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40.1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记大妈(君山) 的原始碼
←
记大妈(君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记大妈'''<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0752105/pexels-photo-10752105.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记大妈》'''是[[中国]]当代作家君山的散文。 ==作品欣赏== ===记大妈=== 前天一场[[大雨]],昨天阴了一天,妹妹没空过来。刚才妹妹过来看我,告诉我说,大妈去世了。 记得春天时,妈上我这来玩,呆了几天,爸就打电话,说大妈病重了,让妈赶紧回家。妈回家后,来信说,现在正拿药吊着呢,估计怕过不了麦熟。 其实大妈是叔伯大妈,和我们前排住,我们家族小,我们村三千来户我们家族的人才占十来户,属于外来户,人丁很单,所以就显得走的很亲近。我们一共算是三支,爷爷是因为瞎眼的老太太(我们那边管爸爸的妈妈叫老太太)要饭要到我们现在的村,和另两支的我们称呼为三爷及造排大妈的,因为同姓的原因而走到一起的。大妈就是三爷那支的。当初选宅基地,选的是大妈家和我大叔家挨着,我家和我三叔家挨着,三爷家的二叔和我四叔家挨着,三爷家的三叔,娶的是我妈的亲叔伯妹妹,我大姥姥家的姑娘,算是亲上加亲,过门后,向来是叔叫叔,姨家姨,老家话是般长的地头,各论各的。 我大叔、这个叔伯大妈和我家三家的孩子差不多大,从小在一起活泥爬树长大,当然的是在三家里混,今天你家后天我家的,饭也是赶上在谁家就在谁家吃,反正也没外人。其余的叔伯家的孩子都小,没有玩伴,就不咋去。 大妈家因为大伯工作关系,彩电买的早,小孩子都不爱看自家的黑白电视,我们一帮孩子就经常腻在大妈家看电视。记忆最深的是演西游记和猫和老鼠,每天雷打不动的跑去看,有时大伯嫌小孩烦,也怕我们这些孩子把电视弄坏了, 就把电视天天放到一个大板柜里锁起来,每次都是大妈趁大伯在单位值班,偷偷的帮我们把电视给搬出来,让我们看。因为是在农村,家里人要下地干活,我们这些小孩子必须在家人从地里回来时做饭好,因为看电视贪玩没及时做饭,导致怕挨打不敢回家,也是大妈把我们送回家,替我们给家里讲情,使我们免以[[挨打]]。 大妈和大伯是文化人,也是我们这几户郑姓人家唯一的当过老师和当过官的人,大妈和大伯是同学,本村人,自由恋爱结的婚,当初一起教学,后来生了孩子后大妈就不教了,大伯在外工作,大妈在家种地看孩子。 后来大伯的官一直升,升到我们县的粮食局局长,单位就给分了房子,允许带家属了,大伯一家就搬到县城去住了。 其实搬到县城,不知大妈一家怎样想,然尔我看来过的日子很紧张,经常回老家带菜和米面什么的。 大妈在县城没工作,就做点小买卖,和我大姥姥家的另一个姨学的发豆牙,把家里的洗澡间改成加工间,发豆牙来卖。刚开始卖时,也是受市场老贩子的气,后来三爷他们那边的姑家儿子,带人在市场上闹过几次,为自家舅妈撑了几次场面,情况才好点。不过没几年,豆牙生意不行了,再回村里种地也不现实,因为在县城,县城周边有好多传统作业,就是拣辣椒。我们县一直以来有种辣椒和倒卖辣椒、加工辣椒的传统。我们老家过去的主要零花钱,就是靠女人去拣辣椒。拣辣椒,就是手工把辣椒分成几等,把辣椒把给掰掉,辣椒身上的坏点用剪子给剪掉,辣椒收购商按斤付劳工钱。拣辣椒一直都是露天的,不管什么样的天气,都得在露天的空地上坐着拣。长期干的眼被呛的通红,手指甲磨的都不成行了,手指尖变形了,而且,因为拣辣椒基本上都是农闲时从秋天到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拣,春秋两季大风,冬天下雪,人们经常得在雪地里或冰地上,冒着呼呼的寒风,坐在地上拣。长期的恶劣环境,大妈的身体垮了,(其实不光是大妈,我大婶现在腿变天就走不了道,指头都变形了,比树皮还粗糙,我们的一个邻居,也是暴死在拣辣椒的大包上,拣着拣着,说心里不好,来不急等医生到就没了)。就象春天妈来时说的,大妈就是因为拣辣椒给累出病来了,春天检查,得了癌症,而且一查出来,已是[[晚期]]。 其实大妈家还有一个俗话中的累赘。因了老家重男轻女的风俗,大妈家一开始也是两个姑娘,后来搁不住风气在大闺女十二岁时从大伯蹲点的一个村里抱养了一户因为家人精神问题而生活贫困的家庭的儿子(大妈家大闺女比我大一岁,二闺女和我妹妹同岁,儿子和我弟弟同岁)。儿子刚抱养来,做体检没毛病,而且那家的闺女和我们差不多,发育的挺好,什么问题也没有,然尔当儿子长到14岁时,患了一场怪病,可怕的遗传基因显示了出来,儿子变成了傻子。[[此时]]大闺女出嫁了,而大伯也退休了,二闺女正在上学,一家人除了大伯的退休金没有了收入[[来源]],当时大妈的豆牙摊子已经做不下去了。 大妈家搬到县城时,正是农村人打破脑袋想城市户口,争着去城里的时候。儿子按最开始的政策是属于计划外超生,所以城市户口给卡住了,最后大妈把自已的名额让给了儿子,三个孩子的[[户口]]跟了大伯落在了县城,大妈的户口还在村里,正好也给自家留一份口粮地和菜地。 [[其实]]现在,也不知大妈一家后悔没后悔,不是因为儿子不能自理的原因,而是假如当初没有那个儿子,大闺女技校毕业分配了个厂子,找了个同单位的结婚了,日子还可以,二闺女嫁给了我们临村一家在[[青岛]]做海鲜生意的人家,日子更不错。假如没有相差十来岁的老三儿子,早十年大妈就开始[[享福]]了。 是的,老家村里有村里过日子的方式,我喘息不过,逃了出来,而且现在还在挣断最后的锁链中。可是大妈的这辈子又算什么呢。相夫教子,抱养儿子,指望着儿子养老,却换了一个个儿,最后累的把命给搭进去了。 [[现在]]怕回老家,就怕听到各种各样的恶耗,虽说生老病死是自然循环,可是人不应当死的太早,更不应当走的太累。到这里,想起三爷家的二婶,前几年去世的,去世原因是因为喂家里的[[牧羊犬]],不小心被狗咬了一下,心痛打针的几百块钱,没去打针,总觉的没事,结果得[[狂犬病]]没的。在我们住的那一角四五十户人家中,二叔家因为贩卖粮食是最富有的人家,最先起的楼,家里光货运汽车就两辆。二叔刚开始就不敢说病因,怕人笑话,还是去世后因为我家和二婶的主治大夫关系不错,主治大夫提醒因为和二婶接触的多怕交叉感染让我们家人都去打防疫针才知道死因。还想起,当初奶奶因车祸去世时,大妈哭奶奶,说挨了我叔叔一辈子打的婶子,没享过一天福。 可是呀,大妈,你这一生,真的享过一天福吗? 其实,你应当算是幸福的吧,男人能干顾家,闺女孝顺,而别人说起局长夫人来,你的眼里也到处都是笑。只是受儿子累而致,也许是受社会习俗累害。 [[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让大妈病累而死的,应当是老家的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因为大伯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逝着已矣,活着的人总得走下去。 老家人对人的去世,最看中的第一个日子,就是圆三,也就是去世的第三天,相传第三天,逝去的人才会最后离开,才算正式去另一个世界。 这一天,是逝者和家人最后告别的日子,是逝者在望乡台上[[徘徊]]的日子,逝者的魂会回到家里,和所有的亲人道别,最后看家一眼,才会去[[奈何桥]]。 大妈,请走好,一路走好。望您下一世,郑重[[选择]]幸福。 大妈,虽然按[[乡俗]],离家远的叔伯侄女在您最后的日子不用回家,而我,做为一个老家的逃兵,也心惧[[回家]]。可是,[[不管]]什么,都隔不了亲情,也隔不断儿时(小时真没管大妈家的闺女,比我大一岁的叔伯姐姐叫过姐姐)我和妹妹,您家的姐姐和妹妹的一起手帕交姐妹淘的玩乐友情[[亲情]],血[[终究]]是浓于水的,更何况,又交往至深,关爱至深,慈念至深。 大妈,在您[[最后]]一次回家的日子,侄女和您说说话,您家的三个孩子,我们一定会互相关照的,大伯,我们一定也会尽心去看顾的,请您放心吧。 <ref>[https://www.sanwenzx.com/index.html 散文在线网]</ref> ==作者简介== 君山,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记大妈(君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