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2.249.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观赏麦氏蝴蝶鱼 的原始碼
←
观赏麦氏蝴蝶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观赏麦氏蝴蝶鱼.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428244877_120750516 图片来自搜狐网]]] '''麦氏蝴蝶鱼''' , 为蝴蝶鱼科,蝴蝶鱼属鱼类。 为观赏鱼类。有领地意识。饲养方面,因不易接受其它饵料,不易饲养。常见度低,属于高难度品种。 == 形态特征 == [[体高而呈卵圆形;头部上方轮廓平直]],[[眼间稍凹。吻尖,但不延长为管状]]。[[前鼻孔具鼻瓣]]。[[前鳃盖缘具细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两颌齿细尖密列,上下颌齿各约9-12列。体被中型鳞片;侧线向上陡升至背鳍第XII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鳍基底末缘下方。背鳍单一,硬棘XII,软条23-24;臀鳍硬棘III,软条19-20。体及吻部灰色,胸部及腹部黄色;体侧具数条呈环状之暗色纹,背鳍前方硬棘部之下方体侧具一内含许多红点之黄色斑块;头部具3条镶黄边的横带,中间的眼带窄于眼径,仅延伸至喉峡部。各鳍金黄色;背鳍及臀鳍具黑线纹,背鳍软条部另具红色短纵纹;尾鳍各另具2条红色及黑色相间之线纹。最大体长18厘米。 == 栖所生态 == 栖息深度2-25米。栖息于清澈的泻湖及面海的珊瑚礁区。通常成鱼成对或家族聚集生活,幼鱼则生活于珊瑚枝芽间。以珊瑚虫为食。 麦氏蝴蝶鱼栖息在珊瑚礁区,水深2至25米。较怕冷,幼鱼以[[珊瑚]]丛为家,靠珊瑚保护;成鱼常成对于珊瑚茂盛区活动,具有一定“家”的范围,甚少离开珊瑚。肉食性。 == 习性 == 麦氏蝴蝶鱼栖息于石珊瑚生长丰富且水质清澈的潟湖和浅海区域,幼鱼多单独活动于鹿角珊瑚的枝桠之间,成鱼多成对或小群活动,完全以活珊瑚的息肉和珊瑚粘液为食,极少量啃食丝藻,通常会和华丽蝴蝶鱼 组成鱼群一起活动,这两个物种也会产生自然杂交的子代。<ref>[https://www.sohu.com/a/428244877_120750516 麦氏蝴蝶鱼]搜狐网 </ref> == 栖息环境 == 礁区、近海沿岸、[[泻湖]]。 == 分布 ==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东非沿岸,东至莱恩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大堡礁]]。遍布密克罗尼西亚。 分布范围国家及地区如下: 非洲: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非、马达加斯加、科摩罗、留尼旺( 法)、毛里求斯、塞舌尔、印度礁、欧罗巴岛。 亚洲:也门、阿曼、巴基斯坦、印度、安达曼群岛(印)、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查戈斯群岛(英)、科科斯群岛(澳)、[[泰国]]、[[中国]]、[[台湾]]、[[日本]]、[[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日)、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圣诞岛(澳)、罗利沙洲(澳)、东帝汶。 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帕劳、关岛(美)、基里巴斯、斐济、汤加、纽埃(新)、菲尼克斯群岛、瓦鲁阿图、图瓦卢、瓦利斯和福图纳、托克劳(新)、瑙鲁、萨摩亚、美属萨摩亚、莱恩群岛、约翰斯顿岛(美)、夏威夷群岛、土阿莫土群岛、库克群岛(新)、塔希提岛、社会群岛、土布艾群岛、马克萨斯群岛、威克岛(美)。 北美洲:墨西哥、雷维亚希赫多群岛、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 南美洲: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 == 经济利用 == 一般以潜水方式捕捉。为观赏鱼类,无食用经济价值。 == 保护级别 == (LC)无危。野外种群比较安全,无需特别保护。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Category:720 海洋志总论]] [[Category:770 大洋洲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观赏麦氏蝴蝶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