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107.10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考据学 的原始碼
←
考据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考据学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30/fb36370f90fe4b178e96ef631d8fb74f.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92257359_12004752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考据学'''又称考证学或朴学,是一种治学方法。 考据学的历史久远,[[欧洲]]有《[[圣经]]》考据学。中国的考据之学鼎盛于[[清朝]]乾嘉年间([[乾隆]]、[[嘉庆]]年间),故又名乾嘉学派。著名学者有[[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引之]],[[王念孙]]等人<ref>[http://sky.cssn.cn/ts/ts_dxmd/201404/t20140402_1056029.shtml 清代汉学流派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评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4-2 </ref>,“毕注于名物训诂之考订,所成就亦超出前儒之上。” [[桐城市|桐城]]健将[[姚鼐]]提倡“义理(内容合理)、[[考据]](材料确切)、词章(文词精美),三者不可偏废。”道光、咸丰之际,[[曾国藩]]又把[[经济]]与义理、考据、词章并列,他认为,“天下之大事宜考究者凡十四宗:曰[[官制]]、曰财用、曰[[盐政]]、曰漕务、曰钱法、曰冠礼、曰婚礼、曰丧礼、曰祭礼、曰[[兵制]]、曰[[兵法]]、曰[[刑律]]、曰地舆、曰河渠”。 [[郭嵩焘]]认为:“专门名家言考据者又约有三途:曰[[训诂]],研审[[文字]],辨析毫芒;曰考证,循求典册,穷极流别;曰雠校,搜罗古籍,参差离合。三者同源异用,而各极其能。” ==作用及影响== 关于清代考据学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有些学者认为,考据学“了无益处”、“究复何用”,完全否认考据学的价值和对后世的贡献。实际情况到底怎样呢?我们知道,清代考据学者不仅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而且还对诸子百家、史部、集部等更大范围内的[[传统文化]][[典籍]]进行了清理和爬梳。他们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多种手段,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做了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使许多面目全非、久已散佚、真伪混杂的文献基本恢复了本来面目,使许多晦涩深奥、不能卒读的典籍,大体可供阅读研究。 如果没有清代考据学者的整理与研究,近现代学者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不知要走多少弯路,耗费多少精力。尽管其研究和整理尚未能进入理性的批判与反思这一层,但他们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较为翔实可信的资料。诚如[[郭沫若]]所说:“欲论古人或研究古史,而不从事考据,或利用清儒成绩,是舍路而不由<ref>[https://www.doc88.com/p-0078672333980.html 清代学术文化研究的新拓展——《清代诸子学研究》序言],道客巴巴,2017-02-21</ref>。” 的确,清代考据学是研究传统文化[[学术]]最基本的方法。不论是[[近代]]学者,还是[[现代]]学者,无论其承认也好,讳言也好,只要是以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为研究领域或研究对象的,都或多或少地要运用清代考据学的成果和方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代[[学者]]对清代考据成果和考据方法的广泛运用和借鉴,充分说明了考据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特别是清代考据学所具有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怀疑否定的批判精神、敢于超越前人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攘人之美”、反对抄袭的学术规范,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学术研究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正如[[梁启超]]所言:“考证学直至今日还未曾破产,而且转到别个方面和各种[[社会科学]]会发生影响。” ==视频== ===<center> 考据学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历史考据学通论乔治忠 全37讲 南开大学 </center> <center>{{#iDisplay:x0687hchz2f|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01 史學]]
返回「
考据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