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43.1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過度開發 的原始碼
←
過度開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過度開發'''<br><img src="https://ichef.bbci.co.uk/news/640/amz/worldservice/live/assets/images/2015/09/01/150901110716_earth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_earth/2015/09/150901_vert_earth_rationing-save-the-world 圖片來自bbc]</small> |} '''過度開發''',又稱為'''過度捕撈''',意指可收穫的再生資源到達[[報酬遞減|收益遞減]]點,持續過度開發會導致該資源覆滅。本術語適用於[[自然資源]],如:[[藥用植物|野生藥用植物]]放牧地、[[狩獵|狩獵動物]]、魚群、[[森林]]和[[含水層]]等。 在[[生態學]]中,該詞描述五個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主要行為('''HIPPO''')。<ref name=Wilcoveetal>{{cite journal |last=Wilcove |first=D. S. |first2=D. |last2=Rothstein |first3=J. |last3=Dubow |first4=A. |last4=Phillips |first5=E. |last5=Losos |year=1998 |title=Quantifying threats to imperiled species |url=http://bioscience.oxfordjournals.org/content/48/8/607.short?rss=1&ssource=mfc |journal=BioScience |volume=48 |issue= |pages=607–615 |doi= 10.2307/1313420}}</ref>生態學家用該詞彙來形容人類的收穫率是不可持續增長的,其判斷標准以自然死亡率與再生產能力兩值而定。 在過度捕獲狀況下,可能會導致該物種數量降至維持物種的水平線以下,甚至可能會造成整個物種絕種。在[[保育生物學]]中,該詞通常用在人類經濟活動的前後關係,其中包括因大量採集生物資源或生物體,導致採集量大於物種數量可承受範圍。<ref>{{cite book |first=Martin |last=Elizabeth |first2=Hine |last2= Robert |year=1996 |title=Oxford Dictionary of Biology |publish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f>該術語也同樣用在[[漁業]]、[[水文學]]、和自然資源管理上,然而在定義上稍有不同。 過度開發會導致資源滅絕,這當中包括[[絕種]];但也有狀況是在過度開發下,資源仍維持著可持續性。在漁業中,[[過度捕魚]]一詞可代替過度開發,庫存管理中以[[過度放牧]]代替,[[森林經營學]]以過度伐木代替,含水層管理以過度抽取代替,物種監控上則以[[瀕危物種]]代替。過度開發並不只侷限於人類活動,同時也包括外來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例如,外來種過度捕食本土[[植物相|植物]]和[[動物相|動物]]。 ==歷史== 過度開發現象自數千年前就已經發生,但直到近幾年才受到關注。例如,由夏威夷國王穿著的儀式斗篷均自已絕種的[[夏威夷監督吸蜜鳥]]羽毛當原料;一件斗篷需要使用70000隻夏威夷監督吸蜜鳥的羽毛。另一個熟知的例子是生活在[[模里西斯]]且不會飛翔的[[渡渡鳥]],該鳥並不懼怕人類,又不會飛行,很容易地遭到原住民獵捕。 從最早的時候開始,[[狩獵]]一直是人類活動中重要地生存手段。因而過度狩獵幾乎占據整個過度開發的早期歷史。[[第四紀滅絕事件#次級掠食|次級掠食]]假說試圖解釋[[第四紀滅絕事件]]中,巨型動物的滅絕時間與其他動物相比發生相對較短,這可以從[[人口遷徙|人類遷徙]]蹤跡一窺而知。該理論最有力的證據是,北美大型哺乳動物物種的80%,在人類抵達西半球大陸的1千年裡漸漸消失。 另一最快絕種的[[巨型動物群]]案例發生在[[紐西蘭]],自15世紀開始,生活在紐西蘭的十餘種[[恐鳥]]遭到[[毛利人]]濫捕而大量減少,<ref name=Holdaway>{{cite journal |last=Holdaway |first=R. N. |authorlink= |author2=Jacomb, C. |year=2000 |title=Rapid Extinction of the Moas (Aves: Dinornithiformes): Model, Test,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Science (journal)|Science]] |url=http://www.esf.edu/efb/gibbs/efb413/moa.pdf |volume=287 |issue=5461 |pages=2250–2254 |doi=10.1126/science.287.5461.2250 |accessdate= |quote= |pmid=10731144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527164824/http://www.esf.edu/efb/gibbs/efb413/moa.pdf |archivedate=2013-05-27 }}</ref>而第二波滅絕則是在歐洲人抵達紐西蘭時。 近期,為解決或減緩過度開發現象,已有如[[永續性]]及[[永續發展]]等理論逐漸出現,並在其餘理論被提及,如[[可維持產量]]、[[經濟成長]]、[[深層生態學]]等。 ==階梯效應== 過度開發物種可能會導致連鎖效應或階梯效應產生,尤其當棲息地中的[[頂級掠食者]]消失更為明顯。當頂級掠食者消失後,可能會使下一層被[[捕食]]的生物[[人口過剩|生殖過剩]],因而造成更下一層的生物被過度開發而減少,最後可能造成所有種群數量逐漸減少,並到達絕種的地步。 階梯效應的經典案例為[[海獺]],從17世紀到1911年時,海獺的毛皮因其特別保暖而珍貴,其獲利高達2500美元,因而遭到許多人類獵捕。濫捕海獺的結果,造成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海藻林]]發生階梯效應。<ref>{{cite journal |last=Estes |first=J. A. |first2=D. O. |last2=Duggins |first3=G. B. |last3=Rathbun |year=1989 |title=The ecology of extinctions in kelp forest communities |journal=Conservation Biology |volume=3 |issue=3 |pages=251–264 |doi=10.1111/j.1523-1739.1989.tb00085.x }}</ref> 海獺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是[[海膽]],當海獺因人類濫捕而減少時,海膽數量卻發生生態釋放現象。大量的海膽過度消耗牠們的主食[[海帶目|海帶]],造成海帶數量驟減,使得整個海藻林變成貧瘠之地,海床因海帶減少而裸露,並被大量的海膽佔據。過不久海膽便沒有食物來源,而這[[局部地區滅絕]]是因為海膽大量繁殖造成的。另外,許多以海藻林生態系為棲息地的物種也因為海藻驟減而產生階梯效應,繼而引發絕種。<ref>{{cite journal |last=Dayton |first=P. K. |first2=M. J. |last2=Tegner |first3=P. B. |last3=Edwards |first4=K. L. |last4=Riser |year=1998 |title=Sliding baselines, ghosts, and reduced expectations in kelp forest communities |journal=Ecol. Appl. |volume=8 |issue=2 |pages=309–322 |doi=10.1890/1051-0761(1998)008[0309:SBGARE]2.0.CO;2 }}</ref> 1911年,當只有一小群約32隻海獺在一個偏僻的山洞活下來時,一項國際條約的簽署防止海獺被進一步濫捕。在重重保護下,水獺的數量以倍數成長,重新回到貧瘠的海藻林,並慢慢地恢復海藻林生態系。近幾年,由於許多漁場被人類過度開發,[[虎鯨]]因食物短缺而開始大量獵食海獺,使得海獺數量再度減少。<ref>{{cite book |last=Krebs |first=C. J. |year=2001 |title=Ecology |edition=5th |location=San Francisco |publisher=Benjamin Cummings |isbn=0-321-04289-1 }}</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360 生物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journ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過度開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