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14.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箔子村 的原始碼
←
箔子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萡子村''' </p> |- |<center><img src="https://img3.okgo.tw/titlepic/b1211_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yl.okgo.tw/scenic/1211.html 圖片來自okgo] </small> |} '''萡子村''',為[[台灣]][[雲林縣]]之村落,位在[[四湖鄉]]西南境,居[[萡子寮漁港]]東北方<ref>{{Cite web|title=Google Maps|url=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654%E9%9B%B2%E6%9E%97%E7%B8%A3%E5%9B%9B%E6%B9%96%E9%84%89%E7%AE%94%E5%AD%90%E5%AF%AE/@23.632812,120.1431512,15z/data=!3m1!4b1!4m8!1m2!2m1!1z566U5a2Q5a-u!3m4!1s0x346c1fd3745ee0e3:0x9055ce6040b032fc!8m2!3d23.632793!4d120.151906|accessdate=2020-03-04|work=Google Maps|language=zh-CN}}</ref>,為今稱「'''萡子寮'''」所轄村落之一,另其二村是萡東村、廣溝村,三村[[行政區劃|行政區]]皆劃分為四湖鄉,為戰後於1950年進行行政區域調整,原為[[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之[[大字 (行政區劃)|大字]],轄屬[[台南州]][[北港郡]][[四湖庄]],更成現今所轄。 箔子村除了轄原萡子寮一部分外,還有西側名為「新厝」(又稱「新-{庄}-」)的小聚落。 [[萡子寮]]同名聚落,現今存在兩處,在一南一北的位置,分別是口湖鄉蚵寮村下箔子寮,頂萡子寮就是本文所提萡子寮位置。 根據四湖鄉戶政事務所的人口統計,箔子村的人口數最高峰曾達2,075人,至2005年底(民國九十四年)人口為401戶1,204人;本村的人口數雖曾在2002年(民國九十一年)略有成長,但是2003年(民國九十二年)之後仍逐年在減少中<ref>{{Cite web|title=村辦公處|url=https://zuhu.yunlin.gov.tw/cp.aspx?n=5351|accessdate=2020-03-04|work=zuhu.yunlin.gov.tw|language=zh-TW}}</ref>。 ==歷史== 清道光25年(1845年),農曆6月7日,位在現今[[口湖鄉]][[金湖村]]發生水災,受海水捲岸襲來般海嘯,造成金湖、台子、成龍、新港、下湖口、蚵子寮、下崙等地受災,至最北的箔子寮也受波及。 因此,衍生出[[牽水藏]]宗教儀式,以慰祭6月7日罹難村民。今日於箔子寮可見萬人塚。 根據1904年《[[臺灣堡圖]]》,萡子寮聚落原位於今聚落西側一公里處,更加臨海,約今黑森林自行車道處;至1920年代新繪的地圖,萡子寮聚落已牽至今處。而在《臺灣堡圖》中,今箔子村管轄的新厝位在更西北處,在今廣溝厝西側七八百公尺處,位於當時萡子寮的北方;1920年代才遷到今處。<ref>{{Cite web|title=臺灣新舊地圖比對-臺灣堡圖(1898~1904): 中央研究院GIS團隊編製|url=http://gissrv5.sinica.edu.tw/GoogleApp/JM20K1904_1.php|accessdate=2020-09-20|work=臺灣新舊地圖比對-臺灣堡圖(1898~1904): 中央研究院GIS團隊編製}}</ref> ==名由== 箔子寮來由有三: #箔子為魚類一種名稱,漁民為捕撈箔子而搭建寮子,後成聚落而得。 #箔子,全名叫遮箔子,以竹或木椿製成的定置漁網,為漁撈工具一種,建造小屋來置放漁網。 #先民來自[[泉州]]至此,後因[[海嘯]]襲擊,水災損害,歷經三次由西向東漂泊,於今日位置落腳定居,取漂泊之意命名。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箔子村
」頁面