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35.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经典释文 的原始碼
←
经典释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经典释文.jpeg|23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1659165633&di=03e5abaedf231e9694bd7b50aad9c7eb&imgtype=0&src=http%3A%2F%2Fimg32.ddimg.cn%2F33%2F10%2F23179992-1_w_1.jpg 原图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179992.html?ref=book-47315-3032_2-335238-3 来自 当当 的图片]]] 《'''经典释文'''》30卷,是[[唐朝|唐代]]经学家[[陆德明]]的著作,解释经书与《[[老子]]》、《[[庄子]]》音义的专著。《经典释文》为经文和注文皆注上反切等注音方法,统一魏晋以来混乱的注音,方便读者了解其句解,唐代以降与《十三经注疏》并行为阅读经籍的依据。 其列举徐邈、李轨、刘昌宗、[[郭璞]]、郭象、韦昭、[[向秀]]、王元规、崔撰、吕忱、沉重、戚衮、沈旋、谢峤、顾野王、[[孙炎]]、郑玄、王肃、何胤、施干等汉六朝二十家音切考证。 ==内容简介== 《经典释文》是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书,唐代陆德明撰,凡30卷<ref>[http://guji.artx.cn/article/print_48389.html 经典释文 | 陆德明],中华古籍全录 </ref>。首为《序录》,主要说明本书的内容安排和经学的传授源流。次《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卷,《春秋左氏传》六卷,《公羊传》一卷,《谷梁传》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老子》一卷,《庄子》三卷,《尔雅》二卷。其中因唐代《[[孟子]]》尚不为经书,故未收入。而《老子》、《庄子》因魏晋以后玄学影响很大,故也收入。 ==创作背景== 陆德明是隋末唐初著名的[[音韵学]]和训诂学家。他鉴于当时经典旧音太简,微言久绝,大义愈乖,后人攻乎异端,竟生穿凿的现象,在校理群书的基础上,“精研六典,采纳九流,搜访异同,校之《苍》、《雅》”,著《经典释文》30卷。 ==作品影响== 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和方言的客观存在,至唐时,汉魏以来为经典注音的情况已显得比较混乱,阅读十分不便。陆德明以“典籍常用,会理合时”为基本原则,统一注音。合原则者为正音,不合原则者则为参考。同时,作者对经典的[[文字]]和内容也作了校勘、训诂。 《经典释文》对所注之书,均标明书名和章节,然后摘录字句,注释音义,绝大多[[数字]]都标明反切或直音。作者不仅为经典本文注音,而且还为注文注音,全书共收录汉魏六朝二百三十余家的各种音切和诸家训估。因绝大多数音训原书都已失传,故本书保存的资料弥足珍贵,后世治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者,均推崇此书。 ==版本信息== 《经典释文》最早陆德明的原稿是双色抄写,[[黑色]]写经文,红色写释文(《经典释文卷一叙录·条例》),唐后期的写本已经简省成一色墨书而在经文上面点朱砂的方法,再往后就变成单色写,彻底没有双色的规矩了。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宋刻宋元递修本,此后元明两代没有再刻。到了清[[康熙]]年间才有[[徐乾学]]主持的《通志堂经解》本,该本是以明末叶林宗根据钱谦益绛云楼藏宋刊本(此本已焚)影抄的本子为底本重刻的。到了清[[乾隆]]年间,卢文弨以叶林宗影宋抄本为底本,广采各家校勘成果,著成《考证》30卷,与已经精校的《经典释文》原书一并刻入《抱经堂丛书》。此后讫于20世纪80年代通行的都是徐乾学本和[[卢文弨]]本以及根据这两个本子翻刻的本子。而宋刻宋元递修本直到1985年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 这三个版本相比较,通志堂本最劣,抱经堂本虽胜于通志堂本,也不是很好,主要还是校勘的问题<ref>[https://rufodao.qq.com/a/20170328/005581.htm 古人遇到生字时,查的是什么字典?],腾讯网,2017-03-28</ref>。宋本的宋刻原叶[[质量]]很高,但是这个本子中有[[元朝]]的修补书叶,这些元修书叶错字特别多,因此宋本的不同部分要区别对待。另外,2006年,中华书局排印出版了[[黄焯]]的《经典释文汇校》。这个本子以通志堂本为底本,以包括宋刻宋元递修本在内的各种30卷刻本、30卷影抄本以及元明两代各种《附释音十三经注疏》所附的释文进行通校,并参合清代以来诸家校勘成果写定校勘记,每页分两栏写定,上栏为通志堂本正文,下栏为校语。 这部书最大的特色是全书十二部分的释文都充分运用可以见到的旧钞残卷(尤其[[敦煌]]写本)、单刻本以及30卷残本进行校勘。所以单以参校之富与参校版本之精一项,《汇校》之作就已远超乾嘉以来诸家。而且黄先生在出校方面,只要有版本出现与底本相异的文字则为之出校,不避繁琐务以存真,且并不妄下断语,可谓“天下至慎”,所以堪称目前值得信赖的版本。 ==视频== ===<center> 经典释文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教育博物馆—十三经注疏 </center> <center>{{#iDisplay:w0603nqmfog|560|390|qq}}</center> <center> 《周公作周礼》 </center> <center>{{#iDisplay:r018841acvp|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返回「
经典释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