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8.201.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西仔反战役 的原始碼
←
西仔反战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西仔反战役.jpeg|有框|右|<big>西仔反战役</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08/6da730e53fbb4e3f93963c0aa4466625.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86351860_120044743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西仔反战役''',是指1884年8月5日至1885年6月13日[[中法战争]]期间,[[法国]]远东舰队与清军在台湾北部与[[澎湖]]之间发生的战役总称。包括[[基隆战役]]、[[淡水之役|淡水战役]]、[[澎湖战役]]。 “西仔”指法兰西;“反”通“叛”是战争动乱的总称<ref>[https://www.sohu.com/a/410709508_120672581 什么是“西仔反”?1884-1885年中法战争中的台湾战场是啥样的?],搜狐,2020-07-31</ref>。 ==概述== 战事肇始于法国冀取得基隆煤矿为战舰提供[[能源]],以便封锁东南沿海,进而威胁中国沿海各大城市,也借机占领[[台湾]],增加日后谈判的筹码。[[清朝]]了解到台湾的战略重要,故派钦差大臣兼福建巡抚[[刘铭传]]前来督战。经过一番打探后,法军战舰驶入基隆开炮,清军予以还击,西仔反战事正式揭开序幕。 战事之初法军击毁沿海多处炮台,并攻占基隆,取得航行中国沿海所需的煤矿,随后即封锁全台。然而淡水之役,清军将领[[孙开华]]击退法军,令战事陷入胶着。之后清法两方在北部山区展开攻防战,清军虽败但仍守住战线,法军则受制于霍乱、伤寒等疾病,损失惨重。最后法军舰队司令孤拔虽率军攻占澎湖,却于1885年6月11日因疫病死于澎湖马公。1885年6月9日《[[中法新约]]》签订<ref>[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txt/2009-06/08/content_17907380.htm 1885年6月9日 《中法新约》签订],中国网,2009-06-08</ref>,法军撤离,西仔反战事结束。 ==起因== 1883年,中、法之间因越南主权问题展开战事,法国因为于[[越南]]战事不若预期顺利,于是计划将战事扩大至中国东南沿海,攻占沿海城市以威胁[[北京]]的清朝政府,而鸡笼(今[[基隆市]])的煤矿则被法方视为战舰的动力来源。另一方面,台湾因具有战略地理条件,法军打算将其夺下,以更进一步威胁清廷。 清朝得知法国企图后,该年年底由军机处通令沿海各省加强武备。这项命令自是包含台湾的布防与整备。而该整备由台湾兵备道刘璈掌管。得此令刘璈,筑[[炮台]],建[[堡垒]],购新枪,置水雷。并将全台湾分成前(澎湖)、后(台湾东部)、北(台湾北部)、中(台湾中部)、南(台湾南部)各五路。此五路分别由台澎兵备道,台湾镇总兵、提督、副将、水师副将统领,可独立作战。 1884年二月由于越南政府片面撕毁《[[顺化条约]]》,法军增兵攻占越南北部,迫使清朝重启谈判。5月11日清朝全权代表李鸿章和法国窝尔达号(Volta)舰长福禄诺协商,订下《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清法暂时停战。但六月“观音桥事件”爆发,法方决意发动战争。为协防台湾,清朝派前直隶陆路提督刘铭传以福建巡抚兼[[钦差大臣]]的身份前来台湾督战。7月11日,刘铭传抵达基隆,增筑数座炮台后,7月15日进驻[[台北]]城。 ==视频== ===<center> 西仔反战役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90秒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兰西共和国军队</center> <center>{{#iDisplay:o0548haq5c8|560|390|qq}}</center> <center>闪击法兰西——法兰西战役-统帅</center> <center>{{#iDisplay:h01603bwnkw|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返回「
西仔反战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