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63.1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蓬莱米 的原始碼
←
蓬莱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蓬莱米.jpeg|有框|右|<big>蓬莱米</big>[http://site.meishij.net/shicaiimg/43/shicai25293_180x18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meishij.net/%E8%93%AC%E8%8E%B1%E7%B1%B3 来自 美食杰 的图片]]] '''蓬莱米''',是一种在台湾广为食用的[[稻米]]品种的概称,依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现今概称的蓬莱米,为[[粳米]]和[[籼米]]的混种,初始的蓬莱米品种,系由日本稻作专家矶永吉与末永仁改良成功。 1921年,于台北草山(今阳明山)上的竹子湖栽种成功,后逐步推广。 1926年(大正15年)4月24日,由[[伊泽多喜男]]总督在台湾铁道饭店召开的日本米榖大会中正式公布命名为“蓬莱米”,以有别于台湾本土品种的“在来米”(另外几个候选名称包括“新台米”、“新高米”),蓬莱米遂逐渐成为这种新品种稻米的概称,包括日后广为种植的“台中六十五号”等品种<ref>[http://feng.ifeng.com/c/7kdfeZeu3b1 他种台湾失传六十五号米,酿出连日本人都惊叹的清酒 ],凤凰网,2019-02-27 </ref>。 ==由来== 台湾种植稻米,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后随中国移民大量迁徙前来,带来籼稻品种的稻种,而成为籼稻农业区域的一环;此种稻米在日治时期被称为在来米〈即原有的本地籼米〉。在台湾的[[环境]]中,可一年两收,甚至少部分地域内并可有三熟,长期以来成为销往中国地区的重要粮食及[[经济作物]]。 但在日治时期,台湾在来米的口感并不合习惯粳米的日本人之口味,[[台湾总督府]][[农业]]试验所因此引进日本本土品种粳米,经过多次试验改良研究后,[[矶永吉]]技士于1922年培植出成功的新品种。1926年,由伊泽多喜男总督在[[台北]]铁道饭店召开的日本米榖大会中正式命名为“蓬莱米”,而矶永吉也被尊称为“蓬莱米之父”,蓬莱米的口味也广为台湾人接受。 蓬莱米的外观,比在来米短而粗,呈椭圆形,米粒较大、黏性强,能适应高温,肥料反应性高,故在多肥的配合下,产量可比在来米高。但也因如此,蓬莱米的栽种也必须使用大量的[[肥料]]。 蓬莱米也是台湾外销米种中口碑甚好的一种,曾大量输往日本本土。在[[台湾]],也广被用来酿酒,如米酒就是使用蓬莱米所酿成的<ref>[http://www.chinariceinfo.com/eliterice/guonen/200106/114.html 畅销国际市场的台湾蓬莱米 ],中国水稻信息网,2001-6-7</ref>。 ==视频== ===<center> 蓬莱米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蓬莱米溯源 台湾米食革命</center> <center>{{#iDisplay:x30760wi0vo|560|390|qq}}</center> <center>台湾科技兴农:农业的未来——植物工厂</center> <center>{{#iDisplay:p0322rsyzed|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返回「
蓬莱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