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46.20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的原始碼
←
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作者是[[老子]],创作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 作品名称 [[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创作年代[[春秋战国]]时期作品出处道德经 作者 [[老子]] [[File:08f790529822720e663b1dba70cb0a46f31fabfd.jpg|缩略图|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08f790529822720e663b1dba70cb0a46f31fabf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08f790529822720e663b1dba70cb0a46f31fabf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图片来源百度]]]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②;[[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正]]③。[[其致之也]]④,谓⑤[[天无以清]]⑥,[[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⑦;[[神无以灵]],将恐歇⑧;[[谷无以盈]],将恐竭⑨;[[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⑩,将恐蹶⑾。[[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⑿孤、寡、不谷]]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⒁。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⒂,珞珞如石⒃。 ==译文==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注释==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灵:神或指人。灵:灵性或灵妙。 3、正:一本作“贞”。意为首领。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谓:假如说。帛书作“胃”。 6、天无以清:天离开道,就得不到清明。 7、废:荒废。 8、歇:消失、绝灭、停止。 9、竭:干涸、枯竭。 10、正:一本作“高贵”,一本作“贞”。 11、蹶:跌倒、失败、挫折。 12、自称:一本作“自谓”。 13、孤、寡、不谷:古代帝王自称为“孤”、“寡人”、“不谷”。不谷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誉无誉:最高的荣誉是无须称誉赞美的。 15、琭琭:形容玉美的样子。 16、珞珞:形容石坚的样子。 ==引语== 这一章讲“道”的普遍意义。前半段段论述“道”的作用,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或者说,“道”是构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万物就不能存在下去。后半段由此推及到人间,告诫统治者从“道”的原则出发,并常要能“[[处下]]”、“[[居后]]”、“[[谦卑]]”,即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没有老百姓为根本和基础,就没有高贵的侯王。因而在本章的内容中,同样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 ==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杨兴顺说:“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天得一以清’……老子揭露了客观世界的矛盾,企图削弱矛盾,遏阻矛盾的尖锐化,为着这一目的,他把统一看成万物的基础而把它绝对化。”(《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事实上,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只有一个,宇宙的总规律也只有一个,因而他突出“一”,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论,而且是物质的。在世界的自然万事万物之中,老子列举了许多相互矛盾的对立体,并认为对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最终归于统一]]。所以,他一再使用“一”,也表明他认为矛盾和对立总要归于统一。在人类社会而言,老子也强调统一,认为侯王也要注重唯一的“道”,才能使天下有个准绳。这个准绳是什么?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侯王应该认识到“贱”、“下”是自己的根基。有道的人无须光华如玉,还是质朴更好一些。总而言之,本章开头就是讲道的普通性、重要性、不论是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来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一切都不会再存在下去。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730517/113arxvdOLjEIubaIATC1DiMP0b0B6ca4rG0yFhz65dYX1CZ5SetF5vtNn9CgWhx6_WgYhHj0EHS_5hyNX0qNQ3L6b16A8ubvuPUqs5UPTw | 是何年,引用日期2012-11-22] </ref> ==作者简介==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730517/d874OmBMZ88TZnEJt_R0K2qkNvCdUKGpiZeS5t79u-etnSX005MpLpVEYJ50eog1AzctZPlF0eRoa3czBOpRc4tVnlOVPfAjdGKx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12-11-22] </ref> ==作品出处==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视频== {{#iDisplay:d05020kqahh | 560 | 390 | qq }} ==参考资料== categorg:+230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返回「
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