闪族人文化的继承,也是希腊化的叙利亚文化、埃及和波斯文化的再现,是多种文化相互碰撞、传承、交融的产物,是介于东西文化间的东方文化,在中世纪高度发达,还为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提供助力。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包括:阿拉伯人固有文化(诗歌、散文、谚语、故事、传说、星相……),伊斯兰文化(《古兰经》的圣训、教义、教法……)和外族文化(波斯、印度、希腊、罗马)。 ==历史贡献== 阿拉伯人对数学的贡献:阿拉伯大数学家花拉子密把代数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数学分支,他写的《还原与对象的科学》成为数学历史上的名著,他的著作到16世纪的时候还是欧洲各主要大学的教科书。其他的阿拉伯数学家在三角几何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们把三角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把圆周率算到17位数值,打破了中国数学家祖冲之保持了一千年的记录。在几何学方面,他们把图形和代数方程式联系起来,成为解析几何的先驱,后来的笛卡儿的解析几何也是在阿拉伯人的基础上实现的。 阿拉伯人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以阿拉伯数字为工具,结合古希腊的逻辑学发展出完善的代数学,今天的"代数(ALGEBRA)"一词即来自阿拉伯语(AL-JABR)。奥玛尔·海亚姆是《代数问题的论证》(简称《代数学》)一书的作者,在数学尤其是代数学历史上堪称最杰出者之一。另外,奥玛尔·海亚姆还进一步发展了二项式定理。 阿拉伯人对文学的贡献:阿拉伯文学的主要题材是诗歌和散文。《古兰经》堪称阿拉伯文学的典范,而且《古兰经》不仅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对社会、政治、道德体系全方位规划的经典,她使伊斯兰更是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千零一夜》则生动展示了古代伊斯兰世界社会生活的斑斓画面,高尔基在评论《一千零一夜》时,把它誉为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里程碑"。亚洲四大文豪之一阿拉伯作家卡里·纪伯伦的诗篇号称当代阿拉伯文学,乃至全世界文学的瑰宝。 在整个中古时代,阿拉伯文学较少神秘主义的色彩,而以战争和爱情作为主题的作品,和宗教题材相比,占据了压倒多数,这是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出现的是"阿达卜"文学,阿达卜的意思是离开宗教,到诗文和其他作品中去寻求知识,所以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提倡对非宗教知识的索求;二是富有象征和讽刺意味,代表作家[[贾希斯]],作品有《动物志》和《吝啬的国王》等。阿拉伯在"阿达卜"文学之后出现了广为流传并深受民众喜爱的"马开麦"文学,"马开麦"的意思是"集会",顾名思义,就是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讲故事"。 先驱者是哈马沙尼,他编出了一套以阿市·阿鲁德托哈·阿鲁斯甘达里为主角的系列故事集。哈利里紧步哈马沙尼的后尘,代表作品为《阿布扎得言行录》。 《一千零一夜》作为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品,享誉全世界。该书主要形成于阿拔斯王朝时期,实际上是一部民间故事总集,只是由编纂者将其汇为一个整体而已。《一千零一夜》最后成书于16世纪。事实上,这本世界文学名著最早并非产生于阿拉伯,而是产生于印度。约在公元六世纪,这部具有连缀故事性的文学作品从印度传到了波斯,后在八世纪被译成阿拉伯文,开始在阿拉伯流传,经过几个世纪的增改,约到中世纪末,它才形成现有的样式,而原有的梵文底本则散佚了。按照书中所说,在印度和中国之间有一个叫萨桑的岛国,国王山鲁亚尔荒淫残暴,每天娶一女子,睡一夜后即杀掉。女子都纷纷躲藏起来,宰相奉命四处寻找而不得。宰相女儿山鲁佐德不忍心看父亲一筹莫展,自愿嫁给国王。山鲁佐德晚上讲故事引来了国王的好奇心,而且故意不讲完,国王也就不杀她,命令她继续讲下去。于是,山鲁佐德便一直讲了一千零一个晚上,国王最后终于悔悟。《一千零一夜》实际上讲了134个故事,其中亦包括了一些寓言和童话。登场亮相的有社会上各色人等。故事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深刻地刻划各种人物形象及心理活动,有时也鞭挞社会的某些丑恶乃至罪恶现象。故事中寓含的道理发人深思。 ==历史== 阿拉伯人是闪族人最年轻的一支。闪族发源于阿拉伯半岛,有巴比伦人、阿摩里人、迦南人、阿拉马人、阿卡德人、迦勒底人、亚述人、希伯来人和阿拉伯人。在公元610年,伴随伊斯兰教的问世,阿拉伯人登上历史舞台。但在633年下半年,在欧麦尔的领导下,阿拉伯人仅仅用了十年就打下了中世纪阿拉伯范围。 阿拉伯人的民族来源可以上溯到远古的闪米特部落。阿拉伯民族的血统后来融入了[[波斯人]],突厥人等。根据基督教《圣经》,亚伯拉罕(阿拉伯语发音为易卜拉欣)有两个儿子: 以实玛利:(阿拉伯语发音为易斯玛义)亚伯拉罕和结发妻子撒拉的侍妾夏甲之子。[[《古兰经》]]认为他是阿拉伯人的祖先,穆斯林们认为以实玛利是他们属灵上的祖先,但据科学研究表明,阿拉伯人的血统只有一小部分是来自于以实玛利的。[3] 以撒:亚伯拉罕与结发妻子撒拉之子。以撒生育两个儿子──雅各(后改名以色列)和以扫(以扫后来改名以东,以撒和以扫是两个人) 。 中世纪历史分期: 1.蒙昧时代:伊斯兰教问世之前,610年前的100年到150年 2.穆罕默德时代:610年~632年,共22年,穆罕默德复兴了伊斯兰教,并且他主张将富人的钱资助给穷人,曾经被放逐,但是他赢得了大多数穷人的支持。 3.正统哈里发时代:632年~661年,共29年。有四大哈里发(哈里发在阿语中是继承人的意思) 4.倭玛亚王朝时代:661年~750年,共89年 5.阿拔斯王朝时代:750年~1258年,共508年,共37位哈里发。 扩张: 1.欧麦尔时代(634年~644年)攻占伊拉克、沙姆地区和埃及。641年占领埃及。 2.韦立德(即瓦立德,705年~715年在位)时期,派遣其名将屈底波(古太白)攻占河外地区(中亚),呼罗珊哈查只总督的侄子卡西姆将军于711年攻取印度河流域;北非统帅总督穆萨711年派陀立格将军占领安德鲁斯(西班牙南部),直到1492年,阿拉伯人才被赶出西班牙。732年普瓦提埃战役中阿拉伯人达到了扩张的极限,败给法兰克人,没有继续在欧洲扩张。 ==政治与外交== 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盟" (League of Arab States -- LAS),是阿拉伯世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组织,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地区性组织之一。1944年9月,在埃及倡议下,阿拉伯各国外长在亚历山大港举行会议,拟订了《亚历山大议定书》,并决定成立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年3月22日,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和约旦7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拟订并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宪章》,宣告阿盟正式成立。阿拉伯人的统一由于他们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而得到加强与发展。阿拉伯国家联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域组织之一,建于1945年3月22日联合总部正式建立之前。 其宗旨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服务诸领域,在教育、通讯乃至发展、技术、工业等方面,组织、协调阿拉伯各国的活动,使它们结合为一个整体。 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关系良好,阿拉伯国家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涉及人权、西藏、北京奥运会等问题上给予我国重大支持。进入21世纪后,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及外长理事会连续通过加强对华关系的决议。我国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民恢复合法民族权益的正义事业,在地区热点问题上采取公正、平衡立场,受到阿拉伯国家欢迎。中阿在一些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保持着良好的协调与配合,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安理会改革、气候变化、反恐、多哈回合谈判等问题上立场相近。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部分阿拉伯国家(阿尔及利亚)向联合国提交了决议草案A/L.630以及附加文件1、2号使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这些决议捍卫了中国主权和尊严,使得中国得以让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友好关系的明证。 1988年11月20日,刚刚建国的巴勒斯坦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005年3月,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宣布,支持中国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埃及外交部部长助理萨米哈·苏克尔说,作为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埃及及其他阿拉伯国家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原则立场! <ref>[https://image.so.com/i?src=360pic_normal&z=1&i=0&cmg=15484592.111588148708318800.1587548705544.6372&q=%E9%98%BF%E6%8B%89%E4%BC%AF%E6%95%B0%E5%AD%97%E5%AD%97%E4%BD%93%E5%A4%A7%E5%85%A8 阿拉伯数字字体大全,360图片]</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710世界史地]]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阿拉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