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09.6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臺中林氏宗祠 的原始碼
←
臺中林氏宗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臺中林氏宗祠4.jpg|缩略图|500px|thumb|有框|右|[https://www.south.taichung.gov.tw/1512878/post 照片來自臺中市南區區公所-臺中林氏宗祠]]] '''臺中林氏宗祠''',又稱臺灣林氏宗廟、尚親堂、林祿公祠、林祖厝,當地人俗稱林祖厝,為臺中市定古蹟。中部地區舉足輕重的林氏祠堂,原創建於清嘉慶年間,初名「林祿公祠」,建於內新莊(即今臺中市大里區內新里)。後經數次遷移,終於日治時期昭和5年(西元1930年)於現址竣工。 林氏宗祠建築構造基本上以閩南傳統建築的營建方式為範疇,其中木構架部分,因係由漳籍名匠[[陳應彬]]師傳親自督造,力求造型美學與結構力學的完美組合,致成為林氏宗祠最具代表者。 <ref>[https://www.tchac.taichung.gov.tw/building?uid=33&pid=5 臺中林氏宗祠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古蹟]</ref> ==歷史脈絡== 原創建於清嘉慶年間,初名「林祿公祠」,建於內新莊今臺中市大里區內新里;台灣日治時期昭和5年(1930年)遷於現址(臺中市南區長榮里國光路55號)。 *林氏宗祠年表 {| class="wikitable" |- ! 年份 !! 事蹟 |- | 1919年(大正8年) || 選定台中市老松町(現址),正式動工 |- | 1922年(大正11年) || 三川殿動工 |- | 1924年(大正13年) || 三川殿完工,增建西室下山五間 |- | 1928年(昭和3年) || 增建東室九間、西室頂山四間 |- | 1930年(昭和5年) || 全部竣工,佔地約0.287公頃 |- | 1985年 || 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 |- | 2001年 || 精省後改為市定古蹟 |} ==建築特色== [[File:林氏宗祠2.jpg|缩略图|500px|thumb|有框|右|[https://www.tchac.taichung.gov.tw/building?uid=33&pid=5 照片來自臺中林氏宗祠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古蹟]]] 建築以為閩南式傳統建築,為二進雙龍的合院式配置,屋面造形有硬山、歇山、捲棚及「升庵假四垂」等式樣。前後座落山門及正殿,而兩側則以過水連接護龍。宗祠只有祭祀功能,故未建後殿,改以橫向面九開間(五開間的山門及左右過水與護龍)的立面效果。除外埕廣場,林氏宗祠二進雙護龍的格局中藉由過水的空間安排,形成七個院落(內埕、天井)。從其建築平面中,可看見為順應風水觀念而形成前窄後寬的「畚箕厝」特殊造型。 木構架由漳籍名匠陳應彬打造,裝飾以雕刻、彩繪、文字、剪黏與泥塑為主。以木雕為重,其中山門及正殿的木構架為主要的表演場所,其精巧雕飾的巧工不可多見。石構由[[辛阿救]]打造。 正殿:奉祀林姓開山祖師比干和林姓祖宗牌位,配祀建廟有功人員的長生祿位 左護龍:供奉湄洲媽祖 右護龍:管理辦公室<ref>[https://localwiki.org/taichung-literary-landscape/ 林氏宗祠- 台中文學地景- LocalWiki - 臺中]</ref> ==詳細資訊== *文化資產所在地:臺中市南區民主里國光路55號 *所有歸屬:財團法人臺灣臺中林氏宗廟 *連絡電話:(04)2224-6928 *開放時間: 週一至五 上午9:00至下午5:00 每月第一、三、五週六 上午9:00至中午12:00 *交通資訊:臺中客運33、60、102、10路;仁友客運89、125、636、666路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684 名勝古蹟]] [[Category:992 旅遊;觀光]]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臺中林氏宗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